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訊 (王根華 記者張強)近年來,糖尿病腎病治療藥物研發進展迅速,但在延緩病情的同時,也引發了致命的并發癥——高鉀血癥。記者8月21日從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獲悉,該院腎臟病科毛志國教授團隊對多種糖尿病腎病治療藥物在單藥或不同組合聯合應用,與患者高鉀血癥發生風險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系統研究,為糖尿病腎病治療提出了聯合治療創新方案。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會臨床雜志》上。
高鉀血癥是各種慢性腎臟病腎功能不全進展到終末期尿毒癥階段常見的惡性并發癥,與心律失常、心臟驟停或猝死等不良事件密切相關,也是早期啟動透析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慢性腎臟病的重點人群,是高鉀血癥的高發人群。近年來研發的對糖尿病腎病具有明確療效的重點藥物,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拮抗劑(RAASi),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腎素抑制劑(RI)、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以及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等,在延緩疾病進展的同時,均有引發高鉀血癥的風險。為強化療效,臨床上也有大量此類藥物的聯合應用,但因其對血鉀的不良影響,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為糖尿病腎病患者尋找合理“搭配”的藥物,使其在發揮最大治療價值的同時,規避不良反應的發生,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
毛志國教授團隊的研究共納入全球27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共計43589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結果表明,在這些可能影響糖尿病腎病患者高鉀血癥發生風險的治療方案中,MRA在與其他RAASi聯合治療方案中,增加了額外的高鉀血癥發生風險,而SGLT2i的加入則可以逆轉這種聯合治療方案引起的高鉀血癥發生風險。
毛志國表示,該研究的發現為臨床如何優化制定聯合用藥方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高等級的實踐證據,或可改變現有的臨床實踐和標準制定。
上一篇:小小社保卡 服務大民生
下一篇:最后一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