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犀牛娛樂
文|小福
電影股逆勢上揚。
11月8日,受到本輪本土疫情波及,在市場平淡多日、營業影院數量持續下滑的環境下,電影股迎來了一輪久違普漲。
截至當日收盤,華誼兄弟以2.57%漲幅領漲,萬達電影、光線傳媒、中國電影、上海電影、金逸影視、橫店影視等主流電影相關上市公司均實現飄紅,ST北文也達到股價同前日持平。
本輪上漲主要源于一則新聞。11月5日,輝瑞公司在其官網宣布,與安慰劑相比,其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在感染新冠受試者出現癥狀后的三天內服用,能將輕度和中度成年患者住院或死亡概率降低89%。目前輝瑞方面有意在本月尋求批準,獲批后將在年內迅速投產。
有專家認為,這些藥物,再加上有效的疫苗,能夠顯著的降低新冠肺炎對人體的健康威脅,把新冠病毒的健康風險在很大程度上 “流感化”。
此消息一出,輝瑞一度大漲11%,美股、A股、港股的旅游、航空、酒店等疫情受損板塊普遍聞聲上漲,而作為同樣受疫情形勢緊密關聯的電影相關上市公司,也受到本次利好消息刺激提振。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11月8日宣布將取消對33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空旅游禁令,并開放美加、美墨陸路邊境。種種跡象都表明了,目前各界對輝瑞“特效藥”都抱有非常積極的態度。
那么按照最理想發展路徑,若“特效藥”能夠按照預期發揮作用,全球新冠疫情或許會在明年迎來真正拐點。而在今年依舊飽受疫情干擾的中國電影市場,也有望在明年迎來基本復蘇。
2021影市難達標
今年電影市場之冷有目共睹,雖相較去年被腰斬半年的影市有所緩和,但低迷仍然是市場的主色調。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11月8日,2021年總票房達428億,其中票房突破10億關口的僅有10部影片。除了《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這三部影片以外,其余項目都處在10億+量級。更直觀一些來看,若無這三部大片支撐,今年大盤還將被削去150億+。
其實從今年電影市場狀況便不難看出,無論是扎堆、內卷、還是大片缺席、項目市場表現兩極分化,這些或大或小的變化,很大程度都與疫情相關。
觀眾們依舊熱愛電影,因此才能在一年內貢獻出三部挺進票房總榜TOP6的新片。但面對未知的疫情影響,片方卻只能選擇保守應對。
由于疫情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死灰復燃,片方們更加注重抱團取暖,不放過每一個檔期的加成。《人潮洶涌》悶頭沖進春節檔,小長假更是被新片塞得滿滿當當,從五一檔卷到端午檔,相對的,常規檔期的冷意愈發顯著。
而來到暑期檔后,獻禮大環境與反彈的本土疫情更影響了更多片方的決策。有人賭贏了,《怒火·重案》鋌而走險,以超過13億的票房成績刷新內地港片票房紀錄;《長津湖》從暑期檔轉投國慶檔,現在累計票房已經逼近56億,直沖影史票房天花板。更多人還是賭輸了,《五個撲水的少年》《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同樣放棄暑期戰場,卻也因錯失最契合檔期而再無水花。
還有更多的片方依然在等待。距離一年一度的賀歲檔只剩三周時間,根據貓眼數據,12月定檔項目數量仍只有18部,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引進片方面,一方面是好萊塢疫情后遺癥的不斷顯現,另一方面則是引進阻力的提升,從結果來看,就是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市場的票房占比一降再降。按照這一節奏,2021年全國年票房預期還會繼續下調,恐怕難守500億關口。
(2020年12月與2021年12月定檔影片情況對比)
眼下,國慶后這輪本土疫情已經蔓延至20省份,累計確診病例逼近1000人。根據燈塔專業版影院營業地圖,截至11月7日全國影院營業率已下滑至91.1%。賀歲檔能否實現小幅回暖,主要取決于本土疫情能否在月內基本收尾。
好在今年賀歲檔的空間分布還比較合理,已定檔項目方面,最可能受到疫情影響的12月上旬只有黃曉明監制、主演的懸疑犯罪片《最后的真相》、張宥浩主演青春片《你的世界如果沒有我》以及改檔的動畫電影《搖滾藏獒:藍色光芒》三部重點作品。
中下旬的圣誕節和跨年夜將成為影片最為密集的兩個時段。像《穿過寒冬擁抱你》《反貪風暴5:最終章》都有望達到5億以上的票房體量,《平原上的火焰》《愛情神話》《李茂換太子》《忠犬八公》《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也有破億可能。還有一批目前持觀望態度的新片,也可能會陸續進行定檔。盡管不太容易重現過往賀歲檔的輝煌,但年末還是有一定希望迎來小幅回暖的。
不過另一方面,需要認清的是,2021年電影市場已經提前告別了頭部大片。即便被影迷們苦等的《毒液2》與《蜘蛛俠:英雄無歸》能夠火線救急,也已經沒有足夠時間扭轉戰局。無論有沒有“特效藥”的現身,我們能夠寄托希望的,仍然只有明年。
理想化的2022
明年會好起來嗎?
經歷了多輪考驗,又是在疫情尚未撲滅的當下,我們很難再去輕易下定論。
然而可以斷定的是,疫情控制是決定電影乃至所有疫情受損行業復蘇進度的關鍵。
此前我們在文章中已經分析過,疫情前影視寒冬的長期性影響已經步入尾聲,在疫情的刺激下,行業加速洗牌淘汰,末尾玩家掉隊退場,市場份額將向頭部公司進一步集中。與此同時,在內容制作能力未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頭部公司有望通過轉型、出清不良資產等途徑甩掉歷史包袱,優化出更健康的商業模式。
即便有疫情干擾項在,我們仍能夠看出頭部公司今年表現的諸多亮眼之處。例如華誼兄弟、萬達電影加速出清外部投資,及時止損輕裝上路,橫店影視、金逸影視、中國電影等公司則不斷豐富業務布局提升企業承壓能力。在上半年疫情轉好時,頭部公司能夠迅速扭虧回歸正軌,Q3遭遇本土疫情反彈后,各公司虧損情況也基本保持在一個可控的區間內。
今年已經接近末尾,疫情打斷電影市場復蘇進程已成定數,但明年仍是充滿希望的。如果在不久的將來能有“特效藥”問世,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可能會更快得到緩解。
一旦疫情借助“特效藥”得到根本性控制,輔以這兩年來國家總結出的常態化防疫經驗,這場漫長的抗疫之路或有突破性進展。
而對于電影行業來說,觀眾觀影需求一直是穩定的市場剛需,現在主要欠缺的是一個平穩的市場環境。以今年市場情況來看,頭部公司更像是戰略性隱退,重點儲備項目數量還是相對充足的。
下一站將會是春節。
春節檔是近年間為數不多票房總量只升不降的重點檔期,還有兩個多月時間才會到來的2022春節檔也開始暗潮洶涌,目前檔期新片總數達到了11部之多。盡管按照市場慣例這個數字還會在未來兩個月內不斷被變化,但僅憑《超能一家人》《奇跡》《四海》這三部第一梯隊作品,火藥味兒已經夠濃了。
而在更遠一些的將來,還有《長津湖之水門橋》《外太空的莫扎特》《封神三部曲》等等頭部項目守擂,以及更多因疫情選擇觀望的中等體量項目后補。若有“特效藥”來做堅實保障,不排除復蘇到一個接近過往市場常態水平的可能。
行業與市場不會原地踏步,面對未來,我們仍心懷希望。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