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自身運營狀況的雙重打擊下,風雨中搖擺的*ST當代不得已“甩賣”影院資產。
11月3日晚間,*ST當代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東方院線擬處置持有的影院資產,具體包括威麗100%股權、當代華暉100%股權、泰和鑫影100%股權,以及控股子公司當代浪訊63.58%股權。
對于出售影院資產的理由,*ST當代在公告中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及影院市場客觀環境的變化,為了降低自身經營風險,優化資產結構,推動公司業務的轉型。
只不過從各項財務數據來看,上述影院資產并非優質標的,即便成功被人“接盤”,很大程度上也難以“降低自身經營風險”。
01
掛牌價1元出讓四處影院資產,標的業績均為虧損
公告顯示,以2021年8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威麗斯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605.74萬元;泰和鑫影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369.53萬元;當代華暉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414.89萬元;當代浪訊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7396萬元,對應東方院線所持其63.5821%股權的評估價值為-4702.6萬元。
*ST當代以東方院線所持有的上述四家公司股東權益評估值合計數-6092.76萬元作為掛牌價格參考標準,本次交易僅擬按照1元名義價格作為掛牌底價出售。
*ST當代進一步提到,為了保障標的公司業務的正常經營,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前,*ST當代將繼續向標的公司提供財務資助。截至2021年9月30日,*ST當代對上述四家公司提供的財務資助金額為1.63億元。
而頗為頭痛的是,四家影院目前均處于虧損狀態。
具體來看,威麗斯成立于2016年9月,住所位于運城,其致力于打造一個該地區集文化 、娛樂為一體的影視終端,但顯然有點“力不從心”。2020年,威麗斯240萬元、虧損217萬元、凈資產為-376萬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威麗斯營收364萬元、虧損201萬元,凈資產為-578萬元。
當代華暉成立于2016年11月,住所位于霍爾果斯,目前下屬影院3家,構想中是要帶動當代東方未來向上游產業延伸,實現制片、發行、放映一體化,打造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和價值產出鏈,但顯然夢想也落了空。2020年,當代華暉營收今年257萬元,虧損384萬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當代華暉營收252萬元,虧損105萬元。
泰和鑫影成立于2014年4月,住所位于廈門,下屬影院1家。2020年,泰和鑫影營收290萬元、虧損202萬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泰和鑫影營收300萬元,虧損200萬元。
最讓*ST當代苦惱的是當代浪訊。這家成立不到兩年公司目前下屬影院有12家,大多位于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為主的全國二、三線城市,但經營狀況十分不佳,2020年,當代浪訊虧損2649萬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79當代浪訊虧損7959萬元。
除了業績情況持續惡化,當代浪訊還屬于失信被執行人,面臨多起訴訟、仲裁事項。
因股權收購尾款未按時支付,當代浪訊分別被哈爾濱二十一天云幕電影有限公司、無錫觀恒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揚州柏祺影視城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相關訴訟案件導致當代浪訊被凍結了漢中店、淮南店、大連店、無錫店、淮北店、揚州2店等多家影院。
當代浪訊也是接受*ST當代提供的財務資助余額最多的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當代浪訊接受的財務資助余額為1.29億元。
*ST當代表示,若本次交易完成,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將得到積極改善。根據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相關財務數據,本次交易預計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200萬元左右。
只不過對于四面楚歌的*ST當代而言,200萬元無異于杯水車薪。
02
不斷擴張,自食苦果
*ST當代此次以掛牌價1元出讓四處影院資產,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追根溯源,亦是吃了不斷擴張的“苦果”。
天眼查顯示,截止發稿日,目前當代東方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面臨的自身風險多達280條,周邊風險900條,包括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公司持有股權被司法凍結、被限制高消費、借款合同糾紛等等。
從風光無限到負面纏身,還是“步子邁得太大”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
據不完全統計,2014-2018年,*ST當代4年間投資或設立了20多家公司,形成了影視、親子、IP、愛情、時尚、演出、實業等系列內容產業。
當*ST當代還是當代東方的時候,其愿景是打造成為一家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豐富的整合營銷渠道、堅強的資本共享平臺,依托于合伙人機制多元化布局的文化產業運營商。
在鼎盛時期,*ST當代距離這一愿景也僅一步之遙。憑借《北京遇上西雅圖》《歡樂喜劇人》《碟中諜5》《軍師聯盟》等熱門影視作品,很長一段時間,*ST當代曾是傳統企業轉型影視公司的成功案例。
但從2018年開始,其瘋狂并購的后遺癥初顯。
翻看當*ST當代的官網,其發展歷程一欄僅更新到2018年5月初,當時公司發布了2018年1季度報,“1-3月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190.68%,實現凈利潤9309.84萬元,同比增長更是高達607.48%。”
此后當*ST當代出現在媒體的字眼中,多是負面消息。其中當*ST當代收購的盟將威的業績變臉是當代東方業績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
2017年,盟將威營收為3.15億元,同比下降65.19%;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下降50.9%。2018年盟將威凈利潤為-4.93億元,2019年凈利潤為-3.9億元。
盟將威在2017年業績暴雷后,*ST當代再推出沒有像《軍師聯盟》這樣熱度的項目。但其并沒有停止買買買的腳步,比如擬以不超過25.5億元收購永樂影視(后終止)、與摩之瑪棲夢共同投資設立公司,開展特色小鎮、 6-9億現金投資王力宏演唱會……
以上這些投資還未有明顯收益,*ST當代已經快要把自己給“掏空了”。四處投資收購導致現金流告急,現金流告急導致股東股權質押率走高、導致影視劇項目減少,項目減少影響凈利潤下跌……
*ST當代此前已于2018年和2019年兩年連續巨額虧損,合計虧損超過22億元。2020年依靠非經常性損益勉強取得2468.57萬元凈利潤后,今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虧損金額為5693.89萬元。三季報顯示,*ST當代已陷入資不抵債的狀態,歸母凈資產為-2.10億元。
(
下一篇:吳京,一個聰明的電影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