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誰說《禁閉島》是懸疑片,根本就是一部現實片

2022-03-06 17:15:19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與馬丁·斯科塞斯合作了五次。

《紐約黑幫》、《飛行家》、《無間道風云》、《禁閉島》、《華爾街之狼》,其中評分最高的當屬《禁閉島》。

《禁閉島》的故事屬于將時間線打亂又重組。

然后在敘事的過程中布下許多細節,等到真相大白時,觀眾回味前段時恍然大悟,也就是所謂的插敘與倒敘。

導演一開始并不給出真相,而是讓觀眾附著在泰迪身上,跟著泰迪一起解密,然后隨著劇情的推進,一步步發現破綻,直至水落石出。

換句話說,泰迪代表的就是觀眾。

觀眾以第一人稱走進了禁閉島這間密室,并不像其他電影一樣,觀眾只是旁觀者,看熱鬧就行。

而在《禁閉島》中,觀眾成了當局者,經歷了錯誤引導,自證其罪,最終認清事實,同時也變得迷茫了,因為當局者迷。

因此影片最后給出的開放式結局,無論觀眾怎么猜想都是對的,畢竟看過這部電影的每一個人都是親歷者,說自己的故事又怎么會錯呢?

《禁閉島》的故事是這樣的。

萊迪斯是二戰老兵,退伍后在聯邦調查局工作,但他嗜酒如命且有暴力傾向。

他的妻子德洛麗絲患有嚴重的躁郁癥,先前曾一把火點了自家的屋子,萊迪斯帶著她和三個孩子搬到了湖邊小屋。

可是到了這里,悲劇依舊沒有終止。

萊迪斯出警歸來,發現妻子親手溺死了自己的三個孩子,悲痛欲絕之下,萊迪斯開槍打死了德洛麗絲。

這一系列打擊之后,萊迪斯對過去無法釋懷,變得徹底神經了,所以他被關在禁閉島兩年,接受治療。

本來他已經有過一次好轉,但是好景不長,再次復發了。

禁閉島上層決定對萊迪斯實施切除前腦葉白質手術,防止他對醫院內的所有人造成二次傷害。

但是考利醫生和萊迪斯的主治醫生希恩決定再試一次,讓萊迪斯清醒過來,于是配合他的幻想進行了一次劇本殺式的沉浸式治療。

在萊迪斯的幻想中,他叫泰迪,與妻子恩愛有加,沒有孩子。

他和搭檔查克奉命來島上調查一個殺人機構,此外,泰迪還有一個私人目的,那就是尋找讓自己妻子葬身火海的兇手萊迪斯。

隨著調查的深入,泰迪越來越覺得這個島不對勁,失蹤的第67號犯人瑞秋被他在懸崖上的一個山洞里發現,并告訴他想要揭開秘密就得去燈塔上。

泰迪不知所措,來到這個島上的所見所聞都令他感到迷茫,他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但是為了找到最后的真相,他冒險沖進燈塔內,卻發現這里只有一個守衛,頂樓上考利醫生早就在等自己。

考利告訴他所有事情的原因,這里并沒有什么人體實驗室,他的搭檔查克就是他的主治醫生希恩。

那個神秘的67號病人,也不是什么瑞秋,殺人兇手萊迪斯就是泰迪自己。

是他在受到極大的精神創傷,在自我保護的潛意識中虛構了這一切,考利醫生他們做的這一切就是讓泰迪認清事實,看到自己做的事其實都是不切實際幻想。

因為如果萊迪斯還是處在幻想中,便要被迫接受切除前腦葉白質手術,成為一具行尸走肉。

這樣的事實于泰迪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

一個晚上的深思熟慮之后,泰迪坐在醫院門口的臺階上,他已經想好了如何面對這一切。

所以他才會問希恩“to live as a monster or to die as a good man(像禽獸般混沌地活著或是清醒地死去)?”

這么一個問題,泰迪在外人口中得不到答案,他們沒有感同身受。

所以泰迪自己為自己做了一次決定,他像告別似的與考利醫生和希恩醫生點頭微笑,走向那個可以讓他忘記一切的手術。

由此來看,《禁閉島》不像一部懸疑片,更似一部現實片。

是當一個瘋子,無所謂世俗,隨意的拿猴皮筋打別人家玻璃。

還是做一個正常人,隔三差五的被瑣事煩惱,懲罰不了打自家玻璃的那個人,這兩種行為到底哪一種更適合自己?

于現實而言,這就是選擇躺平還是選擇努力的思考。

躺平,任憑東南西北風,我自穩坐釣魚臺,努力,流血流汗又流淚,但是依舊趕不上走后門、托關系的那些人。

努力致不了富,躺平也致不了富,所以人就開始變得迷茫了。

與《禁閉島》片尾泰迪(萊迪斯)給我們的觀感一樣,他究竟好沒好又有什么意義呢。

是瘋魔而生,還是坦蕩而亡,最終的結局是相同的,都是為了逃避,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泰迪的心魔在于不肯面對自己的過去。

可是總有人認為他這樣是瘋了,迫使他接受不堪的自己與生活。

當泰迪看清現實后,選擇忘記這一切,重新做一個空白的人,所以他走向了另一個全新的人生。

而那個全新的人生會讓他成為機器,行為舉止跟著指令來,但這樣沒有痛苦,也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束縛。

我們又何曾不是想當泰迪卻是萊迪斯的萊迪斯。

曾想元氣滿滿地干翻整個世界,卻被996壓得喘不過氣,根本沒精力思考干翻世界的事兒。

當我們經歷過社會的毒打,明白了福報并沒有在路燈身上有成效,反而富了一個個資本后,開始摸魚劃水。

但是高昂的生活成本讓你不得已再次回到崗位上,繼續機械式的兩點一線,成為《摩登時代》里的查理·卓別林。

這就是《禁閉島》,將作為觀眾的我們圈在一個圍城里。

遵守城里的規則,你就是正常人,若是違背便被摘除前腦葉白質,讓你成為另一種正常人。

你可以向往城外的生活,也可以去城外見見世面,你以為你眼界開闊了,其實城外是更大的圍城,因為你不是制定規則的那個人。

就像內卷一樣,你堅持八小時工作制,并為之發聲。

但有人可以加班到十二點,企業內部還鼓勵這種加班文化,給予一定的嘉獎。

然后有一批人被這種文化熏陶,也跟著卷起來,且一個比一個卷的厲害,讓你看起來格格不入。

那么你和那些人到底誰錯了?其實你們誰也沒有錯。

是因為你們不管怎么做都是在聽從規則的安排,而不是自主決定,加班也好,按時下班也罷,只是換了個方式為規則服務。

然而你們從來沒有考慮過是不是規則出了問題。

而這才是《禁閉島》所要道出的核心,是泰迪瘋沒瘋嗎?不,是泰迪帶著我們打破了第三面墻,看到規則有沒有問題。

可是看到了規則是否正確又有什么用,現實中充滿了太多的無能為力,正如泰迪一樣,他有第三種選擇嗎?

他只能接受過去或成為傻子,他曾經給自己創造了第三種選擇,但是這種選擇被規則硬生生的取締了,所以《禁閉島》是一部沒有選擇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關鍵詞:

上一篇:PUA女王詐騙實錄,撕開美國上流圈的愚昧嘴臉

下一篇:《新蝙蝠俠》北美開畫將達1.2億美元 成疫情期間開畫亞軍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