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新聞聯播》入駐微信視頻號,廣電新聞節目加速“上新”“拉新”

2022-03-02 12:20:0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水柚

2月11日晚7點,央視《新聞聯播》片頭曲首次在微信視頻號響起。繼“豎屏看春晚”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再次拓展傳播渠道,打通了《新聞聯播》與視頻號的聯動。新端口直播的第二周,《新聞聯播》視頻號用戶觀看人數便超過100萬。

除了大小屏同步直播,《新聞聯播》還分別在小屏端口二次編發短視頻、圖文內容進行發布,一小時內各平臺傳播量便突破萬次。小屏端實時互動帶來的參與感,讓用戶通過分享,即可邀請更多人加入,形成數據遞增。

此前,央視《新聞聯播》先后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展開合作,注冊了官方節目賬號,并同步推出節目衍生短視頻欄目“主播說聯播”,以圖文、視頻形式不定時推送新聞內容。

“44歲,魔羯座”式的自我介紹,以及新穎、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打破了用戶對央視《新聞聯播》的單一印象,賬號粉絲量隨之攀升。截至目前,官方抖音號粉絲量3324.7萬,快手號粉絲量4264.4萬。

新冠疫情出現初期,央視《新聞聯播》于2020年1月31日至2月6日,在快手平臺進行了連續7天的節目同步直播,為用戶提供權威、準確的疫情防控信息,收獲了日均2000萬+的觀看量。

2022年2月11日,央視《新聞聯播》再次解鎖新場景,開啟了在微信視頻號的直播首秀,并自此與抖音、快手同步,每晚七點準點、不間斷的繼續陪伴新老用戶。不同于短視頻平臺的直播嘗試,微信作為普及度較高的社交賬號,省去了“下載”步驟,同時平臺兼具的互動、分享等功能,實現了更多范圍的觸達。

《新聞聯播》在微信視頻號直播。

從時事熱點到疫情防控、奧運賽事,央視《新聞聯播》等新聞節目在新媒體平臺對內容不斷進行多維延伸。經過幾年探索,《新聞聯播》官方賬號在全網訂閱量破億,#主播說聯播#話題全網閱讀量也迅速超過了百億次。

在媒體融合提速、提效、提質的當下,以《新聞聯播》為代表的廣電新聞節目不斷延展新媒體傳播渠道,積極入駐新媒體平臺,以更多樣化的形式深入受眾群體,成為平臺“大V”。為群眾提供及時、深入、有效的信息傳播同時,還對權威新聞傳遞、主流價值引導起到了助推作用。

安徽廣播電視臺《第一時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新聞夜航》、江蘇廣播電視臺《零距離》等節目也在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并圍繞區域性與服務性不斷深耕。

《第一時間》于年初發布的“關注安徽低溫雨雪天氣”合集,收獲近800萬次播放;持續跟進“合肥一公司規定員工遲到一次扣一千”事件合集播放量達到6億次。《新聞夜航》發布的哈爾濱市民以冰創作“冰”墩墩視頻,獲得50萬點贊。《零距離》的“勞力士手表‘生日’之謎”合集播放量超過800萬。

拓展內容傳播基礎上,也有新聞類節目在功能上發力。上海廣播電視臺推出的新聞播報類節目《新聞坊》在拓展內容的同時,還圍繞“市民大爆料”“尋人尋物”“民生一網通”“市民議事廳”等欄目,打造出了“新聞坊+”全媒體民生服務平臺,實現了集電視、新媒體、線下服務為一體的新型“傳媒圈”。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廣東新聞聯播》《青海新聞聯播》等地方臺新聞節目也先后進駐了視頻號,加入互動直播行列。

除了以“入駐平臺”延展傳播鏈,還有一批新聞類節目開拓新路徑,走出了內容衍生的“新花樣”。

浙江廣播電視臺老牌民生節目《1818黃金眼》與B站達成合作,推出新節目《bilibili@黃金眼》。上線兩年來,持續獲得關注,有35萬訂閱量,評分達9.8。將新聞內容與互聯網思維結合,讓“黃金眼”節目品牌得到了二次傳播,在用戶拉新的同時實現用戶回流。

《1818黃金眼》與其衍生節目《bilibili@黃金眼》。

在廣電視聽不斷創新進階的當下,新聞類節目正打通大小屏,形成內容、傳播、互動、服務的新閉環,增加視聽活力的同時,也漸趨形成一個新型傳媒生態圈。

&&2022年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評選啟動

丨通知

&&不負農時春光,春耕系列報道吹暖熒屏

丨關注

&&《開端》是如何誕生的?| 研討會側記

丨劇集

&&熒屏之上,書卷多情有余溫

丨節目

關鍵詞: 新聞聯播

上一篇:提到鹿特丹,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下一篇:2022年1月動畫片備案:36部立項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