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如今的國產劇尷尬到什么程度?
連主角自己都看不下去。
翻一眼劇本,當場痛斥:
劇情不合理!純屬胡編亂造!
人設離譜!純屬戀愛腦!
其他演員,忍不住找補:
這不是小甜劇嘛!戀愛戲!現在觀眾就愛看這個!
連主角本人都不理解:
這么個劇本,我還能看入戲,把自己看傻了?
古偶,如今已經成了爛劇代名詞。
開播之前宣傳得越響,開播之后撲街得越爛。
整個口碑的走向,猶如九天仙女,下凡臉著地。
雖然劇情的創造力為零,但國產劇擺爛的姿勢,那真是花樣翻新。
所以,當老妹兒打開這部劇時,簡單地以為,這是一部俗套古偶時。
錯了!
至少在前六集中,《影帝的公主》為你花樣呈現了——
國產劇爛掉的N種理由。
理由一:表面正劇,內里古偶。
一開場,逼格已經飆升到天花板。
娛樂圈有部鴻篇巨制《一代首輔》,即將開拍,大制作,大手筆,大格局。
知名影帝穆廷州(徐正溪 飾),下凡參演。
就看影帝這又是圖書館借古書,又是言談舉止都文言文的“入戲”。
肯定是《大明王朝》《大明宮詞》級別,豆瓣九分都嫌低。
偏偏,原定女主角懷孕了?劇組預備換人了?
影帝不怒反笑。
原來,人家心里早就覺得,原定的女演員,根本不配這個戲。
好嘛,天下爛劇千千萬,咱這是還沒開拍就擺爛。
理由二,主演全靠吹,編劇沒地位,資本真注水。
男主角在貴圈的實力,由海外資本大力提咖:
連意大利人都知道的“貴國影帝”。
可能也就是順手拿了個威尼斯金獅獎吧。
再結合出道十年,大銀幕上,沒和女孩拍過吻戲。
女演員不可以,那肯定是男演員。
對標對象,直接復刻梁朝偉,演個《春光乍泄》。
在選角會議上,男主角穆廷州指點江山,堪比《演員請就位》的李成儒。
這個,不行,摳圖演員。
那個,不行,年齡太大。
最后選中了……從來沒拍過戲,只當過模特的女主角明薇(周潔瓊 飾)。
影帝,真的不是PASS了大BABY和章X怡,選了劉X存?
他這一出,整得制片方心里直打鼓。
復讀:咱們這是大制作、大手筆、大咖位。
挑個新人來擔感情戲、女主角,對得起“歷史的溫度”嗎?
理由三:八卦頻發,演技奇差,劇組內外全是瓜。
要是現實真有這部劇。
老妹兒覺得,《一代首輔》一個劇組就能養活全網營銷號。
#如何評價新人明薇演技#
開機第一天,整一個上午,一場戲都沒拍完。
導演氣到要罷工,男主角力挺不換人。
#公主駙馬超甜營業#
女主角因為第一次拍戲演技太差,演駙馬的配角過來安慰她。
男主角的經紀人勸男主:第一次跟影帝演戲,新人壓力大很正常。
于是又有了晚上的大戲。
#影帝約會新人##疑似夜光劇本#
兩人在房門口聊演技,影帝答應幫女主角提升演技。
至于影帝看上了女主角什么,問就是影帝有慧眼,女主有天賦。
經紀人的發言,更是直接可以當做娛樂圈公關范本。
后續的劇情,更是天天都能上熱搜,指數直接飚到“爆”。
#首輔劇組女主角疑似陪酒#
#首輔劇組女主幕后金主#
#首輔劇組疑似再換角#
#首輔劇組男女主外出看電影#
#首輔劇組男女主車內接吻#
但其實呢,怎么看這部《一代首輔》,都像是個大型古偶。
倆人捉完蝴蝶逛燈會,她為他雪夜闖宮,他為她長跪不起。
最后再來個BE美學,營銷個“沉浸式演戲”,出不了戲。
四集殺青,五集配音。
就在老妹兒以為,看到第六集,男女主以及觀眾,都是“再也別見”時。
《影帝的公主》來了個——
180度!原地!調頭!
影帝穆廷州出了車禍,醒來后直接把自己代進了《一代首輔》的穆太傅。
爹媽不認,經紀人不認,全世界就只認識一個人:飾演公主的女主角。
見面,直接一個行大禮。
能見著面就拜,見不著面就隔著網線拜。
女主的評價只有四個字:
病得不輕。
自打影帝得病那天起,他就實打實地把女主當成了公主伺候。
公主住的地方太???
這怎么可以!
不能把公主直接送進故宮,只能安排個豪宅。
公主自己動手洗衣做飯?
這怎么能行!
保姆八個,仆人四十個,群演不齊,“公主”勉強住住。
公主居然給人家當伴娘?還和男人拉拉扯扯?
拋頭露面,傷風敗俗!
當場把“公主”包成個龍蝦,打包帶走。
不僅不能接受女主角當演員的身份,還不愿意看到她和其他男演員演對手戲。
經紀人沒辦法,直接把他倆《一代首輔》里的劇照拿出來。
這一下可了不得,直接男主要自殺了!
說真的,十二集看下來,老妹兒確實有被笑到。
作為一部投資不大,咖位平平,和戲中戲《一代首輔》差別相當大的土甜劇。
真正想看娛樂圈現狀的觀眾,估計看到片名就已經卻步。
從片名開始:
一半是針砭現實全退散,一半是我是土狗我愛看。
“太傅”遇上現實世界的公主,社死場面夠齊全。
劇里大寧朝,和劇外的21世紀,堪稱一個格格不入。
但影帝偶爾也會動動腦子。
在“公主”的親爹面前,演了一回21世紀的正常人。
成功拿下了“親爹”的心。
但,腦洞和智商的聯袂出演,目前來看,也就到此為止了。
目前的后續,無非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哭著、鬧著、逼著,強行撮合的“撒糖”手法。
火速往“霸道影帝小嬌妻”路線發展。
其實,“異世界來客”的腦洞設定,在當下的國產劇里,已經不算少。
往前推,有TVB的《九五至尊》。
雍正穿越到香港,成為現代打工人。
加薪、升職,甚至要面臨“鳳凰男”的考驗。
是追求真愛,還是乘龍快婿?
曾經的帝王心術,剔除了階層的封建糟粕,落實為“讀史可明智”。
往后看,也有去年大火的《我的巴比倫戀人》。
同樣是尬到爆炸的社死愛情。
但誕生于瑪麗蘇幻想的王子,反而為“愛”的幻想正了名。
腦洞、土甜、花絮出圈,都是讓人上頭的看點。
但追國劇的都知道。
前期怕無聊,后期怕爛尾。
這也直接把《影帝的公主》推向了口碑分裂的邊緣。
不愛看的觀眾“一集棄”,“詐騙劇”。
愛看的觀眾一邊追,一邊忐忑著,隨時準備棄劇。
畢竟,帝王、王子,師出有名。
一個是唾棄曾經的封建皇權,一個是打破對女性的羞辱與枷鎖。
而無論是劇里的“太傅”,還是劇外的“影帝”。
都師出……名不正,言不順。
劇里的封建大寧朝,從來沒有過。
COSPLAY式的談戀愛,同一座橋,同一條街。
國產劇更是每年量產一百部,完美結局最常見。
希望《影帝的公主》格局打開,不要只停留在內娛甜劇的秀恩愛上。
最后不得不問一句,影帝。
別的不合理,都不要緊。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既然都能用得起古董磨墨寫毛筆字。
建議早日在花絮里,把沒拍的繳稅戲份補上吧。
上一篇:拍攝揭秘 | 探索電影的超驗風格--《算牌人》的拍攝制作全解析
下一篇:劇集營銷前,先簽天價“賣身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