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導演請指教》是如何成為“評委請吵架”的?

2021-11-10 10:46:0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來源|V age(V age)

今年,在各種演技類綜藝逐漸從巔峰走向谷底之后,視頻平臺終于把目光轉向了大部分時間都躲在監視器背后的導演們,把他們從幕后拉到了臺前展開競技,請影評人與觀眾指教。

不過不論是《演員請就位》還是《導演請指教》,騰訊視頻可以說是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的話題先行,“火藥味”十足,第一期播出后,#導演請指教是吐槽大會吧#等多個相關詞條沖上熱搜。背負著之前“導演不去片場拍片子,反而扎堆上綜藝,電影行業還有救嗎”的質疑,該節目在開播后除了熱度節節攀升之外,內容成色究竟如何?

16位導演暗含“鄙視鏈”,battle高潮一波接一波

在《導演請指教》中,節目組讓王晶、方勵、陳祉希、郝蕾四位制片人取代了過往競演類綜藝的導師席位,負責向心儀人選拋出橄欖枝,共同完成對新人導演的扶持計劃。格外值得一提的是,這16位參賽導演的人選,可謂是“天上地下”,對比強烈又話題滿滿。

除了壓軸坐鎮,以“驚喜導演”這個特殊身份參與的知名大導關錦鵬,其他人基本可以分成三個類別:一,已經在其它領域擁有一定知名度,渴望以導演身份重新出發,如演員包貝爾、韓雪,二手玫瑰樂隊主唱梁龍,主持人、作家蔡康永等等。二,在各大影展上成績不俗的小眾“新銳”,憑借《黑處有什么》榮獲FIRST最佳導演的王一淳,憑借《云水》入圍鹿特丹Bright Future單元的曾贈,憑借《告別》獲得FIRST最佳劇情長片的德格娜。三,能制造話題的熱點人物,首當其沖的就是當年通過一部豆瓣2.2分的《逐夢演藝圈》刷出了自己存在感的導演畢志飛,還有集“富二代資源咖”、“過往發言黑料”于一身的華誼千金王文也。

這樣暗含著“鄙視鏈”的配置雖然會引來觀眾關于“導演的門檻究竟是什么”、“不夠專業”的質疑,卻也跟之前的《演員請就位》一脈相承,輕易就能碰撞出很多爭議性話題。

第一對出場PK的導演相國強與包貝爾,就不出意料的引發了關于“跨界野路子”和“學院派”的爭論。

同樣是改編“哪吒”這個IP,相國強的作品被在場一些影評人認為技巧嫻熟,風格明顯,代表了科班畢業的專業水準,故事的內核也比較深刻,有很多值得探討的東西。包貝爾在技巧上存在著不少的瑕疵,故事轉折相對有一些生硬,可延展性的東西不多。

但四位制片人則認為包貝爾的作品用一個簡單的故事帶出了關于女性生育、校園霸凌的主題,情感濃烈,讓觀眾可以更好的產生共鳴。雙方對孰優孰劣進行了一番battle,延伸出了有關“個人表達與商業化之間該如何平衡?”等問題的思考。

第二對出場的梁龍和畢志飛,把這種對撞又推向了另一個高潮,梁龍執導的既沒有人物對話,又沒有明確劇情的短片,在放映現場慘遭滑鐵盧,成為第一個過程中票數低于120被迫中止參賽的導演。大眾觀演組直呼“完全看不懂”,一些專業評審則認為梁龍極度作者化的表達方式很有藝術感,希望大家對這類作品能夠更加寬容,并直言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片子,可以通過專業影評人的引導去理解,瞬間引發了現場關于“什么是高級什么是low”,“影評人是否是故作高深”的爭論。

畢志飛作為整個節目最大的話題點,從呈現作品的本身來看算是“無功無過”,但以“放炮”為己任的李成儒卻直言翻拍對原著過于亦步亦趨,毫無創新,不能說是他自己的作品,專業影評人們也對畢志飛進行了如論文答辯般的連番追問,讓他難以招架,當場幾度哽咽。

其實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短片內容如何不重要,作為《導演請指教》的核心點,這些撕下平和面具,激烈互懟的場面,才是激發觀眾好奇心的關鍵,從而推動節目熱度不斷發酵,內容順利突破圈層。

既要為行業“造血”,也要為觀眾“引路”

在《導演請指教》前期宣傳階段,該節目打出的主旨是“揭秘電影幕后藝術與市場之間的角力,理想與現實間的沖突,記錄中國電影的潛力股們,如何被市場發現和認可,解答什么樣的導演和電影理想,值得一次機會。”調子起的可以說足夠高了,但從目前第一期播出的情況來看,該綜藝不僅沒有完全展現出這些立意,反而出現了不少非常鮮明的問題。

首先,演員競演和導演競演不同,一個演員的演技究竟好不好,對觀眾而言相對要直觀一些,更容易辨別。而導演的執導功力究竟如何,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細化講解,觀眾們只能是外行看熱鬧,同時一部影片究竟好不好,它的標準維度也是多元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常見的事。

《導演請指教》中,制片人和影評人在點評環節光顧著站隊和辯論,每個片子、每個導演都有優缺點,但他們具體好在何處,不足在何處,反而一筆帶過,讓觀眾云里霧里。例如,影評人孟中認為相國強的導演技巧十分的成熟,卻沒說他都用了哪些專業的“花活”;從《小城之春》引出的關于中國電影史方面的科普,也有很多值得深挖的部分,卻寥寥數語戛然而止。

正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呈現的不夠,使得該綜藝失去了它原本可以有的,為網友科普專業知識、引導觀眾審美提升的重要屬性。

其次,眾所周知,電影需要很長的創作時間,正式拍攝之前也會有一定的準備期,但有礙于綜藝以天為單位的速成節奏,十幾分鐘的篇幅,往往想表達的東西太多,鋪墊的空間卻不夠,很難完全體現導演的能力。《哪吒鬧海》的導演相國強和主演牛駿峰都表示,如果能夠給到更多的時間和篇幅,這個故事一定會更加的完整精致。總之,電影這種藝術形式適不適合登臺“競技”,還有待商榷。

不過,在寒冬期的電影市場中,舉步維艱的新人導演確實需要更多的機會,這16個參賽者中,固然有一些人根本不缺少資源,但還是有很多在小圈子里已經有了聲量,迫切需要平臺資源加持的導演,《導演請指教》像是一次特殊的創投展會,讓他們能夠有機會走進主流觀眾的視野。希望在接下來的節目中,為行業“造血”,把真正優秀的人才輸送到市場上去這件事,不要被掩蓋在爭吵聲當中。

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導演請指教》能駕輕就熟的制造話題,取得了很多同類綜藝難以望其項背的效果,在商業層面算得上十分成功,但過度依賴話題,難免折損口碑,這種隱患也是節目組在收割關注度的同時需要格外注意的。

編輯|廠長

關鍵詞: 評委 導演

上一篇:票房神話不再,中國觀眾還需要好萊塢嗎?

下一篇:平和淡然,美人高圓圓丨賞色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