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空山 作者|連城易脆
春節前,央視電影頻道對今年春節檔做過五大猜想:
前4個問題得到同一回答:不能。
關于2022春節檔所有激昂的、興奮的猜想都全面落空。
票價創歷史新高,大盤迎來首次下跌。
檔期總場次第一次突破300萬,觀影人次卻創最近四個春節檔最低,電影院場均人次、上座率,均為5年最低,場均收益為4年來最低。
檔期影片同質化嚴重、娛樂性不足,8部電影無一部豆瓣開分破8,缺乏口碑領頭羊。
中國電影第一大檔期,為何淪落至此?
失去觀眾2022春節檔票房達60.35億元,僅次于去年,高居歷史第二,但這是春節檔有數據統計以來的第一次大盤票房倒退。
觀影人次的暴跌更令人擔憂。
1.14億人次較去年暴跌了4600萬,同疫情前的2018、2019年相比,一樣有明顯下滑,創最近四個春節檔最低值。
這是今年春節檔的主要敗相:失去觀眾。
對于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春節檔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召回觀眾并拉新,讓平日幾乎不進電影院的觀眾重返影院、首次進入影院。
而縱觀過去4年春節檔,人均觀影數量不斷下滑,“低頻觀影”用戶比例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觀眾在春節期間只選擇觀看1部電影。
召回、拉新能力持續減弱。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與此同時,抖音國內日活破1.5億。越來越多的觀眾被小屏吸引,逐漸放棄大銀幕。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短視頻以人均單日110分鐘的使用時長超越了即時通訊。
作為全年最大檔期、最具戰斗力的檔期,如果春節檔都不能在小屏幕手中搶回觀眾,電影院還能依靠什么?
無用的高票價和高場次相較于檔期票房和觀影人次的顯著回落,2022年春節檔有另外兩項數據創歷史新高:平均票價、檔期總場次。
貴,是票價主旋律,在過去幾天已經被充分討論過。
這凸顯了影院對重點檔期的過度依賴,但現狀是難以依靠。
根據鳳凰網娛樂對12159位網友的調查統計,42.25%的網友表示要等票價下降再去光顧影院,27.67%的網友甚至放棄春節檔。
兩相疊加,69.92%的網友放棄春節期間觀影。
春節檔正式來臨前,影院是雀躍的、雄心壯志的。
大年初一,全國影院在部分關停的情況下,開出了歷史最高的56.4萬場,整個檔期的總場次也第一次突破300萬達到314.27萬場。
可伴隨市場容量擴張的卻是場均人次和上座率的大幅下滑,2022年春節檔場均人次只有36.37人,上座率跌破三成,均為過去5年最低值。
春節期間影院人滿為患,今年未出現。
場均人次的下降,帶來場均收益下滑,2022年春節檔單場平均票房只有區區1920元。而影院場地租金等依然上漲,利潤攤薄,現金流風險增加,經營愈加困難。
這也是影院漲價的原因,而漲價勸退了更多的觀眾,從而進入了一種下降螺旋的惡性循環中。
去年年底剛發布的《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之一是到 2025年內地銀幕總數要超過10萬塊(現為8萬+)。
如果票房總量增長乏力,徒增銀幕數,收益只會被進一步攤薄。
慘的影院已倒閉,努力的影院已嘗試轉型。
某CGV影城開展劇本殺業務
這不是春節檔該有的影片陣容!春節檔是所有檔期中“結伴觀影”“全家觀影”最明顯的一個時段,因此合家歡喜劇始終是春節檔的香饃饃。可2022年春節檔竟只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一部純喜劇片,數量為近年最少。
·2022年春節檔喜劇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2021年春節檔喜劇片:《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人潮洶涌》
·2019年春節檔喜劇片:《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
·2018年春節檔喜劇片:《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祖宗十九代》
·2017年春節檔喜劇片:《西游伏妖篇》《大鬧天竺》《功夫瑜伽》
根據過去10年春節檔的數據分析,喜劇電影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票房占比最高的,春節檔與喜劇片有不可分割性?!哆@個殺手不太冷靜》在初期低排片的情況下,后續一路逆襲,足以說明觀眾選擇。
喜劇片《超能一家人》臨時撤檔,一定程度影響了今年的票房,若能如期上映,大盤下滑或許不會這樣明顯。
在喜劇片缺失的情況下,其他影片同質化嚴重、商業娛樂屬性不強。
《水門橋》《狙擊手》“撞題”,且同為殘酷戰爭片,有大量犧牲死亡情節,肩負教育人民的責任。前期被看好的《奇跡》,也高唱主旋律,在過年期間上演苦情戲份。
《四?!芬桓捻n寒往日風格,后半段急轉直下,走“喪”路線,兩場車禍獻給目瞪口呆的觀眾。
這樣的影片陣容,讓我們難以相信自己所處的是春節檔!
回看去年,票房最高的一屆春節檔:
《你好,李煥英》國民喜劇演員+真誠催淚,《唐人街探案3》國際化大商業娛樂電影,《刺殺小說家》重工業特效奇幻片,《新神榜:哪吒重生》經典動畫IP+賽博朋克+民國風,《人潮洶涌》劉德華領銜喜劇片,《侍神令》大游戲IP改編+群星云集。
春節檔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一目了然。
中國電影市場需要拿出什么作品挽回觀眾,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2013年《西游降魔篇》開啟春節檔大片時代,2018年《紅海行動》逆襲開啟春節檔口碑大片時代。
從2018年開始,春節檔開始貢獻全年口碑+票房的爆款,每年都有豆瓣開分破8的電影。
2022年沒有。
固定贏家的啟示有觀眾說,《熊出沒·重返地球》才是今年春節檔最好看的電影。
流水的春節檔,鐵打的《熊出沒》。春節檔動畫片票房榜,該系列近乎屠榜。
包括中國真人電影在內,幾乎沒有一個IP比《熊出沒》更穩,找準自身定位、明確核心受眾、精準運營,自然可以取得穩定收益。
從貓眼專業版統計營銷數據看,《熊出沒》營銷事件最少,但在票房上絲毫不亞于另外三部真人電影,可謂悶聲發大財的典范。
這也是穩扎穩打、精準宣發的價值所在。
且《熊出沒》系列一直在制作、劇作層面保持進取,《重返地球》的特效水準、場景設計,在國產動畫中絕對屬于第一梯隊。
雖然故事主要面向兒童,但起轉承和流暢,角色性格鮮明,結局永恒落于合家歡,符合受眾和檔期要求。
在這個媒體不太關注,大眾討論度不高的系列,我們可以看到尊重市場、尊重受眾、尊重檔期的做法。
重新翻回春節檔前夕對于各大真人電影的票房預測,會發現絕大多數都顯得離譜甚至可笑。
影史冠軍《長津湖》續集定檔后,我們對市場環境都過于樂觀了。
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影視板塊的股票全面下跌,成為今年春節檔一個并不漂亮的注腳。
2022年春節檔硝煙已散,接下來是情人節檔,不知全年被猛割韭菜的情侶觀眾,能否再戰。
清明假期來臨之前,影院或許又會迎來一段比較清冷的空窗期。
春節檔的失落,是全行業的一個縮影,放眼全年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
海外大片能否被允許引進繁榮市場?
積壓的多部大片能否被允許釋放庫存?
行業一線力量是否還要繼續圍繞主旋律進行創作?
檔期扎堆和日常冷清該如何解決?
是否能有更多優惠政策緩解行業困境?
精準防疫是否能更進一步使影院不再首當其沖?
……
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答案。不解決,下坡路還會走得更順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