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人“死去”,會對人類產生什么影響?可能不止丟掉殘骸那么簡單。《楊之后》就始于這樣的設想,一個名字叫做“楊”的機器人宕機,卻將一個家庭推向瓦解邊緣,影片由韓裔導演郭共達執導,他上一部作品《在哥倫布》曾收獲不錯口碑。
本文有劇透。
1
這是個看起來很幸福的三口之家,父親Jake是白人,母親Kyra是黑人,他們領養的女兒Mika是中國人。Jake經營一家思維守舊的茶葉店,很難滿足現代顧客的需求,雖然沒有交代Kyra在做什么,但她的工作顯然比Jake繁忙,經常滿臉疲憊。
Jake和Kyra領養Mika時,特地從一家為被收養的中國孩子設計“哥哥姐姐”的公司買下了機器人楊,他并不是全新的,但加入家庭多年,從來沒出現故障。楊教他們普通話,并提供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幫助Mika與中國文化連接。
事實上,年幼的女兒與楊相處的時間比父母還多,她對楊的依戀很容易理解,因為楊被設計成溫柔的大哥哥,他的善良溫順滿足了所有家庭成員的需求,所以楊不僅是“家庭保姆”,他還是陪伴者和保護者,當他系統崩潰,家庭也隨之崩潰。
Jake先找了修理店,后又來到博物館,他想在楊身體降解前找到解決辦法,可每個地方都以不同的觀念對待一個機器人,博物館館長告訴Jake,其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試圖解密像楊這樣的人工智能,多數人類都低估了人工智能的潛能,也低估了他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片頭這一幕以不同視角被多次重現,楊正在為三口之家拍攝全家福,也被邀請加入,他表情模糊,卻也有微微觸動,讓人難以猜測其程序運作起伏,他會不會真的感受到了人類情感?沒人能證明,但是Mika肯定把楊當成真實的人類和親人,并在他身上投放了愛。
在維修楊這件事情上,Jake與妻子產生分歧,Kyra認為這是無法承擔的高昂費用,而且在彌合家庭關系這一塊,楊已經做得足夠多,反倒Jake的堅持像在逃避責任,如果楊“死去”,意味他必須承擔起父親和丈夫的責任,但此前他從未付出過足夠關心和愛。
不過就像楊不僅是一個可以開關的機器,Jake也不完全是家庭中的反派,他要通過探索楊的記憶了解自己與家庭是如何脫節的,同時,楊的生活碎片也將啟發他,愛不該讓人逃避。
2
后來,楊能否被修好已經變得無關緊要,其記憶庫的豐富程度讓Jake沉醉,影片的視覺呈現很到位,楊的記憶被具象成一片森林和浩瀚的星空,Jake只需要用手指劃一劃就能讀取一切。
他看到楊與Mika相處,楊的確在教Mika中國的知識,但觸及了深刻的生命教育,他講解的是對待自然和人類的態度,因為有楊,Mika得以成長健全,她情感豐富,但目前的危機是楊沒有替補,她失去了依靠。
在Jake記憶中,楊曾詢問他是如何進入茶葉銷售行業的,Jake告訴楊自己并不喜歡茶的味道,而是體驗整個過程帶來的微妙感受,楊為此感到遺憾,雖然他知道所有與茶相關的歷史,卻無法以Jake的方式來觸碰茶的真諦。
讓人回味的還有楊與女主人的談話,出于客觀的視角,她始終把楊當作不同人類的人工智能,可在楊表達不介意“化為虛無”后,她還是有些錯愕。如果非人類面對屬于人類的恐懼,這場面的確震撼,此時楊仿佛不再是低于人類的存在。
Jake逐漸意識到楊是家庭的粘合劑,也發現楊記憶里被隱藏的內容,這使得影片變得更深邃,關于對悲傷的沉思,人類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脆弱的記憶網更難維持。
除了楊和家人的交流被存檔,他與陌生女孩的相遇也被發現,盡管楊是人工智能,但奇妙的化學反應確實發生,楊獲得了愛情嗎?他能理解愛情嗎?他的系統能否生成愛情?
事實上,女孩經常潛入他們的房子尋找楊,但沒人發現,后來Jake和女孩一起談論楊,把他當成真實的人懷念。
3
在Aska Matsumiya和坂本龍一的背景樂中,《楊之后》的情節就像一場夢,楊的記憶圖像交織在一起,像一個不屬于任何人的世界,而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楊之后》擁有獨特的氣味和質感,讓人想起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不過更加柔和輕盈。
本片在故事背景和人物細節塑造上有缺失,不過幸虧在美學上得到彌補,《楊之后》有濃烈的未來主義感,構圖優雅現代,就像打開矯飾的社交網站,汽車里有柔軟的小苔蘚和蕨類植物,營造一種非常有機的感覺,即使有經濟問題的家庭也可以住得起雅致的日式房子。
科林·法瑞爾最近曝光度很高,他既能在《新蝙蝠俠》中展示換臉般的演技,也能在《楊之后》為Jake融合悲傷、沮喪和不確定的情緒,他希望楊能“復活”,不僅是為女兒,也為自己。
楊雖是人工智能,卻并沒被設定去遵循任何編程,他身上有一種無罪的豁免感,不像是努力模仿人性或暗藏陰謀的機器人,更像與存在主對抗的真實的人,楊始終與人類站在一邊,也是人類理解世界的催化劑。
楊可以被當作一個隱喻,即人們可以對并不真正理解的東西產生情感依賴,看起來在使用楊,其實是楊支撐了所有人生活,通過了解楊和Mika的關系,也加強了Jake與Mika的聯系,所以楊的故障帶走了生活中不可被替代的部分。
科幻之外,影片最關注的仍是家庭情感的微妙變化,他們逐漸發現“楊的死亡”令人心碎,好像真有一位親人離開,《楊之后》表達了通常很難在電影中溝通的想法,即每人都有一個巨大的隱藏世界,每一次死亡都是巨大的損失,哪怕死去的并不是人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 薦 閱 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