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食品獲得自己的“身份證” “舌尖上的安全”的追溯網逐漸鋪開

2018-03-11 21:12:02 來源:科技日報

產品線上,一箱箱大豆油排著隊,經過噴碼機,獲得自己的“身份證”——一個記錄著所有生產環節信息的二維碼,隨即被傳送帶送入庫房碼在托盤上。一輛叉車很快開過來,司機手持掃碼槍,對著托盤一掃,紅光閃動,整個托盤里的48箱大豆油就獲得了一個“戶口本”——批量二維碼,這些信息也當場被實時傳入產品電子追溯系統。

這是天津港保稅區一家企業2600噸食用油生產車間成品包裝運輸的一個場景。

車間負責人介紹,通過在終端產品瓶身、包裝箱體增加隨機碼和二維碼,這套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可實現從進貨到生產、檢驗、出入庫等全部環節的自動記錄、快速追溯。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涉及從原材料生產到產品銷售的全流程,無論是終端消費者,還是中間加工商、經銷商,都可通過系統追溯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終端銷售、檢驗檢測、政府監管、企業管理、公眾查詢等各環節的信息,從而實現食品質量安全全覆蓋、全鏈條可追溯。

在3月1日施行的《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規定,實施信息追溯管理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包括糧食及其制品、畜產品及其制品、禽產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食鹽以及經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的地方特色食品、其他類別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共11個類別。依托信息技術,由生產經營者將追溯食品的相關信息上傳至平臺,通過編碼識別、身份信息比對等技術手段和驗證管理實現追溯食品和生產經營者的信息共享。

此前,上海、湖北等地已實施類似的管理辦法,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追溯網正在逐漸鋪開。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與標準司副司長顏敏在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透露,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食品安全電子溯源技術研究及示范”立項批復工作已經完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關鍵技術研究重點任務建議被納入優先啟動的國家重點專項動議。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水平、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滿意度要有明顯提升,食品安全抽檢覆蓋全部食品類別、品種。在此進程中,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報記者 趙漢斌)

關鍵詞: 吃貨 身份證 食品

上一篇:昆明投放共享單車超過24萬輛 “紅線”究竟在哪里?

下一篇:互聯網+農業、人工智能……這些領域將迎來創業的黃金時代!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