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7月,全國各地一共查處了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案件3.7萬多件,獲值16.2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8600多名。種種現象表明,解決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聯合發起9家大型電商積極參與組建食品保健食品反欺詐反虛假宣傳電商聯盟并發布公約,這是整個互聯網經營領域,共同抵制反欺詐反虛假宣傳新的起點,希望電商平臺嚴格履行平臺相關的法律責任,積極落實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平臺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真履行日常管理職能,不斷規范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秩序,打造誠實守信的良好行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稽查專員張晉京在近日舉辦的反欺詐反虛假宣傳電商聯盟啟動與公約發布活動現場的發言,得到與會者的廣泛共識。
張晉京表示,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但是也有一些生產經營者為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違法違規操作,采取欺詐營銷、虛假宣傳等違法手段,鋌而走險,違法犯罪,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反映非常強烈。去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個部門聯合部署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治理利用網絡等方式違法營銷宣傳和欺詐銷售,發布虛假違法的廣告等四類違法違規的行為。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執行秘書長萬東輝介紹,截至2017年,我國互聯網電子商務規模達29.12萬億元,其中網絡零售和網絡購物已經突破7.18萬億元,第三方網絡支付規模超過144萬億元。食品安全牽涉到千家萬戶。如何規范電商發展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2018年8月31號經過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將于2019年的1月1號正式生效實施。
“希望互聯網電商平臺要一手《電子商務法》、一手《食品安全法》,兩手都要硬,為網絡空間、食品、特殊食品的電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萬東輝表示。
據悉,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中糧我買網、聚美優品、小紅書、生活家、順豐速運、一畝田等9家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共同啟動反欺詐反虛假宣傳電商聯盟,共同發布《電商聯盟食品保健食品反欺詐反虛假宣傳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抵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違規行為,推動移動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下電商平臺的自律規范發展。
《公約》涵蓋十個方面,分別為:嚴格履行平臺管理有關法律責任,禁止無證無照商家入駐;推進商家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健康公平的網絡市場經營環境;嚴格食品廣告宣傳內容的審核和發布,廣告不得含有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內容;建立健全平臺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建立嚴格的商家管理制度,加強入網食品商家的食品安全培訓;對有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違規行為的商家及時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時停止對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臺服務;加強與食品監管部門合作,依法依規提供相關信息和數據;積極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暢通平臺投訴舉報渠道;與其他電商平臺增進交流、開展合作,共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九大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將嚴格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食品安全法》規定,認真落實《公約》內容。 很多消費者表示,網絡平臺能否凈化,不僅聽其言還要觀其行。(邢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