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還剩不到兩個月,今年的電影市場,可以說處于疫情后復蘇階段的關鍵時期。而整個行業,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觀眾的喜好,都在今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艾維電影”根據今年前10個月的行業數據,從多個不同維度進行了盤點,來與大家一起看看今年電影市場的新變化、都呈現出哪些特點。
01
重點影片票房獨占鰲頭
今年影片票房榜TOP3(《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在總票房中的占比高達36%,與2020年相近,比2019年增長了14.3%,與18、17年相比占比翻了兩倍左右。這說明自疫情復工后,國產優質重點影片票房在全年總票房中的占比有顯著提升,2020年初見苗頭,今年影市也是延續了這一特征,頭部大片,可以說越來越“大”了。
02
觀影人次下滑
僅對比近年前10個月同期的觀影人次,今年以10.5億人次創下近年來新低。與2019年對比,今年3月、4月、6月、7月、9月幾個月份,都僅有19年同期觀影人次的半數左右,7月、8月由于疫情原因數地影院陸續暫停營業,再次導致觀影人次大幅下跌。業內預測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最終總觀影人次,或達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觀影人次的下滑,就意味著觀眾觀影的意愿整體降低,會直接影響到電影市場未來的發展,甚至可以說觀影人次才是影院行業的“晴雨表”,是反應行業興衰的核心指標。因此“艾維電影”認為,觀影人次的下滑應該引起行業警醒,對于影院來說,工作的核心,也應該圍繞著激發觀眾的觀影熱情來展開。
03
電影票均價上漲
2020年平均電影票價與2019年都在37元左右,相差無幾。而今年電影平均票價的40.5元,相較去年上漲了3.5元,相較18年上漲了5.2元,與往年平均票價相比,呈加速增長趨勢。有觀點稱,如今平均電影票價的上漲,已經與在疫情影響下很多行業人群收入的下降形成剪刀差,這也是導致很多觀眾觀影意愿下滑的原因之一。
04
檔期票房集中度越來越高
由下圖統計表格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重點檔期票房均高于19年水平,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稍遜,但在中秋檔之后、尤其是國慶檔有重量級影片上映的情況下,電影市場檔期票房呈良好恢復態勢。而將今年檔期票房橫向對比我們發現,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檔期效應越來越明顯,這一方面與影片扎堆在檔期上映有關,另一方面說明很多觀眾已經養成了更愿意在檔期走進影院的觀影習慣。
05
非節假日(工作日)票房走低
將近年來每月中的日最低票房進行一個對比統計,能大致反映出非節假日、平日觀影時段的票房情況。在下圖標中我們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相比2019年,今年除5月外,所有月份的最低日票房都低于19年同期水平。與近年情況進行同期對比,今年各月份最低日票房均有下滑。
尤其是今年3月,22-25日出現了連續4天日票房僅有2500萬的情況,這種現象在前幾年是很少出現的。我們可以想到,全國共約有1萬多家影院,日票房2500萬就意味著每家影院平均日票房不足2500元,以今年平均票價的40.5元來計算,每家影院日均接待觀眾僅有62人左右。這不僅說明在平時觀影的人越來越少,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觀眾的觀影意愿是在下滑的,應該引起行業重視。
06
影片定檔總數增加,扎堆上映現象明顯
雖然今年有很多觀眾都在說“片荒”,但實際上,前10個月的影片定檔總數相比前幾年是有增無減的。人們所說的“片荒”并不是影片數真的少了,而是觀眾主觀認為優質影片變少了。實際造成觀眾這一主觀感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票價上漲,觀眾也會對電影內容有更高的預期,如果達不到預期的高度也就會認為影片“不值一看”了。
另外,從下面的折線圖我們能更明顯的看出,今年很多影片定檔都集中在四月五一檔前、六月暑期檔前、與八九月份的中秋檔、十一檔期之前,一眾影片扎堆上映的情況較前幾年更為明顯。
07
主旋律劇情片勢如破竹
喜劇電影走勢穩健
結合近年內地電影市場供給情況,通過對近年票房排名前列的影片類型進行梳理,我們可以看出:①喜劇片扛起票房大旗,在春節檔觀眾合家歡的觀影需求下迅速出圈;②動作類影片占據票房前10位的4席,“爽片”仍受追捧;③主旋律劇情片票房可觀,貼合當代觀眾的價值主張,能引起普遍共鳴;④爆款動畫電影缺席,科幻片、情感片稍顯勢弱。
08
國產片主導市場
進口影片票房占比大幅度縮水
今年進口影片、尤其是好萊塢大片的減少和票房不及預期也是很多觀眾有“片荒”感受的重要原因。比起2019年還有42.5億票房的《復聯4》壓著場子,今年票房前十的兩部進口片:13.92億的《速激9》與12.33億的《哥斯拉大戰金剛》,就顯得弱勢多了。
這一方面反映了觀眾口味的變化:近年引進的外國影片類型相對單一,以好萊塢大片為主,多數仍抱著老IP走著老套路,比起情節和人物塑造更注重特效技術與震撼的效果。與國外觀眾不同的是,國內觀眾顯然對影片劇情、表達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進口片可以說正漸漸與國內主流觀眾的喜好相背離;另一方面還有受疫情影響、很多外國影片延遲上映的原因,以及還有一些影片未能成功引進的客觀因素存在。因此許多以往喜愛好萊塢大片的觀眾也會發出“無片好看”的感慨。
總體看來,今年中國內地前10個月的票房,達到了424.53億元。雖然相較2019年前10個月票房的564.74億元仍有140億左右的差距,但中國電影市場仍取得了領先全球市場的復蘇成績。今年電影市場的出現的這些變化,既有疫情散發以及觀眾喜好、收入預期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也有影院營銷、服務等不能跟上變化、人才缺乏等因素造成。因此洞察這些變化,采取主動應對顯得勢在必行。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整理制表:艾維電影;題圖來源:艾維圖庫;發布人:Anna)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