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西區故事》:精致、工整的復古大片,唯獨缺乏驚喜!

2022-03-16 05:27:3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好萊塢最近特別流行翻拍,連已經封神的大導演斯皮爾伯格都不能免俗。

前作《西區故事》曾經在1961年奧斯卡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十項大獎,新版要想超越或者比肩,難度不小。

一、明顯過時的故事情節

影片將背景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紐約,以白人為首的噴氣機幫和以波多黎各后裔為首的鯊魚幫,因為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就在不可調停、互為仇視的兩個幫派中,卻滋生出托尼和瑪利亞的一段曠世戀情,可惜亂世中的這對苦命鴛鴦,終究抵不過幫派之間世襲的爭斗,最后只能以悲劇遺憾收場。

原作歷史比較悠久,在當年能夠引起觀眾的廣泛共鳴,原因在于它能夠抓住那個年代的社會熱點問題,通過影像的渲染,讓觀眾產生足夠的共鳴??扇缃裆鐣粩喟l展,這個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故事明顯與現實脫節,蒼白的如同一張白紙般令路人無感。

這不能怪觀眾的喜新厭舊,畢竟作為普通人來說,他們還是希望通過大銀幕能夠看到更多與眾不同的東西,而不僅只是把掃進歷史角落的冷飯又拿出來再炒一遍。

這點對影片背景毫無了解的中國觀眾來說顯得尤為突出,本片的各種情節轉折發展之快,令國人看完之后總覺得無所適從。

例如男女主角之間的一見鐘情。來自噴氣機幫的托尼因某些不能說的緣由被送進監獄,重獲自由的他,第一次參加舞會邂逅了鯊魚幫領袖的妹妹瑪麗亞,兩個年輕人彼此互生愛慕后迅速墜入愛河。

對于這種只可能存在童話里的浪漫愛情,影片并沒有進行太多鋪墊,仿佛因為人群中多看了對方一眼就水到渠成。

上述藝術化的處理固然能夠得到少部分人的共鳴,卻很難讓大部分人接受,其長久性更是存疑,本片倒好,不僅將一見鐘情發揚光大,更是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就讓兩位主角愛得死去活來,非對方不嫁不娶。

藝術可以高于生活,但前提要從普通社會中汲取提煉,一段毫無CP感、沒有任何基礎的曠世之戀,即使渲染的再悲壯,也不過像空中樓閣,完全不接地氣。

讓人無法理解的還有,托尼不甚失手殺死瑪麗亞的哥哥伯納多,前去向心愛的女孩告別并打算自首,結果不僅被瑪麗亞諒解,兩人的感情還突然升溫并發生了親密關系。

面對哥哥女朋友安妮塔的質問,瑪麗亞毫無愧疚感,甚至還用所謂的愛情作為借口,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理解,上述情節已經不是是否合理的范疇,而變成赤裸裸的挑戰人類社會道德底線。

作為愛情,它的基礎和前提是不要造成任何傷害,托尼已經做出了傷害瑪麗亞的事情,正常女人就算不和他恩斷義絕,也絕不應該更加迷戀對方,影片罔顧正常倫理道德的設定,很難讓觀眾產生任何同情心理,更別說去全盤接受。

二、技術層面的傳承和堅守

一部歌舞片,是否好看還取決于音樂和舞蹈的水準,這塊影片完成的相當不錯。

作為在電影產業辛勞耕耘了五十載的斯皮爾伯格,其技術方面的造詣可謂爐火純情,即使在很少涉獵的歌舞片領域,斯導仍舊可以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漂亮答卷。

由于調配的考量,許多歌舞片會犧牲掉大量肢體動作,而僅以動聽的音樂來進行平衡,本片反其道而行。它不追求大段的歌曲唱段,而是以舞蹈作為第一切入點,通過畫面的剪切和演員的表演,讓觀眾在肉眼方面去得到最大的歡愉,提升觀影質感。

影片中既有群體性配合,也有展現個人能力的SOLO,更重要的是,它把許多驚心動魄的打斗也融入舞蹈之中,讓本應丑陋的暴力竟然散發出一種特殊的美。片中有一段是托尼和他的好朋友里夫因為理念不合,雙方以爭搶手槍來定輸贏,隨著畫面的不斷切入切出,兩位演員你爭我奪,所有肢體運作卻始終圍繞著地上的槍支,精心的編排,精巧的構圖,配合著純熟的攝影和剪輯,使得整段表演韻味十足。

本片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其服化道具十分考究,無論是場景、建筑,還是人物的造型、服飾,均進行了高度還原,為體現那個年代的質感,電影特別對畫面進行了相應處理,讓全片有種上世紀的古典朦朧美。

在很多老影迷的心目中,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是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期,不僅產生了一大批影響后來好萊塢風格的跨時代作品,同時還造就了一群引領時尚潮流的超級巨星,《卡薩布蘭卡》《羅馬假日》更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不朽經典。

出生在四十年代的斯導,骨子里就滲透著對那個美好年代的神往,所以,他才會不遺余力在自己的作品重復運用那時期的元素,并使用各種方式對逝去的美好進行致敬。

同時,為迎合年輕觀眾,斯導也加入了大量當今時代的熱點話題。原版中雖然也有種族歧視的描述,但因為歷史原因,并沒有進行過多渲染,新版《西區故事》將種族歧視話題上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度,首當其種就是噴氣機幫和鯊魚幫的爭斗。

片中有大量挑釁臺詞,直接將社會從上到下的態度直白表露出來,而決定男女主角悲劇命運的關鍵轉折,也全因為噴氣機幫對安妮塔的性騷擾。對種族歧視的控訴,讓影片能夠博得主流獎項的青睞,從這點來說,斯導確實很懂評委和觀眾的心。

三、知名大導演的創作困惑

《西區故事》在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獲得七項提名,尤其同時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證明斯皮爾伯格依然寶刀未老。然而,盡管電影技術層面十分優秀,攝影、音效、藝術指導均可圈可點,卻很難有真正能夠打動觀眾內心的東西。

以斯導為代表的一大批殿堂級導演,雖然創作精力仍然十分旺盛,在技法方面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創作出來的作品卻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或許他們也想去突破,可根深蒂固的創作思路導致上述努力總是淺嘗輒止,工整是工整,新鮮感卻嚴重缺失。

而好萊塢的敬老傳統更讓他們邁不開手腳,畢竟只要不犯低級錯誤,他們的作品口碑就不會差到哪里去,如此惡性循環,造成很難有大膽妄為的舉動。

電影工業走過了一百多年之后,需要有不斷的推陳出新去引領其發展,如果總是守著原來的正統創作方式,雖然可以在短時期內獲得成功,但對產業的傷害無疑巨大,可如今的電影市場卻有越來越保守的傾向,除了幾位技術狂人,大家基本都想躺在功勞簿上安度余生,使得創作風格漸漸千篇一律,仿佛像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商品一樣。

《西區故事》并沒有在原作基礎上進行太多創新,它不過運用現如今更加先進的設備和手段,對原來技術進行了一次升級,就如禮盒一般,包裝的更加漂亮,味道卻沒有什么變化,對于品嘗過各種口味、閱片量大的觀眾,它更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關鍵詞: 西區故事

上一篇:海南本土題材電影《南溟奇緣之愛情樹》公映

下一篇:不含酒精的酒,還是酒嗎?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