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小刀
我有面,你有故事么?
《哈哈哈哈哈》第二季開篇,鄧超、陳赫們在西安的夜晚靜候有緣人。
與傳統面藝師傅學會了手撕面、漿水魚魚,五哈團分組經營起三家小面館,用一碗熱氣蒸騰的在地味道,換來外賣小哥傾家蕩產后努力打拼還錢的勵志,遠走他鄉的藝校女孩與母親通電話時的眼淚,拾荒老人“憑自己本事干活,不丟人”的坦蕩。
“你們是在錄節目嗎?”頭一次面對鏡頭,正在建筑公司實習的小李多少有些局促。
“體驗生活吧。”彭彭撩起衣袖,把一碗鹵料豐厚的漿水魚魚擺在年輕人面前。
與先導片山寨式游覽祖國的戲謔不同,《哈哈哈哈哈》搞笑中突如其來的溫情令人破防。這次四處打工與人在囧途,不再是五哈旅行團的主題,尋常煙火中窺見普通人的生活,也許才是這趟體驗之旅的要義。
五哈團互懟,還是那味兒!
第一季五哈播出后,“公路式戶外真人秀”的概念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這一季鄧超、鹿晗、陳赫三位元老依然成團,新晉加入的彭昱暢和郭京飛負責制造各種“意外”。
當鄧超等人知道彭昱暢加盟時,第一反應是:綁架。剛結束完錄制的彭彭做夢也沒想到,五哈團變身007,幫他收拾好行李,連人帶物一起薅走。
瘦了的彭彭顏值蹭蹭往上走,飯量倒是如《向往的生活》里一般胃口大開。第一期五哈團要跟著三家面館的師傅學做面,彭彭先是自己在店里吃到位,廚藝比拼時也沒停嘴,一邊化身行走彈幕機、揶揄鄧超的biangbiang面厚成粘糕,一邊把面往嘴里懟。
打臉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剛接到任務的時候,陳赫放言“我們倆一定大有所成”,彭彭更是覺得“回去可以開家面館”,沒想到他倆組成的漿水魚魚組干的是技術活:
用電鉆和面然后在水中篩出面魚,要么力度掌握失誤,要么抖手節奏不對,不同的動作,同樣的生無可戀,碩大的噪音甚至招來隔壁鄧超組的“投訴”。
參加過兩季《極限挑戰》的郭京飛,是力求證明智慧的老實人擔當,這次與西安本地人郭濤組成“二郭頭”組合挑戰手撕面。
一開始慶幸自己選到最容易做的面食的兩人,看到師傅嫻熟扯面傻了眼:無實物練習時還能學個模樣,拿到面團就仿佛手剛長出來一般笨拙,像極了腦子學會了手卻拖后腿的我們。
到后面為體校生做面的PK環節,看到陳赫使出渾身解數拉客,外賣服務都用上了,坐不住的郭京飛也拼命穩定客源,辛酸又好笑。
三位元老更是行走的笑點制造機,鹿晗因病錯過了西安面食挑戰,但在先導片里,他英文翻譯古詩詞那一趴已經讓人笑不活:
你知道“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怎么用英文翻譯嗎?
鹿晗的答案是:“don"t know don"t know”,還拉著陳赫比劃“你肥我瘦”。
另一邊,自信“別的不多就是朋友多”的鄧超,在經歷了閆妮、白宇、張嘉譯都沒接電話的三連暴擊后,成功揪到幸運鵝相聲演員苗阜,和他一起挑戰制作biangbiang面。
毫無意外,嘴強王者鄧超一上來就把面扯出個大洞,賭上尊嚴說不能把面抻斷,下一秒面就真的斷在手里……
陳赫作為另一個幼稚園級別的選手,與鄧超不是在互懟就是在互懟的路上。
鄧超“客觀”總結彭昱暢、陳赫二人的漿水魚魚,就是在吃水煮韭菜。陳赫不屑,“你的評論對我來說一點不重要”。
等到鄧超苗阜的biangbiang面出鍋,陳赫第一時間帶節奏,吐槽其拉面手法生疏,“做飯能做到桌子外面去!”
在鄧苗兩人遭遇斷面滑鐵盧時,陳赫又貢獻出多個一言難盡的表情包,逗得一旁郭京飛、彭彭們笑到扶桌。
在故事面館,
聆聽平凡人的生活
正如節目里,有過廚師夢的外賣小哥吃完面環顧四周感慨,“要是能開這樣一個小店,就中了!”
而湊在一起的五哈團,也滿足了觀眾對于新老朋友聚會氛圍的幻想。一路嬉笑打鬧,一言不合卻戳中淚點。
手藝學成后,五哈眾人在深夜支起了故事面館。在這里陌生人不需要花錢,只需要用自己的故事,換一碗熱騰騰的面。
漿水魚魚組接待了一位收廢品的老奶奶。本打算只是喝湯,陳赫花了半天時間說服她嘗一口面,面對遞上來的飲料,奶奶掏出手絹想要給錢。
生活不易但骨氣坦然,靠撿瓶子養活自己,有什么可丟人的?奶奶直言,憑本事掙錢心里很踏實,多年來任勞任怨照顧其他老人,不求回報,只圖心安理得。
半夜還在跑出租的司機借地喝了碗面湯,風塵仆仆一天賺上四五百塊錢的他,認不出陳赫、彭彭們是明星,聽到旁邊小伙子指認才留下了合影。
二郭頭組遇到在便利店工作的外鄉姑娘,沒有上大學的她不怕吃苦,每天堅守崗位站10個小時,談到從店員升任店長,去公司總部上班的理想,姑娘眼里有光。
獨自離家求學的少女周周,一直與父母鮮少交流,在鄧超苗阜的鼓勵下撥通電話。向媽媽親口說“我愛你”的那一刻,鄧超也紅了眼眶,“我想到自己的女兒了”。
教鄧超做biangbiang面的玲玲面屋李師傅,玲玲是已逝老伴的名字。當初店面取名陰差陽錯,一叫就是28年。妻子離開讓子女們一夜長大,帶著對妻子和母親的思念,李師傅一家希望把傳統手藝傳承下去,讓玲玲面屋遍地開花。
舞蹈生擔心學業與體重,打工人想要收入提升,頂梁柱許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沒有轟轟烈烈與刻意的煽情,就著一碗熱面,五哈團帶著觀眾們看到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感謝你用善良做槳,擺渡在人間,溫柔但有力量。西安期片尾的文案,道盡了搞笑真人秀背后、自然流淌的善意與真情。
《五哈2》通過平實、接地氣的視角,帶大家領略生活的多種滋味。后疫情時代,生活仍在繼續,只要希望在,我們總能等到苦盡甘來。
從挑戰極限到文化之旅,
戶外綜藝發力走心
從《極限挑戰》、“跑男”系列開創國產戶外真人秀巔峰,到隨后經營類慢綜藝興起,如今以《哈哈哈哈哈》、《青春環游記》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戶外綜藝,整體呈現出傳承經典,弘揚文化的主題。
進入第三季的《青春環游記》作為一檔文化旅游探索體驗類綜藝節目,在旅游中發掘城市活力風采。
在第二季積累不錯口碑的基礎上,楊洋、汪蘇瀧和宋小寶替代郎朗與周深成為常駐嘉賓,磨合與不適應是肯定的,到第三期沈陽之旅才算正式開啟歡樂旅程。
楊洋在經歷過《元氣滿滿的哥哥》后,綜藝ptsd似乎好轉許多,喜劇人的一面愈發彰顯。小品pk環節,身穿黑色布衫,頭戴宋小寶同款小紅帽的楊洋逐漸寶化、騰化,放肆的笑容魔性的聲音,讓粉絲為之擔憂:軍藝校草的歸宿都是諧星嗎?
正如賈玲說:“沒有人來到東北之后會不快樂。”在聯歡會環節,春游家族與東北演員們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楊洋作為成都人,與宋小寶合作的《我們都是東北人》毫無違和感;二人轉演員趙海燕與宋小寶齊唱《家在東北》,一下子把過年氛圍拉滿,觀眾們在觀看時既能感受到快樂,又被這種氣氛感動得熱淚盈眶。
春游家族的家族粉表示:這才是青環本身的味道啊!
不過從綜藝模式上看,《青環3》游戲環節與第二季大致相同,經典的猜歌-吃飯-表演節目-聊天,套路觀眾都摸透了,只不過一向是猜歌之王的楊迪敗給汪蘇瀧,制造了小小的意外。
深入百姓生活基層,內容適度創新,嘉賓人物關系的深入打造,正在成為戶外綜藝接壤文化的共性。
與青環有些異曲同工的《哈哈哈哈哈》,第一季是“公路行進式”戶外真人秀,嘉賓在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出于“沒有旅行經費、需要嘉賓們自主掙錢”的規則設定,體驗各類平凡的謀生手段,并融入后疫情時代普通大眾的生活當中。
不過這也是第一季五哈存在爭議的點,明星的刷臉行為讓所謂“打工”變得容易,似乎在向觀眾表示:看,明星賺錢就是比普通人輕松一百倍。
《五哈2》吸取教訓,不再設置打工環節,讓嘉賓體驗生活時給到他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不確定性成為節目看點。
比如在西安開故事面館,進店的人不是導演組拉來的“演員”,而是真實路過的陌生人,意外、拒絕與尷尬會有,但真實與真誠更能令觀眾產生共鳴,不必大肆夸張的普通人故事,也可以成為冬日中最令人動容的瞬間。
《青春環游記》和《哈哈哈哈哈》,本質都是想要在旅途中和朋友們一起感受不同的快樂,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收獲來自天南海北的感動。有梗、有笑、有創新,捕獲平凡人的感動,才是戶外綜藝的收視密碼。
(喜歡本文的話,點擊頂部AKA桃叨叨關注公眾號,這里不缺好故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