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當“機智的消防生活”拍成綜藝

2022-02-28 05:02:17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在某種意義上,影視劇建構了我們對很多職業的初印象??赐辍睹钍秩市摹废氘斸t生,追了《沖上云霄》想開飛機,甚至不乏有覺得能效法《陀槍師姐》當警察的女孩。而當硬糖君連追幾季《緊急呼救》,想到消防員就都是年輕力壯、從天而降的大帥哥,真個心潮起伏、蠢蠢欲動。

但現實往往并不宏大,全是平凡瑣碎,而在瑣碎中卻更見其偉大。比如當你的戒指卡在手指取不下來,想到的往往是打119;小朋友調皮被欄桿卡住,撥打的求助電話是119;大到建筑著火小到垃圾被燃,必然還是119。這也是硬糖君看完紀錄片《119請回答》后發現的,人家消防員苦練救火本領之余還練就了精準切割、逃逸寵物尋回,乃至民事糾紛調解等技能。

要突破大眾對消防員職業認知的藩籬,就必須找到一條全新的媒介通路。無論是紀錄片還是影視劇集,再多的消防員形象建構也比不上真實的體驗與真實的視角呈現。近期,騰訊視頻推出的全景沉浸式消防體驗真人秀《一往無前的藍》可以說是打開了另一番景象。

張翰、魏大勛、張彬彬、秦霄賢、張顏齊、INTO1張嘉元6位消防新生在節目中,扛著水槍穿越火圈,明知是心理障礙依舊不能克服,看到張彬彬從6樓氣喘吁吁跑下忙不迭穿上消防服,才懂“警鈴就是生命”的意義。還有最新一起消防新生和帶訓班長的機智互動,無形中也拉近了消防員和普羅大眾的心理距離,讓他們成為平實可親的“鄰家英雄”。

《一往無前的藍》在打破影視濾鏡的同時,無疑讓觀眾透過體驗更了解消防員——將他們放置于生活化的視角中,方顯滄海橫流的英雄本色。

機智的消防生活,有你有我

面對一個看似無法達成的目標,你會怎么做?《一往無前的藍》第2期,便給消防新生們設定了這種困境。從警鈴響起到穿上消防服,戴上空呼登上消防車出發,總時間不能超過60秒。

第一次著裝登車訓練,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是殘酷的。在上一期福州消防救援支隊練好的兩分鐘內穿好消防服技能,到了廈門興港消防救援站明顯不夠用。以前是原地穿消防服,現在光是跑到目的地就要耗去十幾秒。

為了考核達標,6位消防新生嘗試了各種解決策略。因為穿消防服時間的壓縮空間不大,大家就轉向了路上的“行軍時間”。首先兵分兩路,張彬彬、張翰、張嘉元在滑梯口等待,準備一聽到命令就往下滑;秦霄賢、魏大勛、張顏齊站在樓梯口,警鈴一響即出發。

不過,帶訓班長王宸宇還是希望大家在標準條件下考核,以豐富經驗發現了滑梯口和樓道口的消防新生。著裝登車考核的接連失敗,反而讓消防新生們越挫越勇。六人一起蹲守樓梯口的盛況,讓張翰想到了大學宿舍生活,班長王宸宇則調侃:“不知道還以為你們六人流落街頭?!?/p>

一出“機智的消防生活”看得觀眾忍俊不禁,也在不斷挑戰的氛圍中引出了消防員工作的責任之重。被班長識破計劃,嘴里還在為面子找補,消防新生一臉倔強的樣子正是年輕人初入職場的常態。張顏齊被發現藏衣服后說要和作戰服“培養感情”,魏大勛和秦霄賢躲在墻角則聲稱“感受風景”。

正因為消防新生太看重考核,所以才在訓練中有了得失心。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面對考核無動于衷的消防新生又怎能讓大家相信他們能扛起赴湯蹈火的責任?最后一次登車訓練,百煉成鋼的消防新生們終于達標。班長王宸宇也點出了考核要義,不是捉弄而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無論身處何處聽到警鈴都要穿好著裝。

警鈴響起之前,張彬彬在6樓葡萄園,秦霄賢在圖書館看《歷史的由來》,張翰在健身房,魏大勛在訓練塔,張嘉元在盥洗室,張顏齊在休閑吧。警鈴一響,他們從各處奔赴迅速完成救援準備,正是消防員使命必達的真實寫照。

從“困境設定”到“問題解決”再到“意義書寫”,《一往無前的藍》第2期宛如一集情節緊湊的職場劇。而消防新生們也像劇中的職場菜鳥一樣,通過不懈努力完成飛躍。秦霄賢感到大家都融入的時候,自己不應成為特殊者。張彬彬則感慨:“這不僅是我們六個人,而是和站子里的20多個消防員融為一體?!?/p>

雙重視角下的復合體驗

消防新生融入消防生活,而觀眾通過看他們的成功與挫折來代入自身體驗。橫向比較紀錄片常見的內聚焦與外聚焦敘事,《一往無前的藍》無疑取得了兩種視角的平衡貫通。

一方面,消防新生張翰、魏大勛、張彬彬、秦霄賢、張顏齊、張嘉元是第一視角,最真實貼切。剛到興港消防救援站,張顏齊感到消防員們特別可愛特別萌有一種反差。目睹警鈴響起后消防員“神速”出發,張彬彬則看到在他們身上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感。

遇到新鮮事物會好奇探索,考核失敗內心自省想做到更好,集體生活充滿歡聲笑語。林林總總的直觀感受,由消防新生們為觀眾解鎖。觀眾雖非親身體驗,但各種情緒體驗堪稱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觀眾通過《一往無前的藍》觀察消防新生是第二視角,既有直觀反饋也有對消防新生反饋之反饋。雙重視角下的復合體驗,是《一往無前的藍》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派看點。

面對60S的考核指標,觀眾和消防新生一樣在想怎么破解,這就完成了真人秀角色與觀眾的“任務共情”。而張彬彬被安排到6樓的邊域,距離消防服的距離最遠,他感慨“攝影老師都沒跟上我的時候”,觀眾與悲催的他完成了“命運共情”。

真實體驗,即時反饋,大眾視角的沉浸式代入,《一往無前的藍》正是以全景沉浸式消防體驗,拉近了大眾與消防員的心理距離,在赴湯蹈火的真實出警中完成精神共鳴和價值傳遞。正如帶訓班長王宸宇所說:“對你來說是耽誤了一秒,對消防員一秒鐘可以挽救一條生命。”

第四次著裝登車訓練,張嘉元遺落了手套。班長王宸宇問他在火場需要搬東西用什么搬,他回答“用命搬”。期待出一場真正火警的張嘉元,從來訓練刻苦,相信用命搬并非虛言。不過,消防訓練的真正目的除了鍛煉救人的本領,更要習得自救的能力。

沒有一條生命是為了犧牲而存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是消防工作的永恒主題。秦霄賢起初認為訓練沒必要想直接體驗救人,后來轉變想法:“能力不到的時候不要想說你能救誰,能把自己救了就挺好?!?/p>

空有一身勇武,當不了合格的消防員。不把自己安全考慮在內的魯莽,是對消防職業神圣性質的褻瀆。觀眾追《一往無前的藍》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不斷通過共情體驗糾正認知偏差的過程。在每一次分秒必爭的訓練中,平民(鄰家)英雄的形象日漸豐滿。

相比觀看消防員怎么做,《一往無前的藍》通過消防新生怎么做,啟迪觀眾代入自身怎么做。消防員不再是一種“他者職業”,而是自身的理想寄托和虛擬職業實踐。

洞察職業題材,打造鄰家英雄

從受歡迎的職業影視劇不難看出,觀眾更愛剝離了工作表象之外獨特的人格魅力,是手術臺上的醫者仁心,也可以是法庭里的正道之光,更可以是消防員的“警鈴就是生命,24小時隨時待命”。

兩期下來,《一往無前的藍》不僅積累了大量的消防生活體驗素材,也讓騰訊綜藝打造職業題材內容的方法論愈發清晰:

即以“體驗派”為核心優勢,深度挖掘職業題材中具有傳播效力的內容和細節。并以此為杠桿,用年輕人喜愛的呈現形式完成節目語境的對接,產生“我”即“消防新生”的體驗感。拉近大眾與消防群體的聯系,看到鄰家英雄最可愛的一面。

首先,《一往無前的藍》在內容設置上打破了職業真人秀的既定框架。讓張翰、魏大勛、張彬彬、秦霄賢、張顏齊、張嘉元以“消防新生”的身份參與訓練,不斷刷新身份和認知的挑戰,有著清晰的人物成長線。

張彬彬凡事慢半拍,但是知恥后勇:“別人學兩遍我學四遍,就得把這個掌握了?!鼻叵鲑t放棄急躁心態,認識到日常訓練的重要性。張嘉元雖是優等生,但從不設限勇于挑戰。

除了個體心態的轉變和成長,團隊協作精神也是《一往無前的藍》值得一提的看點。新生主教官張天水看到張翰和隊友們互相幫助穿好消防服,想起了自己剛來消防隊的樣子。張嘉元不忘在自己完成訓練后陪秦霄賢接受蛙跳懲罰,鼓勵對方挑戰自我。

其次,相較于過往的職業體驗真人秀,《一往無前的藍》長足的進步在于不是對職業的獵奇消費或淺嘗輒止,而是深入到職業鮮少觸及的精神世界,以人性的拷問完成職業形象的再建構。

第二期“使命的聲音”讓觀眾明白,爭分奪秒只為了贏得多一絲的救援可能。第一期,秦霄賢曾問新生主教官張天水,遇到只能救一個的兩難情況會不會很難受。張天水坦言:“會內疚,一方面盡力了,一方面又感覺還不夠?!边@種力有不逮,是讓消防員們練就一身銅皮鐵骨的源動力。

《一往無前的藍》并不只有消防員帥氣滅火的高光時刻,也有力所不及的英雄有悔。消防新生在面對各類生死挑戰時流露的本能退縮,恰恰祛除了消防員的“神性”回歸了“人性”。正因為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有著愛與懼,在火場中的逆行才能顯現出真正的偉大。

我們離消防員的職業能力無限遠,我們與他們的價值共情無限近。騰訊綜藝通過《一往無前的藍》,既完成了消防員形象的祛魅,也為當下的職業體驗真人秀找到了最重要的觀眾共鳴點——

鄰家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克服恐懼扛起了責任的“我們”。

關鍵詞:

上一篇:豆瓣9.1,撕破保護傘,封殺也擋不住這瘋女人

下一篇:球花二代真仙女 | 賞色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