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11家公司年底最后一周闖關IPO 究竟能通過幾家?

2017-12-27 21:45:42 來源:重慶商報

2017年的最后一周,將有11家公司的首發申請上會,面臨新一屆發審委的檢驗。新一屆發審委自10月17日上任以來,審核通過率僅為59.49%。值得關注的是,此前100%過會率的可轉債也被打破“金身”。目前除公司配股過會率為100%外,定增重組被否案例也明顯增多。

2017年9月30日,證監會發布公告,決定聘任63人為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委員,之后新一屆的發審委委員于2017年10月17日首次“升堂開審”。

而伴隨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新股首發通過率驟然下降。統計顯示,10月17日~12月24日期間,首發申請上會公司合計達到79家,其中,通過發審委審核拿到IPO通行證的公司有47家,未通過及暫緩表決32家,過會率59.49%。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如此嚴苛的新股過會率的壓力下,在2017年的最后一周(12月25日~12月31日)仍將有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七一二通信廣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淳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領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捷昌線性驅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達膜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將上會接受發審委的審核,與10月23日至10月29日、10月30日至11月05日這兩周的數量相同。假設按照大發審委履新之后的通過率計算,那么能夠通過審核的家數或許不會超過7家。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屆發審委嚴厲的審核態度不僅針對新股,同時,可轉債、并購重組審核也都在趨嚴。

數據顯示,2016年6家公司申請,100%通過;2017年10月前27家公司申請,依然100%通過。新一屆發審委任職以來,可轉債上會34家,億緯鋰能、蒙草生態、海翔藥業的可轉債發行申請未獲通過,中原證券的可轉債發行申請則被暫緩表決,打破了此前可轉債100%的過會率。

同時,對上市公司定增重組的審核明顯趨嚴,10月17日以來已有東方市場、天晟新材、東方金鈺、中能電氣等4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重組事項被證監會否決,而今年前三個季度,證監會否定的定增重組事項也不過8家。

需要指出的是,新一屆發審委任職以來,有46家券商因保薦項目接受了125次嚴格審核。主承銷次數前10的機構,均完成5次及以上保薦項目,其中招商證券保薦的6個項目全部過會;華泰聯合證券5個項目全部過會(其中一項為聯席保薦);國泰君安同樣5個項目全部過會(其中三項為聯席保薦)。中信建投保薦項目過會最多,上會8個項目,通過7個(其中一項為聯席保薦);中德證券最尷尬,保薦的4家公司IPO全部被否,僅通過1家公司的配股項目。

原標題:11家公司年底最后一周闖關IPO 究竟能通過幾家?

關鍵詞: 公司

上一篇:擬IPO企業分道走 配套制度有待跟進

下一篇:雙環發債中簽率多高?雙環發債中一手能賺多少?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