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肖夏重慶報道
都說白酒降溫,上市酒企卻依舊一路高歌。
(資料圖片)
今年上半年,白酒行業最熱門的話題是今年消費復蘇不如預期。中國酒業協會于6月披露的調研報告更是提到,超三成經銷商、零售商反映春節后、五一的白酒消費不及去年。資本市場上,白酒板塊在年初創下階段性高峰后一路下滑,熱度也明顯降溫。
然而從首批白酒股半年報來看,傳言中的白酒消費降溫,并沒有體現在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注意到,截至8月24日,已有13家白酒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業績,當中有7家上半年的收入、盈利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共有4家酒企上半年盈利同比大漲三成以上,業績再創新高。
尤其是在相對淡季的二季度,至少有6家白酒上市公司在二季度營收、盈利增長都快于一季度,呈現出淡季不淡的走勢,并且覆蓋了不同體量的酒企。
在上半年很多白酒大單品都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下,上市酒企的業績表現為何與渠道情緒背離?
九家正增長多家二季度提速
然而截至8月24日披露了半年報、上半年經營數據、上半年業績預報的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9家都保持了業績正增長,其中7家的營收、盈利都實現了兩位數漲幅。
年營收早已突破千億規模的貴州茅臺(600519.SH)上半年營收約709.9億元,歸母凈利潤359.8億元,同比均增長近21%。清香龍頭山西汾酒(600809.SH)上半年營收約190.1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凈利潤67.7億元,同比增長35%。
今年目標百億大關的今世緣(603669.SH)上半年營收預計59.7億元,同比增長28.5%,歸母凈利潤預計20.5億元,同比增長26.7%。 迎駕貢酒(603198.SH)上半年營收31.4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36%。
兩家復星系酒企上半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舍得酒業(600702.SH)上半年營收35.3億元,同比增長16.6%;歸母凈利潤9.2億元,同比增長10.1%。金徽酒(603919.SH)上半年營收15.2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20%。
今年剛登陸港股的珍酒李渡(06979.HK),上半年營收35.2億元,同比增長15%,調整后凈利潤8億元,同比增長22%。
轉型白酒以來業績三年連漲的巖石股份(即上海貴酒,600696.SH)今年也不例外:上半年實現營收8.4億元,同比增長近70%;歸母凈利潤5351萬元,同比增長46%。
天佑德酒(002646.SZ)上半年營收6.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近11%,歸屬股東凈利潤9655萬元,同比減少約2.7%,按扣非凈利潤來算同比增長1.2%。
(來自酒企半年報、業績預告和上半年經營數據,21世紀經濟報道肖夏整理)
今年線下消費場景恢復后,往年業績下滑的酒企表現也有所修復。
伊力特(600197.SH)去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了近四成。而今年上半年,伊力特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7%。
金種子酒(600199.SH)上半年預計虧損3200萬元到4800萬元之間,相比去年同期5508萬元的虧損顯著減少。并且對比一季度4116萬元的虧損額可以看出,二季度金種子酒的經營有所好轉。
更值得注意的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后注意到,貴州茅臺、山西汾酒、今世緣、迎駕貢酒、舍得酒業、金徽酒6家酒企不僅上半年業績創下新高,二季度增長還在進一步提速。
山西汾酒一季度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長分別在20%和30%左右,二季度漲幅提升至32%和50%,延續了汾酒近年的高速增長態勢。
迎駕貢酒一季度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長分別在21%和26%左右,二季度漲幅大幅提升至29%和61%。今世緣一季度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長分別在27%和25%左右,二季度提升至30%和29%左右。
金徽酒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0.4%,二季度同比大漲近54%。舍得酒業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3%,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2%。貴州茅臺一季度營收漲幅在20%左右,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
也有少數酒企上半年業績出現了倒退。
順鑫農業(000860.SZ)上半年轉虧,預計虧損5500萬元至1.1億元之間,首次出現上半年虧損。水井坊(600779.SH)今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26%和45%,不過其二季度營收已轉為增長,管理層預計三季度開始恢復兩位數增長。
多因素致淡季不淡
二、三季度一般是白酒企業的淡季。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為例,二三季度貢獻的收入一般在全年的四成左右,二季度一般是全年收入最少的季度。
今年二季度的市場情緒更是如此。中國酒業協會今年6月披露了《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根據對經銷商、零售商的調研,約40.91%的受訪者反饋春節后平日的白酒消費量有所減少,約31.82%的受訪者反饋五一期間白酒消費量有所減少。
為何反映到財報上,今年二季度各家酒企反而顯得更有沖勁?
(綜合半年報、一季報,21世紀經濟報道肖夏整理)
部分酒企的高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二季度的低基數。由于線下消費受限且物流不暢的大環境下,不少酒企去年二季度增長都有所放緩甚至出現了倒退。
伊力特去年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了75%,金徽酒去年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4%,舍得酒業去年二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16%和29%。
此外,今年開年原本是各家酒企大展拳腳的好時機。但由于一季度很多地方還處于初陽高峰期,一部分消費需求被延后到了二季度。
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收益也可能帶來業績波動。比如巖石股份今年上半年收到了1600多萬元的政府補助,如對比扣非凈利潤今年二季度實際上同比減少了34%。
伴隨著中高端產品發力,一些白酒企業也因為產品結構優化迎來了業績收獲期。
比如迎駕貢酒今年二季度洞藏系列顯著放量,帶動其中高檔白酒收入上半年同比增長28%;金徽酒上半年百元以上產品收入9.9億,同比大漲31%;珍酒李渡上半年高端產品收入同比增長30%,是其三大價格帶產品中增長最快的。
“本質上看,二季度能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還是因為白酒上市公司多屬于頭部規模性酒企,這些頭部酒企基本上都完成了產品結構升級,擁有品牌、品質、品類、產區、規模等多重優勢。”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關注過,2022年前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的實際產能在181萬千升以上。而去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為671萬千升,算下來白酒上市公司的總產能僅占行業不到三成,這意味著白酒上市公司的市場份額仍然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酒業分會秘書長、千里智庫創始人歐陽千里對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目前白酒行業的動銷還在進一步向頭部品牌集中,非頭部品牌的經銷商正在積極向頭部品牌靠攏,這也推動了白酒上市公司尤其頭部酒企業績持續增長。
這點從經銷商數據可看出端倪。上半年山西汾酒新增了138家經銷商,珍酒李渡經銷合作伙伴增加了133家,金徽酒增加了72家,迎駕貢酒增加了61家,水井坊增加了1家,伊力特并無增長。
合同負債多有消耗考驗在下半年
除了以上原因,二季度業績提速,有沒有可能存在一些“經營技巧”?眾所周知,上市酒企尤其名酒可依靠市場地位向經銷商壓貨,從而繼續保持業績增長。
華創證券8月中旬的研報就提到,當前行業庫存近3個月,略高于一季度末及去年同期,主要系二季度淡季酒企優先加快回款所致。
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很多白酒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業績考核壓力,可通過自己強勢的市場支配地位和品牌地位向渠道壓貨,這是二季度一些白酒企業實現增長很重要的原因。
“業績意味著排名,不排除部分酒企‘寅吃卯糧’,以期下個季度會更好。”歐陽千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理論上,為了扮靚業績,白酒上市公司可能會提前消耗“先款后貨”的合同負債,甚至愿意“先貨后款”,造成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提升。
合同負債被視為白酒上市公司的“蓄水池”,上漲意味著酒企面對經銷商的話語權提升,被一些投資者視為酒企平滑業績波動的利器。而應付賬款及票據顯著增長則可能意味著相反的情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注意到,截至8月24日披露了詳細半年報的白酒上市公司中,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上半年有所增長的占到一半,超過一半上半年的合同負債有所消耗。
(數據來自半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肖夏整理)
其中,上半年合同負債減少的同時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增長的有兩家,分別是山西汾酒和金徽酒。
對比往年同期能看出,山西汾酒、金徽酒上半年末的合同負債分別比去年增長了19%和53%。與兩家上半年營收同為24%的漲幅對比來看,山西汾酒上半年確實消耗了一部分合同負債。
當然,合同負債的消耗也可能是因為經營節奏的調整。比如舍得酒業去年底合同負債顯著降低,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合同負債又顯著高于往年,當中就有其主動調節渠道庫存的因素。
各家酒企當中,目前上半年合同負債消耗最多的其實是貴州茅臺,其上半年末合同負債73.3億元,不僅比去年底時近155億元少了一半,也比過去三年同期的合同負債至少下滑了20%。
肖竹青認為,真正的考驗會在下半年,如果下半年消費低迷、社會購買力不足的基本面得不到根本性改善,一些酒企的真實情況會隨著消費退潮暴露出來,“因為經銷商的容忍度是有限的,為了支付房租、工資或者貸款,會有更多經銷商選擇低價拋貨變現,這也是上半年白酒單品價格倒掛的根源。”
對于下半年的走勢,也有看好者。海納機構總經理、中國酒業協會常務理事呂咸遜今年7月在中酒展上表態:“早則2023年中秋,晚則2024年春節,中國白酒一定會再次復興。”
“拋去財務報表的技巧,實際上這些酒企在商務、宴席等市場給依然有著一定的剛需性,畢竟中國傳統白酒是社交性產品。中國龐大的酒類市場,養活這批上市酒企是綽綽有余的。”蔡學飛認為。
券商近期也積極唱多,認為中秋、國慶動銷可期,穩中有升。前述華創研報提到,結合酒企目標及往年經驗看,9月底中秋國慶前行業回款進度或可推進至90%以上。
不過在旺季行情驗證之前,經銷商態度依然偏謹慎。國金證券近日研報就提到,渠道情緒當前仍以“謹慎”、“流動性”為主,對于加杠桿的情緒較弱。
肖竹青建議,白酒上市公司管理層應該關注渠道庫存“堰塞湖”的消化進度,壓貨要注意力度和速度,讓渠道有休養生息的過程。
“讓渠道伙伴活下來,是這些白酒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明年渠道還能接著做貢獻的前提。當這些渠道伙伴爆倉的那一天,也是白酒上市公司壓貨壓不動的那天。”他說。
上一篇:斐濟島離中國多遠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