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豆瓣9.7,這種等級的國產片,再也不會有了

2021-11-29 16:51:19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文章轉自:十點電影

(ID:sdmovie)

這兩天,令人《心動的offer 3》火熱開播,

嘉賓陣容一下就引起了十點君的注意。

周深,在烏克蘭學習一年牙科醫學后轉到了美聲專業。

毛不易,本科學了四年護理專業,在醫院實習期間,見過不少生老病死。

陶勇,朝陽醫院眼科主任,因被兇手襲擊再也不能拿起手術刀。

兩個棄醫從藝的歌手+惡性醫鬧刑事案件的受害者

如果再加一個AI投屏的魯迅先生,放眼望過去滿屏幕都寫著“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此情此景不禁讓十點君想到一部神作,豆瓣9.7的逆天高分才配得上這個偉大的職業。

每每看罷,都會對醫務工作者肅然起敬!今天我們就說說這部——

作為國內首檔實景醫療急救紀實類節目。

《急診室故事》采用了78個國際最先進的遠程遙控攝像頭,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為背景,每周7天24小時全面覆蓋,帶觀眾直接來到生死博弈的最前線。

搶救室每分每秒都被各種突發意外充斥,等待醫務工作者的永遠是未知與挑戰。

六院的骨科非常有名,斷肢修復更是全國一絕。

每年有不計其數的骨傷病人,在其他醫院得到要截肢的壞消息后,會想盡辦法轉到這里為保全身體做最后一搏。

11歲的男孩小顧和奶奶在江蘇發生車禍,奶奶在當地接受治療,但小顧右腳脫套傷嚴重(十點君奉勸各位不要自行百度脫套傷,后果自負),當地醫生只能截肢處理。

為了保住右腿,全家飛馳2個小時趕來上海。

即便在骨科超強的六院,每年被送過來但病患還是有一半難逃截肢命運。

小顧轉院時間較長,失血較多,送到時已接近休克,情況非常不樂觀。

專家會診后在等待合適的手術時機,

雖然外傷嚴重的小顧異常懂事的全程不哭不鬧,但心急如焚的父親顧健卻如坐針氈。

時間一分一秒到流逝,小顧因大量失血而口干舌燥,他眼巴巴地求護士給口水。

急診室里也沒有媽媽安慰他,

最后實在不忍心,護士只能用蘸濕的毛巾給他擦擦嘴唇。

但醫生必須等各項指標穩定后才能動刀手術。

這是對患者對負責,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小顧雖然已經冷得全身發抖,但仍舊堅強的不哭不鬧,不經意的話語無形中也是對父母的安慰。

顧健終于等來了兒子的手術,

這條腿能不能保住,最關鍵就是要看腿部血管的情況,

經過了三個小時的煎熬,等來了好消息。

從太倉飛馳而來的兩小時,成了整個家庭一生的幸運。

同樣幸運的還有河南女工滑鳳偉,她的手在工作中卷進絞肉機,被碎成了九截。

另所有醫務人員驚訝的是,滑鳳偉的情緒異常平靜。

因為斷面太多,且都是粉碎性骨折,三個會診的醫生都連連搖頭。

截肢看起來是最好的選擇,否則強接之后感染壞事更難辦。

但當滑鳳偉意識到這家全上海頂級的醫院也難回天乏術都時候,她奔潰了。

她連連下跪央求醫生再試一下。

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復雜病例,醫生們決定拼上畢生經驗,搏一搏。

經過整整17個小時,手術終于結束了。

手術完成后,滑鳳偉用顫抖的聲音說。

病人能給的,醫生需要的,就是這一句“謝謝”。

經過兩個月的術后恢復,滑鳳偉最后保住了手腕和兩根手指。

這對她的一生都是莫大的幸運。

在醫院急診室,每一例病患都是一場悲劇,每一個決定都關乎后半生的命運。

短短十集我們見證了太多的生死離別。

一片糟糕和緊急中,能聽到“沒事了”“保住了”“過來了”就是屏幕前你我最大的安慰。

78個鏡頭之下,除了每日上演的驚心動魄外,也為我們記錄了片刻的輕松和歡樂。

65歲的丁醫生每天守著小小的石膏室,沒有病例時靜坐的他就宛如一尊石膏。

一旦來了需要正骨的病人,丁醫生立馬活如一尾游龍。

有著40年的從醫經驗,獨有的“丁式蛙跳正骨大法”堪稱整個急診室的奇觀。

而印象最深刻的環節,就是他為患者解釋兩種石膏的區別。

便宜的能報銷,但是不能移動。

貴的190元,能移動,但醫保不能報。

一遍一遍,反反復復,不厭其煩。

歡樂之余,我們也能一窺醫者為了避免不必要糾紛的無奈。

只要聊到說到國內的醫學紀錄片,醫患間劍拔弩張的關系總是沒法避免的一環。

病患郭建榮心梗送醫,病人怕疼選擇了無痛手術,這種手術也相當成熟,而且難度不高,本來一切云淡風輕歲月靜好。

就在把患者從病床往手術臺上搬的間隙。

患者突然心衰,呼吸不應。

所有醫生一撲而上進行急救,馬上進行點擊除顫,

點擊后,患者心跳恢復正常,醫生快馬加鞭推進手術進程。

沒想到惡性心率失常接二連三,醫生只得不斷進行電擊除顫。

患者被電得連連慘叫,門外家屬聽到后開始拼命敲門。

病人在鬼門關來回徘徊,門外的家屬還在添亂。

最后,終于把支架安了進去,把患者救了回來。

可這些家屬一概不管,進門后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痛是正常的,因為是為了救命!如果再晚幾秒整個人就沒了。

而這種只動口的家屬已經算文明的選手了。

隔三差五全武行,(想插隊被拒絕后)打護士、(沒有處方硬要拿藥被拒絕后)揍醫生,那都是家常便飯。

醫生與患者之間,一個要保命,一個要救命,這種關系天然就該往一個方向努力。

之所以會產生矛盾,是因為看到親人痛苦的時候,家屬判斷力和耐心都會大大降低,超負荷的醫院里,醫生又無法照顧每個人的情緒。

當矛盾產生時請將心比心,想想親人康復后的笑臉,把最后的希望和信任,交付給專業的人。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透過的是急診室,看到的卻是人生,他們的故事也正是我們所經歷著的生活。

面對生命,永遠充滿敬意,永遠熱淚盈眶。

生命難免疼痛,由衷的說一句,有你們真好。

點“在看”,留下一個喜歡

關鍵詞: 豆瓣 再也不會 等級

上一篇:神啊!又來一部詐騙劇?

下一篇:劉亞仁是神還是邪魔?驚悚爽劇來反宗教了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