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我心中最好的愛情片,沒有之一

2022-02-15 10:22:09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光撰稿人 | 小熊軟糖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今天又是情人節?!

往年,時光君喜歡在這種時候,推一些“反類型“影片。

從《藍色情人節》到《消失的愛人》,由《婚姻生活》到《婚姻故事》,部部“暖心”,誰看了不感嘆一句:

單身,也挺好。

今天時光君決定再反其道而行,帶大家重溫經典——

《愛在》三部曲

18年。

足夠一名新生兒長大成人的悠長時光,有人卻只將它用來拍攝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

他的名字叫作理查德·林克萊特,“愛在”系列導演,電影正是根據他的真實經歷改編。

左一

1989年,29歲的林克萊特在費城一家玩具店,邂逅了艾米。兩人一見如故,在城內四處閑逛聊天,直至第二天凌晨六點。

浪漫經歷促使林克萊特有了將這段故事拍成電影的打算,他把這個想法告訴艾米,與對方交換電話號碼,卻因那個年代通訊不便,很快失去聯系。

林克萊特幻想《愛在黎明破曉前》的上映能為彼此再續前緣,可艾米再未出現。

直到2010年,他才得知,原來艾米已于1994年5月9日,因一場摩托車車禍身故。比《愛在黎明破曉前》的拍攝還要更早些。

《愛在午夜降臨前》片尾字幕中出現艾米

現實是如此悲傷無常,好在林克萊特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另一對男女的故事彌補了心中遺憾。

他們是杰西和席琳,邂逅于一列開往法國的火車上。

黎明破曉

隔壁座的德國夫婦爭吵不止,只想埋頭看書的法國女孩席琳(朱莉·德爾佩 飾)無奈換到別處坐下,正巧遇到同樣在看書的美國男孩杰西(伊桑·霍克 飾)。

兩人極為投契,很快攀談起來,毫無保留向對方分享自己過去經歷、父母,甚至轉念間的異想天開,直到列車抵達維也納。

不舍分別的杰西向席琳提出在陌生城市共度一日的請求,而席琳沒有多做猶豫,便與他一同下車。

很顯然,他們一見鐘情。

不過接下來的故事,也沒有更多跌宕起伏。

他們下了車,漫步于維也納街頭,依舊談天說地,在喋喋不休對話中繼續敞開自我,了解對方。

相信不少人也是在看過這部電影后才發覺,原來戀愛,真是“談”出來的。

但也正是這樣不夠抓馬的劇情,為我們貢獻出許多難忘而經典的名場面。

如,唱片店內的怦然心動。

狹小逼仄的試聽間中,席琳與杰西帶著潛藏不住的笑意,一次次忍不住望向對方。又因羞于對視,緊張無措地不斷將眼神閃躲。

醇厚樂聲與曖昧氣息融匯交織。分明沒有任何親密接觸,卻叫銀幕前所有人嗅到情意萌動的甘甜氣息。

又如,餐館內他們面對面假作打電話的一幕。

以和朋友閑聊的方式,傾吐自己對這段短暫而奇異的同游的欣喜,訴說對彼此的愛意。

堪稱互撩界的泰山北斗。

一日時間,雖短也長。

足夠他們邊造訪墓地邊探討死亡,乘摩天輪親吻彼此,坐在露天咖啡館聆聽吉卜賽人有關未來的預言,躺在星光照耀的草坪上不斷靠近,更靠近。

只是做過所有這些事后,他們依舊要分別。

兩人約定,6個月后維也納再見。不想激情在遙遠的聯絡中漸淡,他們決意不交換聯系方式,相信對彼此的愛足夠引領雙方重逢。

影片便是在這樣充滿美好與希望的結局中結束。

作為舉世知名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幾乎是那個年代對愛情最浪漫的詮釋。

它讓人們發現,愛情不必與出身和金錢有關,而可以只源于一對陌生人在列車上的偶然邂逅,交談便可引起靈魂共振。

然而,杰西與席琳最后的約定,又使故事蒙上層虛幻的童話色彩。因為我們知道,現實中,大部分艷遇最終都走向分道揚鑣。

日落黃昏

這時,就不得不提及系列第二部作品,《愛在日落黃昏時》。

影片于2004年上映,距前作已有九年,而銀幕上的杰西和席琳,也已分別九年。

是的,在初遇的六個月后,他們真的沒能再度見面。

當杰西遵守約定重返維也納,席琳卻因奶奶的葬禮無法趕回。無法再聯絡到彼此的他們,在遺憾中分別邁進新生活。

杰西已然結婚生子,席琳也從研究生變成一名環保組織成員,并有了位記者男友。

但,在巴黎,他們又一次相遇了。

這次并非是緣分使然,而是靠杰西的不懈努力。

他將與席琳共度的難忘一日寫成小說,成為暢銷書作家,得到游歷歐洲簽售的機會,最后一站,選在席琳可能會在的巴黎。

于是,當他與一眾記者侃侃而談,不經意回頭間,發現席琳就站在門外默默望向他。

頗有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與恍惚。

他們又一次在咖啡館談天。席琳告知杰西,自己在紐約讀了三年大學,杰西驚訝,因為他就住在紐約。

多奇妙。

他們原來有機會再見面,卻又錯過,以至蹉跎九年。

漫長時光,兩人都不再是當初模樣。她比以前更瘦,他的眉間生出皺紋,可當他們行走在巴黎街頭侃侃而談,愛火竟時隔九年重燃,要杰西冒著誤機風險,也想與席琳再多走一段。

只是,談話內容不再和以往般無拘無束。

起初,兩人都竭力不去觸碰內心傷疤。她分享現在的工作生活,他顧左右而言他,避免多提及家庭。

接著,他們都開始按耐不住。

杰西說他在婚禮前幾個月不停想到席琳,甚至在十三大道與百老匯的路口看到與席琳相似的女生收起雨傘,走進咖啡館。而席琳告訴他,我就住在十一大道和百老匯的路口。

他們竟然真的擦肩而過。

于是,席琳再不能維持住偽裝。她坦誠,她選擇異地戀是因為找不到心靈相通的男友,寧可一個人呆著。她大聲抱怨杰西的書攪亂她的心,要她意識到真正問題在于,維也納那一夜后,再沒人能夠打動她,使她感到同樣的激情。

她甚至開始質疑,愛情是否真實存在。

但杰西告訴席琳,心靈枯竭的不止她一人。

他的婚姻同樣乏味失敗,他的家中從無歡笑。當他和妻子躺在一起,夢中卻是席琳乘著火車一次次經過。他渴望做個好丈夫,為愛情負起責任,卻又清晰意識到,在席琳沒有出現的那天,他便徹底放棄了愛情。

他們在車上崩潰,流淚,繼而又為失去對方后同樣悲慘的生活釋然微笑。

黃昏將近,留給他們的時間,只夠杰西將席琳送回家,小坐片刻。

這是杰西第一次走進席琳的生活,看到她的貓、鄰居與過去照片。當他請求席琳彈奏她原創的歌曲,他發現,自己就是歌中主角。

歌詞節選

影片在此迎來開放式的結局。在席琳的家,杰西窩在沙發中,看著他一見鐘情的女孩隨著音樂搖曳身姿。席琳提醒他,你要錯過班機了。可杰西依舊出神望著她的身影,沒有絲毫離去意愿。

我們都知道,這一次,他們不會再分開了。

相比前作,《愛在日落黃昏時》才是更令時光君動容的一部。

它更現實,要人明白有情人也未必終成眷屬,大概率會在時光中走散。卻也更浪漫,即便你已在歲月磨損下換了模樣,仍有人愛你如初見。

原來世上真的有愛情敵得過時間。你以為的偶然心動,或許就是命中注定。

午夜降臨

然而,故事還未真正落幕。

又一個九年過去,《愛在午夜降臨前》如約而至。

此時的杰西與席琳已生活在一起,并有了雙胞胎女兒。他們需要面對的,是朝夕相處后的日常瑣碎,與爭執拌嘴。

前兩部極致浪漫的潮水退去后,生活開始展露它乏善可陳的灘涂。行走間,無可避免被沙下尖銳的貝類劃傷。

導火索是杰西想要搬回芝加哥陪伴兒子的念頭。席琳不愿放棄她的事業,進而將多年來囿于家庭的苦悶一股腦宣泄出來。

仿佛與第一部片頭爭執不已的老夫妻遙相呼應,他們在車內、在酒店大聲爭吵,昔日訴說愛意的伶牙俐齒如今成為刺向對方的武器。

愛情僅剩的一點體面,有如傍晚時在海邊共賞的那輪落日,逐漸消失在天邊。

更真實,更凡俗,更不堪。

可他們不愛彼此了嗎?

答案卻并非如此。

當杰西踏著夜色,攜帶“來自未來的信紙”在街頭找到席琳時,愛情的魔法在午夜重新降臨。一切矛盾與分歧,再度消失在相視一笑中。

所謂愛情,是在最初的激情退卻后,我仍愿意包容你所有不完美。在平淡生活中學會低頭和體諒,牽著手直到四十年以后。

因此,“愛在”系列是不同的。

它樂于向全體觀眾獻上最美好動人的愛情,也不畏怯將其后充斥柴米油鹽的中年危機的擺上臺面。重點是,在經歷所有后,對彼此的深厚情感仍可支撐親密關系。

這才是愛情更加美妙之處。

今年是2022年,距《愛在午夜降臨前》的2013年,又過去九年。

無數粉絲都在翹首以盼“愛在”系列新作,但遺憾的是,從女主演朱莉的ins內容來看,第四部恐怕不會存在。

然而,就像《愛在日落黃昏時》中,杰西與席琳共同眺望的巴黎圣母院并未在大火中消失,這三部跨度18年的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動也始終留存,常看常新。

你要的甜蜜、激情、惋惜、迷茫,都能在此找到。所有欲語還休的心事,都能于臺詞中尋獲共鳴。

無論再過多少個九年,它永遠是情人節首選,沒有之一。

關鍵詞:

上一篇:《不要忘記我愛你》曝公映海報,娜扎和劉以豪依偎合影

下一篇:王濛的野心不止體育界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