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自然歷史內容的發展趨勢如何?BBC、ZDF、Curiosity的紀錄片負責人這樣說

2022-04-16 05:26:02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紀實節目中,自然歷史題材尤其是野生動物內容的吸引力經久不衰。在從業者眼中,這類內容正在經歷怎樣的變化?國際行業媒體WorldScreen日前采訪了多家全球性的紀錄片制作及發行公司負責人,總結分析了自然歷史內容在當下的四大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紀錄片《生存的法則》

從觀看到行動,提高觀眾環保意識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報告表示,如果不能解決地球變暖問題,未來幾年人類社會將面臨嚴峻問題。報告中提到多次的是全球變暖對野生動物的潛在影響,目前,因為氣候變化,幾乎有一半物種的數量有一定程度的減少。

盡管報告中的預測并不樂觀,但人們仍有時間來做出改變。降低地球溫度和保護地球及其所有居民的必要性不容小視,而自然歷史節目在提高人們對這方面的認識上發揮了不小作用。

Curiosity原創內容部、開發部副總裁Jorge Franzini表示:“用野生動物類節目來吸引人們關注氣候變化是如何影響世界的,這一點至關重要。當觀眾看到野生動物的現狀時,在情感上更能產生共鳴,并意識到地球所面臨的問題是真切的、正在發生的,而且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十分迅速。”

圖片來源:紀錄片《動物打工仔》

Albatross World Sales總經理Anne Olzmann也認為,野生動物和自然類節目在提高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過,想要真正達到效果,還要選對觀眾。“通常情況下,電視頻道吸引的是年齡較大的觀眾。針對這一群體,往往需要先向他們展示我們星球的美麗,然后呼吁他們保護所愛的一切,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他們。他們要先愛上自然和各種各樣的物種,然后才會變得積極。”

至于年輕的觀眾,他們在一些針對保護地球等棘手問題喜歡隔靴搔癢的媒體上更加活躍,他們隨時準備好采取行動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他們想要完整的真相,直接、沒有任何粉飾的。他們有興趣了解星球的美,也渴望學習如何保護它,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做好準備隨時采取行動。因此,在制作野生動物類節目時,也應該多考慮到年輕受眾。”

圖片來源:紀錄片《秘境探險隊》

ZDF工作室的無劇本內容副總裁Ralf Rückauer以ZDF工作室發行、Off the Fence制作的紀錄片《循環利用》為例進行了說明:“盡管這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野生動物類節目,但是,它介紹了人類與地球資源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人類在其中的作用和責任。”

“毫無疑問,我們的自然歷史類內容在提高人們的環保認識方面發揮了作用。《藍色星球》的出現改變了國際上有關環保的行動和政策,我們也被邀請在格拉斯哥舉辦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開幕式上放映《綠色星球》,聯合國氣候變化青年咨詢小組的代表們出席了開幕式。”BBC Studios的紀實類節目制作總監Tom McDonald說道。

他表示,觀眾們對這種內容的熱情度很高,“BBC Pulse在2021年7月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75%的英國人認為媒體應該圍繞保護環境和過渡到一個更可持續的世界做更多工作。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創意機會,不僅在自然歷史內容領域,而是整個內容行業都可以從中獲得全新創意啟發。”

圖片來源:紀錄片《生存的法則》

全球自然內容需求量穩步上升

人們對地球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這也直接影響到自然歷史類節目在市場上的表現。“我觀察到人們對自然歷史和野生動物類內容的興趣越來越大,我們已經準備好將我們的年產量提高50%,”ORF的UNIVERSUM欄目自然歷史類內容負責人Gernot Lercher說,“生態問題和環保話題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我現在已經56歲了,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像今天這樣的時代,不論年齡,所有人都致力于拯救這個我們稱之為家園的星球。”

McDonald認為,新平臺的激增促使本就非常強大的自然歷史類內容市場變得更強、更具多樣化。“BBC自然歷史部門(NHU)與喬恩·法夫羅、詹姆斯·卡梅隆和華納兄弟合作的《魔法世界》證明了自然歷史類內容的全球吸引力和影響力,同時也展示了內容創新的豐富形式。目前,NHU有超過25部作品正在制作中,未來上線后將橫跨有線電視、付費點播、數字、音頻和直播多種平臺。”

圖片來源:紀錄片《秘境探險隊》

Terra Mater Studios專題類紀實節目負責人Sabine Holzer說:“熱門題材的紀錄片仍然是王道。無論是免費還是付費電視頻道,對自然歷史和野生動物類節目的需求仍然強勁。有大量的電視廣播公司在黃金時段播放自然歷史節目,有的甚至全部輸出這一類型的節目,因此國際市場對高質量的內容有著巨大的需求。此外,在過去的幾年里,各種各樣流媒體服務的出現,也讓受眾變得更加廣泛。”

Olzmann表示贊同,“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我們觀察到那些有關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自然歷史類節目市場需求強烈。”

圖片來源:紀錄片《生存的法則》

技術發展助力自然動物內容的制作與分發

技術的進步確實改變了電影產業,使其大眾化,并提升了每個人的可能性。“現在,這些工具正變得越來越普及,”Curiosity的Franzini說,“不僅僅是大的制作公司和大的平臺在進行創作,還有那些在當地的人,也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Curiosity的原創節目《大衛·愛登堡之地球上的光芒》中運用科學技術對發光生物體的記錄是史無前例的。他還提到了無人機的普及:“現在,我們不用再花一大筆錢雇直升機航拍,無人機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ORF的Lercher補充說:“十年前,沒有直升機就想進行航拍簡直是妄想!今天,你有不同種類的無人機,可以自由飛行,無論是在高海拔地區,還是離地面僅一米的地方。這些新的視角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敘述方式,以創造出最打動人心的講故事的方式,這對我們來說是無比幸運的。”

“但是,盡管我們有很多技術來幫助我們達到目的,請永遠不要忘記一個好的、獨特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他強調。

圖片來源:紀錄片《奧卡萬戈:生命的洪流》

Rückauer強調,專業拍攝設備的發展推動了野生動物內容的發展。“野生動物類電影的制作不僅采用和創新了技術,如高速彈道攝像機、相機陷阱、無人機的應用,它也刺激了視頻領域的創新發明,如GoPro、水下外殼、低光拍攝等。為了捕捉荒涼棲息地中那些令人難以捉摸的生物的震驚圖像,我們在進行一場強大的發明、進化和創新的‘軍備競賽’!”

McDonald還介紹了BBC工作室如何利用技術推動制作——他們在《綠色星球》中使用了大量的技術小工具和黑客技術。“我們的制片人為追求完美的鏡頭做出了非凡的努力,使用FPV無人機僅僅是皮毛而已。我們在美國找到了一個植物攝影技術愛好者,雇用了他三年,并在德文郡中部建立了一個工作室,建造了一個定制的延時攝影機,它被命名為Triffid,可以從多個角度拍攝。如果不這樣做的話,為了得出一個3分半的視頻序列,需要啟用7000臺單獨的攝像機進行拍攝,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團隊運用技術將其縮減成一個可以帶到現場的可移動延時攝影機。”

圖片來源:紀錄片《生存的法則》

當然,平臺的發展和技術的發展一樣快,免費廣告流媒體電視服務(FAST)的發展正在創造新的機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和幾年里,我們可能會看到大幅度的增長,”Olzmann說,“FAST開辟了許多可能性,延長了我們作品的壽命,并讓年輕觀眾有機會在這些平臺首次欣賞這些作品。”

毫無疑問,ZDF工作室十分重視FAST頻道的發展,目前在該領域有幾個合作伙伴,2022年春天還會有更多合作推出。Rückauer說:“根據我們的初步經驗,野生動物類節目特別適合FAST平臺。”

在視頻點播(VOD)領域,由ZDF工作室和Off the Fence投資的紀實類節目點播平臺WaterBear Network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不僅僅是一個為可持續發展發聲的平臺,它還是唯一一個將全世界幾乎所有有關動物和環境保護主題的非政府組織聯合起來的平臺,在成立后僅一年多的時間里,就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社區,而且它還在不斷成長和發展。”

Curiosity Stream在2015年剛成立時,Franzini回憶說,他還得向市場解釋什么是付費視頻點播(SVOD)版權。賣家會說:“我們只是把有線電視播放權和付費點播權利打包賣掉。但是現在,兩種權利會分開授權銷售。我想FAST有一天也會如此。從業者開始理解如何使這些不同的權利變現,并且全方位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圖片來源:紀錄片《奧卡萬戈:生命的洪流》

永遠忠于內容,忠于觀眾

盡管視頻點播平臺涉足自然歷史類內容,使其融資和發行模式發生了變化,但對于熱門野生動物節目來說,它的基石仍然不會改變。

Rückauer觀察到,“如何讓觀眾產生共鳴?這個問題的唯一的答案是真情實感的表達,以及驚人的、極富同理心的觀察力。這比演講式的解釋和基于事實的圖表分析更受歡迎。”

“我們相信,即使看似最沉悶的主題,如果采取正確的敘事方式,能夠傳遞新穎的觀點,并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它就能在全球范圍內流行,”Albatross的Olzmann補充說,“觀眾從未見過的東西或鏡頭從未拍攝過的東西,加上最先進的攝影技術,傳達對某一物種的新的看法,采用輕松或幽默的敘述方式,似乎是成功吸引電視廣播公司和觀眾的關鍵。”

無論一個自然歷史類節目是什么主題,“在情感層面上觸及觀眾是至關重要的,”Olzmann說,“我們可以用強有力的故事來吸引觀眾,或者是采取幽默的方法,但無論如何,強大的視覺效果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競爭越來越大,拍攝電影的門檻越來越低,故事也就比以前更加重要。”

圖片來源:紀錄片《奧卡萬戈:生命的洪流》

(原文刊登于World Screen,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查看)

翻譯:李琳琳

審校:霍馳

主編:彭侃

排版:張雅雙

環球紀錄片大賞

掃描右側二維碼

加入紀錄片愛好者群聊喲~

關鍵詞: 發展趨勢

上一篇:《神奇動物3》:票房口碑雙撲街,“xx宇宙”行不通了?

下一篇:請郭曉婷多來點“惡女角色”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