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0年是迷霧劇場的大年,那么2021年就是迷霧劇場的大災之年。
前腳,《八角亭謎霧》因為小演員拉垮、主線劇情拖沓,慘遭豆瓣5.7分打臉。
后腳,《致命愿望》同樣因為演技差勁、劇情拖沓,被網友花式吐槽。
失去了紫金陳的迷霧劇場,似乎再也無力延續《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輝煌。
最受觀眾期待的懸疑ip,淪為漂亮其外、尷尬其中的空殼。
本文有劇透。
1
近未來,綠藤市,深夜。
一只撲棱蛾子藍色蝴蝶飛呀飛,掠過科技感十足的城市,來到一扇窗前。
它悄無聲息,穿透玻璃,落到男主角裘文東(范丞丞)的手機屏幕上。
下一秒,蝴蝶消失,手機彈出一個叫wisher的許愿APP。
智能語音告訴裘文東,wisher可以幫他實現任何愿望。
剛巧,裘文東的愛馬“閃電”即將被宰。
情急之下,他向wisher許愿“閃電能在一天內找到新的主人”。
而wisher要求裘文東完成一個任務:去綠藤大學報到處接新生。
第二天,愿望實現了,一個富二代大學生買下閃電。
做一個小任務就能實現愿望,當然有很多人忍不住嘗試。
一開始,都是些簡單的心愿。
比如:女主角路里(文淇)許愿“讓一匹馬在學校里飛奔”,于是閃電在校園里亂跑。
路里很開心,但是她不知道,這件事導致了閃電被殺。
親手送走閃電的裘文東,意識到wisher不對勁。
他勸同學們停止許愿,但沒人肯聽。
很快,許愿變得不再簡單。
受欺負的小男生許愿報復富二代,于是富二代被困電梯。
富二代揚言要殺小男生,于是小男生死于雷管爆炸……
另一邊,路里的哥哥那多(馮紹峰),無意中發起一場網絡暴力。
網暴的受害者,正是小男生的父親。而小男生被富二代欺負,也是因為這場網暴。
與此同時,一個神秘男(邵兵)綁架那多,說要合作對抗wisher。
而神秘男的身份,竟是裘文東失蹤多年的父親……
各種事件互相關聯,結成一張大網,牽一發而動全身。
所有人落入蝴蝶效應的漩渦,不知道起點在哪,更不知道終點如何……
2
不同于之前的迷霧劇場,《致命愿望》在懸疑基礎上,增加了“近未來輕科幻”的設定。
對國劇觀眾來說,題材夠新穎,有大爆款的潛質。
但很可惜,《致命愿望》并沒有把握好“科幻懸疑”的題材優勢。
網友吐槽的重點之一,就是科幻設定不走心。
第一集開場,科幻蝴蝶飛過科幻城市,本來挺帶感。
沒成想第二天,具體呈現出來的綠藤市,竟然跟現實世界沒兩樣。
除了霓虹燈夸張一些,手機炫酷一些,哪兒哪兒都不科幻。
主創想打造接近現在的“近未來”、接近科學的“輕科幻”,這初心沒問題。
關鍵是,再輕的科幻也不能缺少“強邏輯”。
您都用上wisher這種反攻人類的超級APP了,怎么大學、報社、馬場、豬廠都還是老樣子?
大數據發達到近乎妖魔的地步,炸藥廠還用活人開普通卡車送雷管?
司機換人、卡車改道,全程沒觸發安保警報。(甚至不如現在安全)
合著科技進步只帶來一個許愿APP,別的啥也沒改變。
除了科幻沒邏輯,作為懸疑,劇情也很拖沓。
可能是中了《雙探》和《八角亭謎霧》的毒,《致命愿望》跟它倆一樣能水。
第一集,wisher害死一匹馬。
第二集,wisher炸死一個人。
整整兩集,也就邵兵綁架馮紹峰那段戲,兼具摩托車特技、密室和神秘通話,有點兒懸疑劇該有的緊迫感。
除此之外,都是慢慢悠悠的“我的大學生活”、“我的中年生活”、“我被霸凌的生活”……
頻繁切換故事線,主線遲遲不推進,全靠“故意不演完這段”來來強行懸疑——這已經不是編劇水平的問題了。
不客氣地講,這就是急吼吼搶風口,喪失了最起碼的創作誠意。
更讓網友不能忍的是,這部劇的演技也掉線,完全配不上迷霧劇場的廠牌。
范丞丞花了大量時間耍帥。有雙眼皮的帥——
單眼皮的帥——
吹口哨的帥——
側顏的帥——
卻怎么也帥不到點子上……
“聲臺行表”就更別提了,簡單一句話概括:
窮學生的命(自己買不起馬),霸道總裁的病(時刻保持高冷)。
另一位男主演馮紹峰,年齡是老戲骨的年齡,演技卻是青春偶像的演技。
那浮夸的表演,“八阿哥”附體的神情,在明顯粘上去的絡腮胡的映襯下,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還有富二代和小男生,很容易出彩的功能型配角,活活演出了網絡大電影的業余感。
這么一襯托,唱跳偶像出身的郭子凡,反倒顯得挺會演戲。
要不是有文淇和邵兵撐著,整部劇的演技干脆沒法看。
3
從首播兩集的口碑來看,《致命愿望》基本撲街了。
不過細分的話,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口碑,其實并不統一。
第一集觀感更差,槽點更多,不少網友看了半集就棄劇。
第二集因為多條線索開始交叉,最后還死了人,節奏逐漸緊張起來。
這就給后面十集留下了翻盤的希望。
演技和科幻設定,這兩項肯定沒得翻。
但接下來的懸疑劇情,隱約透著翻盤可能。
隨著主線推進,wisher必然走向狂暴。
炸死小男生以后,它還打算害死多少人?(或小男生是假死)
所謂的喂食計劃、綠藤淪陷,究竟是怎么回事?
主角團兩代人聯手,如何對抗大數據操縱下的蝴蝶效應?
貌似大BOSS的女老師(楊蓉),是wisher的老板還是奴仆?
等待他們的,既是未知的命運,又是注定的宿命。
如果能把這些問題拍清楚、演明白,保個及格分應該沒問題。
往深了說,《致命愿望》還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如果那多不發爆料帖,富二代和小男生就不會結仇,悲劇就不會發生。
鍵盤俠一時沖動的網絡暴力,才是這場蝴蝶效應真正的源頭。
而人類被大數據反向操縱,并不是什么未來科幻。
就在今天,手機里推送的各種信息,都是大數據為每個人定制的“信息繭房”。
我們只看想看的,狂買想買的,點贊喜歡的,diss討厭的。
大數據使我們愉悅,我們也在完成大數據安排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講,《致命愿望》原本有機會封神。
只可惜,它徒有野心,忘記注入靈魂。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Movie
推 薦 閱 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