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歌》有唱:“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現實確實如此,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并沒有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出現。但在新時代的大海上,卻有一艘滿載著愛心與希望的大船——來自中國的“和平方舟”,肩負著救助的責任,肩負起國家的使命,成為茫茫大海上的生命之舟。
正在央視熱播的電視劇《和平之舟》,便是根據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和救援任務先進事跡改編。
本以為這是一部醫療題材的常規劇情片,沒想到從開篇第一刻,便被帶入到緊張而驚險的救助事件之中,無論是對傳染病侵襲的“菲爾號”的緊急馳援,還是在“優雅號”上與毒販們斗智斗勇,以及奔赴遭受臺風襲擊的威利進行災區救助……我們這艘方舟上的醫護人員與戰士們,總是奮戰在生與死、血與火的最前線。
在剛剛播出的第七、第八集內容中,我們的和平方舟已經停靠在了威利海邊,醫護人員也已經奔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展開救助,但當地的情況顯然比想象中要惡劣得多:本土醫療條件本就落后,當地住民各種傳染病多發,原有的醫院與設備被臺風重創,自然災害中的群眾尚沒有完全解救,大災之后的瘟疫,比如痢疾等等,又開始大流行……
但對于我們的方舟醫護人員而言,船上的醫療設備和大家的醫療水平完全沒問題,此次救助最大的障礙,還是來自于本地民眾對我們方舟的信任,對我們救助的理解。畢竟,根據現場的情況,我方雖然搭建了建議的臨時醫療點,但若想得到更好的治療,還是希望大家能到設備更先機的和平方舟之上。但民眾們的不配合,特別是幾位重癥病員的救助被阻,隨著時間的流逝,勢必會讓這片本就多災多難的土地,遭受更嚴重的傷害。
印象特別深刻的有兩位患者:
其一,是一位即將臨產的準媽媽,患有子癇前期,并且已經出現了心臟病、心功衰竭等并發癥,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剖宮產手術,將母子不保,但患者的丈夫卻對我們的醫護人員懷有敵意,甚至懷疑妻子的癥狀是由戰士們對災區的消殺作業所引起,并一度持刀威脅醫護人員的生命,但我們的醫護人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將他說服……
其二,是一位69歲的心臟病患者,也是一位瀕臨失明的老奶奶,她兒子也是一名軍人,已經在這次救災中身亡。雖然為身患心臟病的她進行眼科手術,也有著巨大的風險,但為了能讓她重現光明,能夠在想兒子的時候,看到兒子的照片,我們的醫護人員還是為她進行了手術……
這次在威利,不同于既往的出航任務,“和平方舟”所面臨的時間緊、任務重、患者多的嚴峻考驗,以及因為語言不通、理念不合等諸多狀況所引發的誤會甚至沖突,但我們始終用愛心、耐心與誠意,來面對每一位需要救助的患者……可以說,在和平方舟的無影燈與手術刀下,中國軍醫生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
回望已經播出的部分,電視劇《和平之舟》有著國際化宏偉場景的呈現,同時也對許多的細節進行還原與重現,畢竟這艘“方舟”基于真實,劇情也基于真實,由此所呈現出來的作品,同樣讓人產生強烈的沉浸感與融入感。特別是每集結束時,都會有曾經親身參與“和平方舟”航行的工作人員的講述,讓我們得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這艘被譽為生命之舟、和平之舟的大船所經歷的風浪,所肩負的使命。
當然,在最近的幾集劇情中,也讓我們看到了傳媒的助推力量,無論是我們的前線采訪、紀錄,還是邀請到國際媒體、記者登船采訪、報道,都很有效的促進了和平方舟與等待救助的患者們的理解與信任,同時也使中國軍人守護和平的形象,得以更廣范圍的傳遞,和平方舟到世界各地開展人道主義醫療服務,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風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