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失焦”的行業劇,該如何聚焦?

2021-12-04 06:17:3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來源|V age(V age)

優酷頭部大劇《女心理師》熱鬧開播,刷屏熱搜,甚至出現#女心理師評價女心理師#的熱搜話題,主演楊紫的表現還被稱贊了一番。不可否認,這部劇里一些情節和雞湯臺詞隱約透出一絲專業度,但是否能達到行業劇應有的硬核標準還有待觀望。比如愛情線對行業劇的稀釋,再次引發熱議。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前不久收官的《星辰大海》,盡管這部劇打著廣漂打工妹勇闖外貿行業的勵志旗號,但觀眾對劇中行業跨時代發展的關注度遠不及男女主令人揪心的“中年偶像劇”。

實際上,近年來國產行業劇的失焦早已屢見不鮮,觀眾對掛羊頭賣狗肉的怪象難免產生抵觸心理。吊詭的是,雖然行業劇炮灰比例逐年增大,但頑疾依舊存在。問題究竟出在哪?又該如何破局呢?

行業劇“正反”面面觀

縱觀近年來國產行業劇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趨勢:一是涉獵的行業領域愈發廣泛,從醫療、律政、警察等常規職業發散到快遞員、服裝設計師、金融投行、建筑師、房地產中介、飛行員、電競選手、特效化妝師、旅行體驗師、娛樂圈經紀人、基建工程師、特種兵、心理師等職業,甚至不乏對冷門職業的展現。

表面看,這理應是行業劇積極發展的信號,因為隨著影視劇的受眾群體年輕化,揭開多元的行業領域的神秘面紗,能滿足大眾的獵奇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題競爭的白熱化。

但遺憾的是,這些喊著要做不一樣煙火口號的行業劇,幾乎都不約而同陷入了以行業為背景、終極目標是談戀愛的怪圈。

號稱中國版《太陽的后裔》的《愛上特種兵》,硬生生把鐵血硬漢變成了偶像劇里的霸總。《你好,火焰藍》里消防員和醫生兩種職業的碰撞,也淪為老套的英雄救美故事。《老男孩》里擔任民航飛機機長的男主角,則變成了與孩子老師談戀愛的中年離婚男士。《創業時代》里的軟件工程師男主,沒有理工男的職場特質,而是淪為跟女主談情說愛的工具人。

除了內核的基因突變,行業劇發展至今,原地踏步甚至出現“倒退”的另一個表現,是主角身上缺乏現實中職場人的真實面貌。不管披著何種職業外套,呈現的熒屏形象大都是“畫皮不畫骨”的懸浮,有的更是違背了劇中人物所在行業的常識,以至于角色的行為邏輯漏洞百出、滿是槽點。

《完美關系》里的公關高手衛哲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搞定客戶,無視了公關行業是團隊協作解決危機的運作模式,而且還誤把公關人變成了私家偵探。《幕后之王》則把金牌節目制作人和菜鳥實習生簡單刻畫成職場上“大灰狼與小白兔”的扁平符號。

行業劇里的人物一旦邏輯立不住,圍繞其發展的劇情就會容易坍塌,遑論借助行業背景挖掘人性深度。這也讓行業劇在職場和人性層面的共情力大打折扣,讓劇作傳遞的價值觀變得單薄乏味。

有意思的是,一些行業劇把職場變成人物與主題的陪襯品,主次篇幅顛倒。比如《好好生活》把直播行業作為凸顯女性情誼的背景板,為貼合女性群像的熱門標簽而忽略了對這一新興行業在橫縱層面的挖掘。

另一些行業劇為了刷在感,則采取“內容不夠、營銷來湊”的策略,結果因為宣傳方向與觀眾期待的錯位,掉進口碑泥淖。比如《青春創世紀》未開播前因聚焦電商行業吸引年輕人關注,沒想到播出后依然回歸到男女主歡喜冤家的偶像劇本質,劇中的商戰情節變為戀愛的催化劑。

當然,國產行業劇并非一文不值,曾經的確出現過一些好作品。《心術》《離婚律師》《危機先生》《怪你過分美麗》《平凡的榮耀》《理想之城》都為產生于不同創作時代、聚焦不同行業的代表作。

它們要么升華了醫療行業“醫者仁心”的正向價值觀,要么以律師的理性與感性視角審視了婚姻關系,要么高度還原了公關行業人士和娛樂圈經紀人的工作狀態,要么真實折射出投行和建筑業的職場生存法則。

這些正面案例說明決定行業劇成敗最關鍵的,不在于選擇的行業領域是熱門冷門、不在于主角的職業標簽為何,而在于到底有沒有扎根到特定行業中,以行業人的視角呈現社會議題、人類議題和傳遞普世價值,并搭建人性溫度的橋梁、實現與觀眾的共情。

如何破局,醫治亂象?

行業劇的創作宗旨,應是以某個行業為切口,通過身處其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和發生的各種故事構建的微縮景觀來與大眾同頻共振。所以,人、故事、價值觀的真實度十分重要。

在一定意義而言,做得好的行業劇有著類似紀錄片的功能,于是創作者們在藝術加工時對“度”的把控非常關鍵。輕了,隔靴搔癢;重了,過猶不及。

國產行業劇繁雜亂象滋生的背后暴露出創作瓶頸的根源:一方面在于創作者“頂層設計”的意識出現偏差,誤以為愛情元素對女性吸睛,誤以為專業度過高會產生觀劇門檻,但忽略了行業劇包含的普世價值是能打破行業壁壘的;

另一方面在于創作者的經驗匱乏,要么閉門造車,要么采風后放飛想象,以至于誤入行業劇專業度不夠和事業愛情“兩層皮”懸浮的歧途。歸根結底,是對影視作品中注入現實主義的認知度不夠全面深刻。

其實,行業劇的表達核心就是現實主義。而現實主義劇作在各類題材中都有出類拔萃者。換個角度而言,行業劇或許可套用那些成功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創作的底層邏輯,把研究重點放在如何刻畫好人物、如何講好故事、如何升華主題,然后把這些打包進某個行業的外殼里,讓其與特定行業產生緊密關聯,凸顯出行業職場屬性。這樣就能挽回行業劇中人、故事、價值觀的“失真”。

另一個發力的重點,是要保證專業性,解決方向在于以專業調研為前提下遵循行業的邏輯性。無論是身處其中的人物的言行舉止、還是故事發生的因果聯系,包括涉及到的制作層面的細節,都一定要在行業規則里運轉。這也是為何《壹號法庭》等經典香港行業劇里即便主角談戀愛,卻不會被詬病的原因——Ta們的工作、感情都很真實,都貼合所處的行業。

在行業劇里融入懸疑、輕喜等其他元素,也是打破同質化桎梏的一個破題點。除了能在劇作試聽語言方面給觀眾感官帶來新鮮感,還開拓出行業劇的細分賽道,或能滿足行業劇核心圈層之外的其他圈層受眾的審美需求,進而獲得增量市場。不過操作核心仍要緊扣“行業”二字,不可偏離主軌道。

此外,行業劇想走出差異化道路主要有兩條路徑:一為鎖定一些劇集市場目前空白的邊緣化行業,挖掘職業亮點滿足觀眾好奇;二為對同類題材行業劇做創新,比如針對醫療劇,可以從醫療體系、醫患關系、醫學知識等不同切面設置相應主題,避免影像表達的重復化,降低炮灰幾率。

根據文化語境適當調整行業劇的敘事方式,也能為行業劇注入活力。比如被嵌入不同時代背景的行業劇,可以以時代變遷中某個行業的發展軌跡為主軸,把小人物和故事作為“關鍵點”插入其中,映射特定時代的職場生態與人生百態,升華“小大正”的主題價值。比如年代創業劇《啟航:當風起時》就獲得了高口碑。

說到底,一部優秀的行業劇不僅人物、故事、價值觀要扎實,還要能從時代背景、社會階層、行業屬性來窺探人性、解決困境,打造職場生存教科書和人類進化生存指南。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刻意美化職場人光環、粉飾行業殘酷性和為營造戲劇沖突堆砌強情節,否則會誤導觀眾。有時用生活流的方式鋪陳行業劇,反倒更能突出人性溫度,與職場環境形成強烈反差,直抵觀眾的心。

其實,行業劇的創作并非想象那么難,只要找準方法論、有的放矢,多加磨練就能打造出佳作。

編輯|廠長

關鍵詞: 該如何 行業 失焦

上一篇:12月2日熱榜 |時代少年團線上演唱會延期引爭議,《古董局中局》上映

下一篇:這是一份令人驚喜的片單!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