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世佳和檀健次主演的懸疑劇《獵罪圖鑒》,被網上有很多人給大家按頭安利。該劇講述了因一起塵封舊案而結怨的模擬畫像師沈翊和刑警隊長杜城,在機緣巧合下被迫搭檔,兩人聯手偵破多起離奇疑案,共同追蹤謎底真相的故事。
微博上有些娛樂博主描述對這部劇的觀劇體驗,描述言語之夸張,稱贊CP之上頭,一眼望去全部都是在催更的,不由得讓一部分還沒有追這部劇的網友感覺,如果錯過了這部劇,就像錯過一個億一樣。
于是,這真的成功的使得一些網友開始追這部劇。但不少觀眾追劇了之后表示:“詐騙!虛假宣傳!”哪里有他們說的那么好看,懷疑這部劇的出品方把錢全部用作營銷,根本沒有安利的那么夸張。
對于這件事情,網友其實可以理解,每部劇都需要進行適當的營銷,而在營銷過程中,說法修辭夸張化,才能吸引人進去觀看。只是,最后取得的結果,那便見仁見智。有些人就認可了這部劇,有些人卻覺得安利和自己的預期不符。
認真說起來,這部劇也并非是百分百的虛假宣傳。它在很多地方確實做的不錯,算是有不少功勞。
有功的第一處,是作為一個探案劇,它的每個案件都能夠緊跟時事,案件犯罪類型都很新穎。 舉例一個讓大家覺得十分有趣的案件,AI詐騙換臉。
關于AI換臉這件事,網友看過最多的,估計就是把《射雕英雄傳》中,朱茵的臉換成了楊冪。沒想到,這件事情居然還能運用到犯罪!老年人要防手機詐騙,保險詐騙,現在居然連AI詐騙都要防,怪不得現在國家大力推廣反詐APP下載,這真的是防不勝防呀。觀眾就看到,這一對不知情的老父母望著兒子無助地在向自己求救。怎么看都是自己的親兒子在視頻上向父母哀嚎哭泣,哪個父母還能保持理智呢?這AI換臉的犯罪手段實在太高超了。編劇又能想到詐騙案件,又能聯系當下最新的科技,這個案件的構思確實漂亮。
第二個功,是在這部劇中塑造的一些女性角色。
家暴這一議題,如今不僅是社會上的熱門話題,更是成為了各大影視劇中能夠被借用來的好素材。可是能講得好的,講到大家心里的,卻為數不多。
這部劇講到的內容是家暴男先結婚了一個妻子,女人反抗不成,只好逃跑,家暴男又再找了一個女朋友,仍然實施家暴,前后兩任聯手反殺了這個渣男。劇里并沒有去著重刻畫女性角色在個人事業上取得了多么出色的成就,轉而去刻畫了兩個女性之間的互幫互助。當柔柔弱弱的女性無法舉起來任何武器時,我們會成為自己的盔甲來保護彼此。
第三個,則是說主角們認真拼事業。
檀健次飾演的畫像師,金世佳飾演的刑警,這都是編制內的公務員呀!正所謂智者不入愛河,建設美麗祖國。他們就是當代好青年。
但是,既然讓大家跳出來說詐騙宣傳,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個,當然就是大家比較看重的劇情方面。
懸疑劇最好的效果,當然就是讓大家猜不到后面要發生什么,反轉之后再反轉。但這部劇總是讓大家比較容易猜到套路,男主角的畫像,總是成為了全劇破案唯一的希望,常年追劇的觀眾一眼就能看到接下來要發生什么。
第二個過,是劇組確實有一點過分營銷雙男主CP。
這部劇沒有明顯的感情線,大家就是看著擦邊球搞曖昧。“腐眼看人基”。這種事情揣在自己的心里慢慢咂摸,慢慢品就可以。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家悟了那個感覺就好。但是劇組偏偏要把這樣搞曖昧的東西,搬到明面上來去宣傳,把那一層窗戶紙捅破就沒有那個意境了。而且,有些觀眾不喜歡看所謂的雙男主cp,使得他們很反感,好好的一部劇就要靠CP才能營銷嗎?
第三個,就真的是劇組整個的功底問題。
細節處很多都要扣分,立意想上一個臺階,卻總是差一口氣。刑警進入案發現場,沒有穿鞋套。每次案件都是以一個極尖銳的社會話題切入,卻不知道該怎么收尾。小小的bug和上不去的立意,不是錯,只能說是不足。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能夠看出來有在認真制作的一部劇,但可能礙于編劇功底不夠,或是制作成本有限,有些地方還是不能達標, 但是感興趣此類題材的觀眾選擇追劇,也不算是浪費時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