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來了,江西、甘肅、安徽、浙江等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主題活動。
(資料圖)
安徽省寧國市胡樂鎮是安徽省第四批歷史文化名鎮,這個千年古鎮素有舞“三燈”慶佳節的習俗。胡樂鎮的“魚燈”“河燈”“龍燈”表演歷史悠久,每逢佳節,村民們就自發組織起來在鄉村巡回表演。
近日,為了迎接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的到來,胡樂鎮舉辦長桌宴、燈會盛宴等活動,游客們體驗美食,欣賞夜色中相互輝映的“魚燈”“河燈”“龍燈”,感受古老小鎮的端午民俗。
近年來,胡樂鎮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積極打造藝術鄉村,用文化創意賦能鄉村振興。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旅游推介活動,千年古鎮成為“網紅”打卡景點。
這幾天,江西萬年縣龍舟運動員們正忙著端午節的賽前訓練,伴隨著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的鼓聲,隊員們奮力揮舞手臂,龍舟快速向前飛奔。據了解,江西萬年縣梓埠鎮有著300多年的龍舟制作歷史。
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東門村,當地村民舞起了客家大型傳統民間燈舞——九獅拜象。各種動物造型栩栩如生,洋溢著歡快的節日氣氛。活動現場,村民們還擺起長龍流水席,大家圍坐在一起,品美食,賞精彩紛呈的表演。
甘肅省高臺縣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南部邊緣,是全國防沙治沙重點縣之一。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經其中,全縣有接近3萬公頃的黑河濕地、20多座大小水庫和超過18萬畝的森林。當地利用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水上運動休閑項目,把龍舟賽的比賽場地放在了大湖灣水庫。每年的端午節之后,水庫還會開閘放水,澆灌周圍1800畝的小麥、玉米和瓜菜地。
今年,高臺縣還把端午節慶賽龍舟活動內容做了擴充,增加了包粽子比賽、非遺項目展演、書畫攝影展等內容,希望群眾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端午小長假來臨之際,一輛載著300余名旅客的5630次列車從遵義站緩緩駛出,前往重慶西站。與之前搭乘的“慢火車”不同的是,旅客乘坐該趟列車,不僅可欣賞沿途各地的風景,還能在列車上逛“集市”、看節目、包粽子,在旅途中體驗別樣的端午民俗。
在“集市車廂”里,沿線村民將自家種的粽葉、艾草、菖蒲、糯米、蔬菜等農產品整齊擺放,供乘車旅客選擇購買。逛完“集市”,在“民俗體驗”車廂,旅客還可欣賞民族特色舞蹈、古箏彈奏、吉他彈唱等節目,親手制作粽子及艾草香包,體驗傳統文化民俗。
據介紹,從即日起至端午小長假結束,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鐵路公安處、桐梓縣文化旅游局將聯合在遵義往返重慶西的5630\5629次列車上打造“端午集市”“民俗體驗”車廂,供旅客在節日期間打卡游玩,感受傳統民俗。
端午來臨,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三溪村獨有的龍舟夜渡迎端午活動如約而至。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隨著鼓聲響起,數十條龍舟陸續出現在古村的小溪中,清澈的水面上船槳翻飛、龍舟飛馳,夾岸觀眾人頭攢動,加油吶喊不絕于耳,一派熱鬧景象。夜賽龍舟習俗在三溪村已經沿襲600多年,每年端午節前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會相聚一起夜競龍舟,借此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來源:新華社、央視網
編輯:白云
責編:王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