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西先生說,經常有人跟他說很喜歡畫色彩風景,可是很苦惱手拿畫筆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有時候畫出來畫面效果往往也不近人意。所以,他決定根據自己多年的畫畫經驗,講一下風景油畫的構圖要點。
說起來風景油畫,小滿只知道一個列維坦,還是前幾天看俄羅斯油畫的時候了解的,達西先生滿臉無奈的看著我說:莫奈、柯羅、雷諾阿這些大師都被你吃了嗎?
其實所謂構圖,就是我們中國古代經常說的章法,就像我們小學寫作文一樣,在內容結構上有一句總結性的話,文章的每一個段落都要服從這句話。畫畫也是這樣,當包羅萬象的風景映入眼簾,藍天,白云,遠山,湖泊,河流,村莊,房舍,田野,土地,動物,人物,樹木,植物.......如此多的內容如何歸納到一幅小小的畫布上呢?這就需要我們概括,取舍與恰當的構圖。
構圖的第一要點就是在怎樣的尺寸框架內安排物象的比例、位置。例如:根據感受,你想畫方構圖,還是想畫橫構圖?抑或想畫豎構圖?要收入畫面的物象應當畫在什么位置上,天、地、物色塊各占多大面積?它們的圖形關系是否有意思,是否主題分明等等。
它的目的在于處理好一個平面內的三維空間——高、寬、深之間的關系,以突出主題 ,增強藝術的感染力。一般來說,不管畫家的技巧有多么精湛,如果作品還僅僅反應現實,而不根據畫家的心境進行構圖的話,作品是沒有靈性的。如果一幅風景油畫僅僅反映一個客觀景物,那這幅畫是沒感情的,而且會干巴巴的。
伊凡·伊凡諾維奇·希施金
達西先生說,俄羅斯的風景油畫大師除了列維坦之外,還有一個叫希施金,他是俄羅斯有名的現實主義風景畫大師。達西先生決定用他的代表作之一《松林的早晨》開始聊起。
《松林的早晨》
畫面安謐寂靜,幾只活潑可愛的小熊在母熊的帶領下,來到林中嬉戲玩耍,它們攀援在一根折斷的腐朽的老樹上,相互引逗,似乎在練習獨立生活的本領。大片松林雖然布滿整個畫面,但是,由于希施金安排得錯落有致,主次分明,虛實相間,使畫面顯得多而不亂,密而不塞,給人以疏朗、開闊、深遠的感覺。
畫面中心靠右的位置和靠近右側畫布的地方 ,兩棵碩大的松樹傲然挺立(A和B) ,大樹的靠后位置是成片的密密的松樹林。而在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一畫幅上,是一株連根拔起(C),撞在另一個樹樁上折斷為兩節(D)的老松樹。松樹那碩大的樹兜和粗壯的樹干 ,似乎在默默地向觀畫者述說著歲月的滄桑和森林的傳說 。
靠著樹兜的一段 ,從左下角成45度向上傾斜 ,折斷的折點置于畫面的中心 ,而折斷的松樹上端成 45度角向右側橫躺 。在畫面中心位置,畫家畫了四棕熊。
俄羅斯棕熊每年的6月份交配,雌雄在一起只相處三個星期即分手。根據棕熊的這一生活特點,希施金畫筆下的這四只熊是由母熊和三只小熊組成的單親家庭。畫家把母熊置于地上,小熊置于樹干上,給人一種很強的穩定感。坐立的大熊正好和倒立的樹干以及在樹干上嬉戲的小熊在畫面上構成平衡點。而另一只小熊站立在另一段折斷的松木上,猶如遠離秤干支點的秤砣,使構圖顯得平衡與穩重 。它的目光正注視著另外的兩只小熊。這只小熊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光線的明亮之處,色彩的調配上也使畫面的構圖給人以平衡均衡的視覺感受 。
“平穩均衡”是構圖的基本原則。違背了這個原則的話,看起來就會不舒服。
但是呢,穩定雖然好,但是它缺少變化 ,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 ,如果構圖時穩定感太強,會使畫面太過于莊嚴 、肅穆。
所以我們在創作一幅風景畫時,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穩定和平衡,還有層次感。
構圖一般分為:遠景,中景,近景。再復雜的風景也要盡量歸納到這三個層次中,這樣,畫面的層次感就會比較清晰。學會確定視平線的高低。取景時,視點的高低和構圖很有關系。如一組建筑物或一組山巒,從上面俯瞰,或從下面仰視,會有完全不同的感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