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在中國的大學圈子里,存在一種公開的秘密,叫做就業率造假

2017-10-25 20:48:19 來源:留學說

找公司批量簽就業協議、鼓勵學生去勞動力市場隨意簽就業協議、從網上購買假協議書交差、把學生檔案集體存入人才服務中心……為了提高就業率,各種院校花樣百出。

應屆生叫苦不迭:莫名其妙“被就業”

為了拿到畢業證,我們只好被迫作假,班上還有很多同學沒有找到工作,但如果不按學校老師的要求在就業協議書上蓋章,學校就會在我們畢業后將沒有轉走的檔案和戶口丟掉。”湖南某高校學生崔楓無奈地說。

該校要求應屆畢業生在5月底前將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交回學校,且必須蓋有學生工作單位的章,證明已經就業。崔楓班上很多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都找一些小公司或不知名的單位,將就業協議書蓋上章。有些人是靠關系托熟人蓋的章,實在沒關系的同學,為了蓋章只有到當地人才交流中心交費,讓其幫助保管檔案和戶口。

眼下正是秋招季,但比找不到工作更慘的,是來年畢業時,糊里糊涂“被就業”。如果在網上隨意搜索“就業率”,就會有很多關于就業率造假的新聞。

一邊是高校高居不下的就業率,一邊是大學生哀聲怨道的就業前景,中國教育到底是在哪里出了問題?

美國就業率持續走低

反觀美國,高校畢業率一路走低,就算是在學生拖欠貸款率愈發嚴重的當下,高校也從未考慮提高學校畢業率來解決這種危機。

國外高校認為學生來校讀書,是希望獲得學業進步,而非混一張文憑,所以,就算學校愿意降低要求,放水讓學生畢業,學生也不會同意。

堅持教育培養標準,成為美國高校的寬進嚴出的一種刻度,并且美國的學貸體系也明確指出,教育回報率是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指標。

簡單理解來說,美國學貸體系,讓教育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投資。

美國高校對于在校生的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嚴謹的考核態度,美國高校對待教育培養標準的堅守和延續。

中國教育,已經從多元教育走向了極端的功利教育的邊沿,改革任重道遠,卻又迫在眉睫。

國家開始重視就業率造假問題

在高考人數連年下滑的當下,留學人群的增多和棄考從業人員的增多引人關注,盡管這兩部分人群處于社會金錢財富的兩級,但共同點在于,都對中國的高校教育失去了信心,對這種高額投資下的教育培養看不到希望。

伴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嚴進寬出的高校政策似乎在悄悄然演變為寬進寬出。中國教育的危機,在此改變中愈發明顯。大學生從知識的象征,到了“不學無術”的一種嘲諷;畢業成為失業的一種標記,何談光環?

造假的就業率其實并無實際價值,在高校就業排行中,清華也才第十而已。教育部近日發布關于做好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進一步規范就業工作管理,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協議。

政策是出來了,實際實施如何,還是拭目以待吧,最后小編預祝小伙伴們能在這個秋招季收到滿意的offer!

原標題:中國教育危機背后的思考:國內高校99%就業率100%造假已成公開秘密

關鍵詞: 就業率 中國 圈子

上一篇:香港教育局長兒子跳樓自盡,又一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了,可惜

下一篇:心理學大師們是怎樣看待愛情的?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