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攻主(珞思影視研究組)
因為劇情卡在緊要處,4月14日,劇粉將“恰似故人歸 斷更”“今夜不加更者 誅”“恰似故人歸粉絲有三愿”等詞條拱上熱搜。
就好像,他們之前沒有痛罵這部劇被強行分成上下部一樣。
劇粉的熱鬧之外,還有一群不明真相的路人,他們在微博、抖音頻頻看到《恰似故人歸》的刷屏,但又百思不得其解——這部劇怎么也是熱巴和任嘉倫主演的?上個月同樣由這對兒主演的那部劇,又是什么?!
那部“類似劇集”,其實就是《恰似故人歸》的上部《與君初相識》:兩個名字、看上去完全兩“部”劇其實是同一個故事《鮫人記》的上下兩部分。
如此讓人迷惑的場景,還不是《鮫人記》獨有的。
4月6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2022年2月全國重點網絡影視拍攝備案公示情況。有細心網友發現,由吳磊、趙露思主演的古裝劇《星漢燦爛》就被分成了上部《星漢燦爛》(30集)和下部《月升滄海》(26集),合計備案56集。
捕娛記(ID:ibuyuji)發現,偏偏這部劇的百度百科還沒有“反應”過來。《星漢燦爛》的百度里沒有《月升滄海》的條目,其集數部分還赫然寫著:66集。
無獨有偶,體量40集,由楊紫、成毅主演的《沉香重華》在去年10月公布的網劇備案中首度出現。但其實,這部劇還有上部《沉香如屑》。
以上兩“部”劇是《沉香如屑》原著故事的上、下部,而在備案時這上下兩部均已拍攝完畢。而細看兩部作品的百度百科,演員一致、拍攝團隊一致、開機和殺青時間也一模一樣。
此外,有不少業內大V透露,目前正在橫店拍攝,由楊紫搭檔張晚意主演的古裝劇《長相思》,據傳也會被分成兩部命名。
把一個故事拆分開的做法,在近幾年國產劇的制作范式里已經不算新聞。
2019年年底大爆的《慶余年》洋洋灑灑用了46集體量,卻只講完了“第一季”的故事,因為足夠火,它甚至成了不少觀眾心口的朱砂痣:三年過去,《慶余年》第二季只要一放消息必然登上熱搜,粉絲更每每涌入主演張若昀、編劇王倦的微博下“催更”。
但直到2022年的現在,《慶余年2》還是只有海報沒有劇本。想拍?張若昀說,他也在等。
沒能等來《慶余年2》,張若昀又拍了《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徐鳳年的故事在38集戛然而止,但因為這部劇其實不算真的出圈,對其第二季有執念的觀眾便少了很多。
仔細對比,《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星漢燦爛》《沉香如屑》等案例的“拆分”又顯然與《慶余年》們不同:它們在籌備、選角和拍攝階段就是廚師在烹飪“一只整雞”,只是到了備案階段才一刀把“雞”分成了左右兩半,而在播出時,又在一個盤子里把這只雞端出來(《與君初相識》4月2日完結,《恰似故人歸》4日開播接檔)……
這過程是不是太麻煩了點?聯想起2020年正式落地的“限集令”,無數人又可以了然。
2019年,東方衛視總監、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在“電視劇制播年會”放言“注水已成中國電視劇品質最大殺手”,當年7月,廣電總局局長聶辰席在講話中提到“針對注水劇、宮斗劇、翻拍劇、演員高片酬等問題,深入挖掘瓶頸癥結,始終保持高壓”。9月,“總局擬規定劇集不能超過40集”的詞條數次登陸熱搜。
2020年2月,網傳的“限集令”終于變成現實:廣電總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為打擊劇集“注水”現象,“電視劇拍攝制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
文中還有一條這么說:“如確需超過40集,制作機構需提交書面說明,詳細闡釋劇集超過40集的必要性并承諾無‘注水’情況。”
如果說2018年拍攝的《慶余年》第一季只是一次偶然,那拍攝于2020年年中的《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就很有可能是制作方想要繞過“40集紅線”的一次刻意嘗試。
畢竟,對于原始IP動輒數百萬字的體量,要如何在40集里把故事講完講透,那就是一個難點。拋開刻意注水撈錢的劇不提,擁有好口碑的古裝劇似乎就沒有不長的。
如今已經被網友笑稱“盤出了包漿”的《甄嬛傳》有76集,豆瓣高分神作《瑯琊榜》50集。
再細數近些年爆紅且被網友公認為故事講得還不錯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陳情令》,也分別有58集、63集、78集、50集……
“分季”拍的確可能是一個方法,但一季季分開拍攝的難點和限制經過實證已經非常明了——熱度如何維持?陣容能不能湊齊原班人馬?編劇的創作能不能無縫適應拍攝需求?
不說《慶余年》,在很多觀眾那,《楚喬傳》就是一個邁不去的檻。
因此,同時拍攝分開備案的方式應運而生。更有業內人士直言,除了以上客觀需要,電視劇按集售賣的規則沒有改變、成本回收的壓力導致“集數拍太少肯定無法回本”,多種原因綜合下,以后這種被強行拆分的劇集,只會越來越普遍。
從觀眾角度看,一部劇集表面上拆不拆分其實影響不大,只要播出時故事正常續上就好,稍微忍一下兩個劇名帶來的割裂感,卻能享受一次看完全片的爽快,總比癡癡等著編劇再去寫、影視公司再去薅人來拍強。
但從行業發展來看,有了“拆分通關”,“限集令”最初想要起到的對劇集創作指導、規范的作用還存在嗎?又或者,政策本身是否過于一刀切?這些問題的答案,唯有交給時間。
責編|攻主 排版|廠長 圖編|七號
石庫門的笑聲| 吾家吾國
牛氣滿滿的哥哥| 拿來吧!小芒
舍我其誰| 功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