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超7成美妝股上半年凈利增長 龍頭華熙生物上市以來首現業績下滑

2023-08-31 20:32:23 來源:第一財經

隨著A股上市公司中報披露接近尾聲,美妝板塊整體業績向好趨勢顯現。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13只A股美妝個股中,超七成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歸母凈利同比增長。不過行業龍頭股華熙生物()2023年上半年業績逆勢下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


【資料圖】

行業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化妝品零售總額且首次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為歷史最高水平。A股美妝板塊整體業績表現也回暖明顯。近期日本排污事件影響,天風證券研究報告觀點指出,日妝信任度面臨考驗,或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增收不增利,華熙生物凈利逆勢下滑

2023年上半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僅微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億元,同比減少%。扣非凈利潤約為億元,同比減少%。

這是華熙生物2019年登陸科創板以來,首次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對此,華熙生物稱,經營方面,受消費疲軟、消費者購買意愿趨于保守的影響,以護膚品為代表的可選消費品市場受到一定沖擊,流量紅利趨緩、流量成本趨高,疊加內部組織結構和運營管理需要進一步升級的背景,公司主動進行戰略調整降低發展的速度,造成了銷售收入增速的下降。

截至8月31日收盤,華熙生物股價收報元。據通聯數據統計,公司股價相對于2021年7月觸及的歷史高點元,已大跌逾70%;目前,其總市值約為446億元。

從公司主要經營的四大業務板塊來看,原料業務和醫療終端業務收入分別實現%和%的增長,合計收入約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功能性食品業務板塊上半年營收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萬元同比下降%;另外,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收入是占華熙生物主營業務收入最高的板塊,占比%。但是上半年,該板塊收入億元,同比下降%,毛利率為%,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個百分點。

據中報披露,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主要分為潤百顏、夸迪、米蓓爾和BM肌活,這4個品牌在上半年收入均同比下滑。上半年潤百顏、夸迪、米蓓爾、BM肌活的收入分別為億元、億元、億元、億元,分別同比下降%、%、%、%。對此,華熙生物解釋稱,公司功能性護膚品四大品牌經過3-4年高速增長,報告期內,公司主動放慢了發展速度。

此外,從華熙生物披露的銷售費用明細來看,線上推廣服務費占比最高,今年上半年在該項上公司共投入億元,同比增長%,占銷售費用總額的%。

美妝板塊回暖,超七成公司營收超10億

盡管行業龍頭華熙生物上半年業績低于市場預期,但美妝板塊整體業績表現回暖明顯,大部分企業營收錄得增長。

具體看來,營收增長最快的公司是愛美客(),上半年營收增幅近65%,接下來依次是科思股份()、兩面針()、珀萊雅()、昊海生科(),上半年營收分別增長45%、44%、38%以及35%。

A股美妝板塊上半年營收總額超過20億元的公司有5家,上海家化()和珀萊雅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億元、億元,華熙生物以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名則歸屬于貝泰妮和水羊股份,營收分別為億元、億元。

行業來看,上半年消費基本面有所推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化妝品零售總額為2071億元,同比增長%。

民生證券認為,化妝品行業邊際回暖,美妝行業邊際回暖,上半年,在“618”大促催化下行業重點公司加速推出新品并多渠道布局,國貨龍頭加速崛起,業績顯著復蘇。尤其是彩妝市場呈現國貨強勁增長,抖音彩妝TOP10國貨占據70%,花西子、卡姿蘭、彩棠等品牌連續兩年擠進榜單。

上海家化發布的2023年中期業績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億元,同比下降%;實現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上升%;扣非凈利潤億元,同比上升%。

上海家化表示,自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公司調整經營策略驅動高毛利護膚品類收入增長,帶動了毛利率的結構性優化,同時保持了銷售、管理費用率的穩中有降,實現了國內業務的恢復性增長。

愛美客上半年營收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65%。針對上半年業績增長的原因,愛美客在半年報中提到,主要系醫療美容消費客流復蘇,消費意愿提升以及核心產品持續放量等。今年上半年,愛美客的溶液類注射產品實現營收約億元,同比增長%,毛利率為%;凝膠類注射產品則實現營收約億元,同比增長139%,毛利率為%

此外,珀萊雅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貝泰妮營收億元,同比增長16%,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14%。

研發費用增長,加速國產替代

中銀證券分析,隨消費者信心的恢復和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化妝品和醫美零售額逐漸恢復。

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國貨護膚領域在重視成分的趨勢下,研發成為頭部企業的立身之本,行業輕研發重營銷的時代也早已過去。

從中報各家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增長情況也可以看出,研發投入越來越被重視。

其中,華熙生物、貝泰妮、愛美客、昊海生科上半年的研發費用均超過1億元。其中華熙生物億元的研發費用位列榜單第一,貝泰妮憑借億元的研發費用位列榜單第二。

而研發費用同比增長最多的是昊海生科,該公司上半年投入億元研發,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3%。此外,愛美客、珀萊雅上半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分別為61%、49%。

中銀證券分析,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功效及自身需求更加明確,疊加行業降速背景下品牌分化加大,這給龍頭企業在加速產品研發布局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未來化妝品龍頭公司需同時具備營銷和產品的雙重能力,營銷和產品缺一不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日本排污事件影響,日妝受到消費者拋棄,這將加速國產美妝品牌的需求增長。

天風證券觀點稱, 日系美妝品牌受到產地核污染影響,消費者對品牌信任度降低,抵制情緒提升,引發退貨潮,對品牌及產品口碑都將產生負面影響。根據歐睿國際,國內日妝市占率整體呈現逐步下降趨勢,主要日系集團資生堂、DHC從2020年開始,2022下降至%/%,花王、高絲2022年市占分別為%、%。化妝品作為可選消費,在安全性考量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消費者或對日本化妝品保持謹慎態度。日妝信任度面臨考驗,這一趨勢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關鍵詞:

上一篇:聯想控股發半年報:上半年凈利潤6.68億元,同比下降 69%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