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的“偶像”與優質的大叔
文 | 徐上
編 | 園長
《人世間》上周剛收官,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劇,吸引了很多90、00后,劇中的每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其中的配角蔡曉光作為一個一直以來守護男主姐姐的暖男形象,更是被觀眾稱為“人間理想”。
蔡曉光的扮演者王陽,因為此前《叛逆者》反派陳默群一角,已經受到廣泛關注,電視劇發布會上的一張動圖,直接火出圈,成為“拽而不膩”的典范。
芒果季風劇場懸疑劇《江照黎明》中姐夫扮演者袁文康、《開端》中的張警官扮演者劉奕君、《今生有你》中男主的鐘漢良......都被觀眾視為“叔圈”的優質代表。
此前,微博上一條#建議男明星按照這個標準卷#的熱搜中,不少人盤點了一些30、40+以上的優質男明星,他們在演藝圈中,不止業務能力沒話說,也很注意維持形象,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見“油膩”兩個字。
演員王陽,圖源王陽個人微博賬號
曾幾何時,人們對于30+女演員的容貌過度苛刻,一旦身材發福和皺紋明顯,就會被網暴不止,大眾追求的“白幼瘦”審美及由此對應的“傻白甜”女主形象曾風靡一時。對比之下,大眾對于男演員的要求則放寬很多,影視劇中不乏身材發福的男演員。
伴隨著網絡上“娛樂圈對男演員太寬容”的呼聲越來越大,如今,更多的中年男演員不僅十年如一日地磨練演技,同時注意自身形象管理,從一些影視劇中的配角中脫穎而出,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
小鮮肉+大IP時代的褪去
在#建議男明星按照這個標準卷#的熱搜下面,有一個點贊數很高的評論“叔圈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這句話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主要源于近五年來不斷涌現的優質中年男演員。
早在三四年前,還是小鮮肉+大IP的盛產時代。2014開始,隨著歸國四子陸續回國發展,粉絲經濟逐愈發興盛。擁有高顏值的外表和超高人氣的“小鮮肉”成為各大平臺的寵兒,流量和資本簇擁而來。
同一時間,“IP”大熱,一部《古劍奇譚》將IP影視化推向高潮。“大IP+小鮮肉”被不少人看作當時的流量密碼。一些真正有實力的男演員被不斷忽略。例如《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秦惠文王贏駟者的扮演者富大龍和《隱秘的角落》中被大眾熟知的張頌文等實力演員,都曾對媒體坦言在自己一段時間內無戲可接。
演員張頌文,圖源《隱秘的角落》官方微博
直到2017年,影視領域迎來了轉變。一部《白夜追兇》,讓潘粵明成為當時被多少觀眾喜歡的“魅力大叔”,潘粵明也憑借這部劇成功翻紅,之后拍攝的劇集肉眼可見地多起來。
一部《人民的名義》讓達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火出圈。據相關數據,該劇首播收視率達到1.523%,最高收視率為6.695%,創下近10年來電視劇的最高收視成績;在網絡端,該劇累計播放量近400億次。一時間,達康書記的表情包成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隨著“流量明星”的塌房,觀眾的選擇愈發理性。當市場上優質劇集的影響逐漸加強,優秀的演員口碑也隨之慢慢發酵。
塌房的“偶像”與優質的大叔
2020年,被不少人稱為“偶像塌房”的元年。2021年,這個趨勢只增不減。流量明星一些嚴重越界的行為被觀眾深深唾棄。
“大IP+流量明星”的制作公式,變成一個無解的答案。
而與之相反的是,小成本、主旋律電視劇贏得高口碑,劇中的一眾配角成為觀眾討論的焦點。《山海情》《覺醒年代》《叛逆者》等實力派演員云集的劇集,以及《御賜小仵作》《我在他鄉挺好的》等小成本劇集迎來口碑和熱度的雙豐收。
尤其是之前被稱為過氣的中年男演員,憑借自己出眾的業務能力和多面的表現力,再次回歸大眾視野。比如《覺醒年代》中的李大釗扮演者張桐,《流金歲月》中楊柯的扮演者王驍等等。
演員王驍,圖源《流金歲月》官方微博
觀眾之所以喜歡這些演員,不僅僅是因為其業務能力上抗打,還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十幾年,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種真正的自律與敬業精神。
2021年港劇的回歸也是一大看點。《伙計辦大事》《逆天奇案》《刑偵日記》的港劇的播出,引發不少90后的回憶潮。這些劇集的質量雖然大不如從前,但是其中的主角們卻依舊是焦點人物,觀眾對于這些40+以上的男演員的自律頗為驚嘆。
《逆天奇案》中的扮演者陳展鵬45歲,在劇中不僅有很多干凈利落的動作戲,還成為彈幕中觀眾心中的“不老男神”,還有《披荊斬棘的哥哥》中重新回歸大眾視野的趙文卓與終于被看到的張晉,也在節目中貢獻了不少高光時刻。
一直以來,相對于中年女演員,大眾對于男演員的包容度較高。只要演技不拉胯,不觸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其他一切都好說。
一時間,市場中對于審美的錯位與性別意識上的不平等,使得熒屏中出現了不少看起來很違和的畫面。當陳建斌和李一桐談起甜甜的戀愛時,觀眾直呼“辣眼睛”;當40歲身材和面容依舊姣好的閆妮和身材發福的黃磊同框時,觀眾紛紛評論“心理落差太大”。
相比之下,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年男演員對于自身的危機感,遠遠沒有女演員那么強烈。
逐漸趨近的審美平衡
很長一段時間,觀眾可以包容滿臉褶子、身材發福的中年男演員,卻只能被動接受被濾鏡磨平、瓜子臉和螞蟻腰的女演員。
女性主義影評人勞拉·穆爾維在1975年發表的《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中,曾提出“男性凝視”理論。她認為,銀幕中的女明星常處于被觀看的欲望客體地位,而相反,“一個男明星的魅力特征顯然不是凝視色欲客體的特征,而是那些更為完全、更為有力的理想自我的特征。”
實際上,身為演員,不論性別,在熒幕中保持一個良好的形象,是對觀眾的尊重,也是對這份職業的尊重。出道40年左右的劉德華,每一次出現在大眾視線中,都保持著良好的狀態。從內而外,堅守著自己的職業本分與道德底線。王陽在接受骨朵星番專訪時曾提到,他要讓大家看到“這個男演員保持了他現階段應該有的一個最好的狀態”。
從影視市場的角度來看,更多優質的中年男演員被看見,也是影視行業從虛假的流量數據回歸優質內容本身的體現。當觀眾受夠了“塌房流量明星”的作假,會更加珍惜優質演員的真實與自然。這樣的真實不僅呈現在影視表演中,也是演員生活中對于自身真實狀態的展示。
另外,當大女主戲和甜寵劇開啟霸屏之路以后,觀眾審美疲勞,逐漸厭倦這些嚴重脫離實際的作品。當影視題材趨于單一,以《人世間》《大江大河》《山海情》等現實主義題材為代表的優質劇集異軍突起,重新帶來大批男性觀眾的追隨與回流。
隨著劇中優質男演員關注度的提升,他們身上的品牌價值也被市場挖掘出來。據刺猬公社觀察,此前《如懿傳》飾演凌云徹一角走紅的經超,憑借前段時間播出的《流光之城》中男二“斯文敗類”的氣質,又圈了不少粉絲。在經超的社交賬號中,可以發現其身上的品牌代言和時尚資源越來越多,不僅成為汽車、奶粉、護膚品等品牌的代言人,還被邀約參與紐約時裝周、拍攝時尚芭莎的封面等。
演員經超,圖源經超個人微博賬號
同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人們在關注這些男演員時,對于外表的關注有時甚至會超過演員本身。“叔圈文化”開始盛行,每天在超話打卡,成為一些粉絲的日常。
如今,這些優質中年男演員的火熱,可以說明一件事:機會只屬于有準備的人。在自己熱愛的行業默默深耕,不辜負每一次機會,早晚有一天會被看見。而對于市場來說,同樣印證著一個道理:沒有人能紅一輩子,當“流量時代”的光環不再,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究竟什么才能長久?
參考文章:
陳曉云,李卉.欲望的工業:類型與性別視域下的電影明星[J].電影新作
上一篇:案例|上海廣播兩會報道有“聲”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