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負擔過重 外賣商戶經營壓力亟待緩解

2021-06-01 08:44:56 來源:長江商報

兩大外賣平臺先后調整收費模式,調整后究竟是增是降?備受商家關注。

近日,美團外賣、餓了么推出一種新的費率模式。新模式下,技術服務費(傭金)和配送服務費將分開計算,配送服務費只在商家選擇平臺配送時才會產生,且隨時段、距離和單價三個因素變化。

這一新的費率模式被稱之為“費率透明化改革”。目前,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也給出了各自的觀點:美團更重視費率透明化,餓了么則從商家角度更重視低費率。

新調整的收費模式對于商家來說究竟有何影響?業內眾說紛紜。

3公里以上訂單費或增加

對于近期推出的“費率透明化變革”,美團解釋為是為了幫中小商戶做好數字化經營、獲得更多收益。

據了解,以前的外賣抽點傭金是固定的,平臺向商家抽點在23%左右。據一位炸雞店店主向陽(化名)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以一個30元的單子為例,平臺要收取近17%的服務費,然后再加上3至7元不等的外賣費(配送費),基本上三分之一以上費用都給了平臺。

而現在的做法是把這個固定的抽點變為浮動抽點,根據距離、價格、時段等綜合方面進行階梯式加價。

有觀點認為,外賣平臺修改了計費規則,透明化的計費方式,讓中小餐飲商家切實體會到減負的好處。有位于小區附近生活圈的商家計算,新的費率政策下,同樣價格下每個訂單基本可降低近10%的費率。

不過,新“浮動”費率的做法也遇到不少商家和消費者的吐槽。一家開特色美食鍋邊的店鋪負責人周先生發現,訂單距離長短影響很大,改革后抽點不降反升了。

根據媒體報道,周先生測試了一下自己店鋪的外賣,菜品價格16.9元一份的海鮮鍋邊,顧客實際支付了9.9元,但他最后收到的錢只有4.24元。而平臺最終收益卻高達10.5元,其中商家活動支出為5.3元,技術服務費為1.4元,履約服務費為3.8元。也就是說,最終顧客花費9.9元點了一份原價16.9元的海鮮鍋邊,實際上餐飲商家只得到了4.24元的收入,而外賣平臺卻獲得10.5元的收入。

“一兩公里以內的訂單,可能會有一點下降,但還有很大一部分訂單都超過這個范圍,整體算下來,費用不降反增。”長江商報記者和幾位在武漢做快餐生意的店長聊起該事情,大都也有同樣感觸。

目前,已經有商家反饋,3公里以上訂單總體費用比之前更多,而訂單配送范圍在5 公里以上的則反饋希望能重新劃分收費標準。

外賣商戶經營壓力亟待緩解

有商戶提出疑惑,既然目的是給商戶減輕負擔,為何不直接降抽成費率?

實際上,對于廣大餐飲商家和外賣騎手而言,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的傭金費率改革關系到其切身利益。

外賣平臺在經歷前幾年的“燒錢大戰”后,格局已相當穩定,目前,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平臺占據9成以上市場份額。

在此背景下,商業化成了平臺近些年的重中之重。根據美團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業績,公司營收370億元,較去年疫情期間同比增長120.9%,實現穩健增長。阿里巴巴公布2021財年Q3業績,其中本地生活服務收入主要來自實時配送和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餓了么的平臺傭金、提供配送服務收取的服務費及其他服務費,達83億元,相較2019年同期的人民幣76億元增長10%。

不過,在平臺快速實現商業化轉變的進程中,兩家外賣巨頭間的競爭,讓商家們一度陷入二選一的困境之中,外賣員生存壓力巨大。“外賣平臺收費高,是導致很多小商家生意難做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次費率調整,實際上是商家和用戶對于外賣員之間的費用調整,平臺利益不受任何影響。”在商家看來,真正解決經營壓力還很難。

針對費率變化等問題,此前的5月20日,北京烹飪協會召開了一場“中小餐飲企業外賣費率透明化座談會”,作為外賣平臺代表,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等人參加座談。王莆中承諾,“整個行業的大趨勢一定是更有序、更透明、更平等,我們充分尊重商家自主經營選擇權利,堅決禁止‘二選一’。費率透明化項目還在根據情況不斷優化。”

上周,餓了么副總裁王景峰也對費率問題進行回應稱,商戶最終關心的還是平臺收取的實際費用,所謂透明化不是問題的根本,解決不了外賣商家尤其是中小商戶經營壓力的問題。

王景峰表示,應該更多站在商戶經營視角,實實在在給商戶做些實事。“餓了么堅持綜合費率低于行業水平,并將不斷探索如何通過優化效率降低行業經營成本。”(陳妮希)

上一篇:安徽自貿試驗區保持蓬勃發展態勢

下一篇:5月份共有33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