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豆瓣9.1,這部國產催淚片我不想藏著了!

2022-02-12 06:08:0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1992年2月,

也就是30年前的這時候,

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上映了。

導演王君正當時一定想不到,

這部電影不僅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而且成了不少人私藏的高分催淚片

不夸張地說,我每看必哭。

這部電影就是——

有人說它是兒童片,事實上它遠不止于兒童片。

和當下很多歡歡喜喜簡簡單單的兒童片不同,

《天堂回信》講爺孫之間的動人親情,講兩代人之間迥然不同的教育觀念,講生與死,講愛和懷念。

簡單純粹,又不乏深度,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

電影圍繞晨晨和爺爺的故事展開。

晨晨幾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出了國,把晨晨“扔”給了爺爺。

獨自把晨晨拉扯大的爺爺年紀大了,心臟又不好,所以很多時候,這一大一小是互相照顧。

爺爺又當爸又當媽,做飯洗衣陪玩、穿針縫衣服、接送孫子上下幼兒園樣樣都干。

晨晨呢,小小年紀已然成了懂事的小大人。

他會主動要求蹬三輪車帶爺爺,哪怕他的屁股根本坐不到三輪車的座子上。

“爺爺先生,請上車。”

他會站到小板凳上洗碗,動作要多熟練有多熟練。

洗完碗后看爺爺還在忙,他會說,“爺爺,我幫您”。

每當爺爺心臟不舒服的時候,他會囑咐爺爺吃藥。

“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兒。”

爺爺住院了,他就在醫院里跑前跑后,然后接爺爺出院。

一個退了休的老人,本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卻獨自帶孫子。

一個上幼兒園的孩童,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卻也操了一份心。

這番景象,多多少少看得人心疼。

當然了,大多數時候,他們的相處和普通爺孫沒什么兩樣。

猜丁殼,爺爺輸了就耍賴說一局不算,三局兩勝,結果還是輸。

看電視,兩個人因為視線問題把晾在屋里的床單推來推去,鬧作一團。

下象棋,兩個人會一邊下棋,一邊討論生死,然后爺爺趁機耍賴。

沒想到,爺孫倆簡單的生活因為晨晨媽媽的回國而發生了改變。

和慈愛的爺爺一比,媽媽要嚴格得多。

晚上睡覺想摸媽媽的耳朵,說什么都不讓摸。

寵物荷蘭豬,說什么都不能養。

什么這特長班,那培訓課,樣樣都得上。

媽媽想當然地認為,“爺爺不能和媽媽比”。

看到晨晨一放學就往爺爺懷里鉆,她心里不舒服。

看到晨晨從爺爺那兒學來的壞習慣,她更是直搖頭。

可是,媽媽就一定比爺爺更愛晨晨嗎?

不見得。

媽媽一邊對晨晨說“你是媽媽最最親愛的人”,

一邊卻不征求晨晨的意見就把他以前的所有玩具給扔了出去,其中還包括爺爺親手給他做的風箏。

沒有尊重的愛,說到底帶著寫自以為是的強勢。

不僅如此,她還把晨晨的不聽話歸咎于爺爺太慣著他。

為了讓晨晨和媽媽處好關系,爺爺決定搬回老房子去住。

他說,

“孩子當然要跟媽媽,我離開對晨晨好,我只求你要有耐心。”

爺爺搬走后,晨晨似乎“一無所有”了。

風箏沒了,荷蘭豬沒了,爺爺也沒了。

只剩下外語、鋼琴、還有學不完的習。

現在再看這部電影,可以發現,30年過去了,這一切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爸媽因為忙工作,就把孩子給老人帶。

等到他們親自帶孩子的時候,孩子跟自己已經有隔閡了。

爺爺奶奶帶孩子,什么都依著他,開開心心就好了。

爸爸媽媽帶孩子,當然嚴格得多,這也好那也好才算真的好。

如果只講這些,《天堂回信》可能難成經典。

它在觸及了柔軟細膩的親情、兩代人教育觀念的碰撞之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死亡。

電影結尾,爺爺去世了,晨晨把送爺爺的賀卡通過風箏寄去了天堂。

這并不是晨晨第一次接觸死亡。

關于死亡這件事,影片在爺爺去世之前就已經做了很多鋪墊。

第一件事。

晨晨和爺爺一起去送信,好不容易爬了12樓,卻發現信送錯了。

等穿大街走小巷找到那個真正的收信人,卻發現他已經去世了。

怎么辦?

爺爺就把信通過風箏送上了天,并說世上真的存在天堂,在天堂的人能收到地上的人的來信。

第二件事。

晨晨去接爺爺出院,爺爺為了逗晨晨,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晨晨以為爺爺死了,嚎啕大哭。當他發現這是個玩笑后,氣得自己走回了家。

回家后,晨晨一把抱住爺爺說,“爺爺,我不讓你死”。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對“失去爺爺”的恐懼。

死,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避而不提的事。

可爺爺卻耐心地告訴晨晨,人終有一死,要是都不死,人越來越多,地球上就站不下了。

這是小孩能聽懂的道理。

爺爺又告訴晨晨,如果晨晨想爺爺了,可以給爺爺寄一封到天堂的信。

人死了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因為還有天堂,在天堂的人還能收信。

這是充滿善意的謊言。

第三件事。

面對老朋友荷蘭豬的死,晨晨先是嚎啕大哭,然后和朋友琳琳一起把荷蘭豬埋了起來。

小小的墳冢前,插著一只白風箏。

晨晨相信,白風箏會傳遞他對荷蘭豬的思念。

很多人覺得,沒必要讓小孩這么早就接觸生死。

晨晨爺爺之所以這么做,

不是擔心自己的死,而是擔心年紀尚小的孫子無法面對這樣的生離死別。

與其讓他將來有一天不知所措地突然面對,不如提早給他一個解釋和期待。

片頭,伴隨著純真的童聲,黃色的風箏飄蕩在空中。

片尾,伴隨著純真的童聲,紅色的風箏飄蕩在空中。

片中,爺爺在去世前,還給晨晨做了好多好多風箏。

這些風箏,是爺爺對晨晨的愛,是傳遞晨晨對爺爺思念的媒介。

這些風箏,是爺爺對晨晨的承諾,是爺爺給晨晨編織的美好童話。

關鍵詞:

上一篇:觀點:2022年春節檔失敗了嗎?

下一篇:1000天跟拍,紀錄片《盛會》揭秘冬奧開幕式幕后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