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七大特征與趨勢

2021-11-04 10:45:5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日前,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正式公布!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的核心載體,也是文化科技政策體系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基地在推進文化科技技術創新、集成應用,促進傳統文化業態轉型升級和新興文化業態培育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課題組對30家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進行調研,形成以下結論。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 人大創意產業研究院課題組

編輯| 盧敏

來源| 人大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

正文共計5073字 |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迄今為止,科技部、中宣部會同相關部門分別于2012年、2013年、2019年、2021年分四批共認定了85家基地,其中集聚類基地44家單體類基地41家,基本形成了以文化為內容核心、以科技創新為重要支撐、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產業業態,重點聚焦于文化大數據、公共服務、數字出版、文化裝備制造、媒體融合、文旅綜合服務等方向,構建了集聚類基地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與實體經濟、單體類基地服務行業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的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式創新發展格局。

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表 85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單

當前,我國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三極凸顯、東部帶動、多點輻射”的格局

三極凸顯:北京、浙江、廣東成為文化科技融合示范的三極。在基地數量上,北京11家、浙江9家、廣東8家,江蘇、遼寧、上海各有5家,福建、湖南、四川各有4家,安徽、湖北各有3家,甘肅、廣西、貴州、河南、山東、陜西、云南、重慶各有2家,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江西、內蒙古、寧夏、山西各有1家,海南、青海、新疆以及西藏還未建設基地。

東部帶動:東部地區占據半壁江山,處于主導地位。其中,東部地區53家基地、占比62.3%,中部地區14家基地、占比16.5%,西部地區18家基地、占比21.2%,形成了東部地區帶動、中西部地區跟進的示范帶動效應。

△85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分布圖

方向聚焦:數字技術應用、互聯網應用與服務、文化裝備制造領域成為重點發展方向。在單體類基地中,數字技術應用、互聯網應用與服務、文化裝備制造領域數量均為6家,分別占比15%;媒體融合、智慧文博、數字出版領域其次,數量各為5家,各占比12%;文化旅游領域4家,占比10%;文化創意、影視與游戲、文化藝術、智慧廣電等領域各1家,分別占2%。

△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單體類)的示范領域分布圖

形成了國有為主導、民營為重要構成的基地主體。其中,民營企業在數量與比例上占據多數,共27家,占比高達66%;國有企業10家,占比24%;文化事業單位4家,占比10%。這些基地在文化旅游、文化創意和互聯網應用于服務等領域都具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單體類)的類型分布圖

目前,第四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認定公示了30家單位,包括5家集聚類基地和25家單體類基地,總體來看呈現出以下七個趨勢

七個趨勢

文化科技融合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文化科技融合將文化內涵、美學設計、創意元素通過科技手段植入其他行業提升附加值,或利用文化科技手段改進實體經濟運行流程、模式,有效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本批基地中:智慧灣科創園(上海)以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為定位,打造集3D打印、智能微制造、機器人等服務于一體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將園區、社區、育區、展區、商業區和以體育為主的休閑區融于一體,形成了專業化眾創空間;

廈門一品威客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獨創“線上眾包+線下眾創”模式,通過智能化、生態化、數據化、產品化實現線上、線下產業鏈打通,為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千萬級中小企業發展助力;

智慧宮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互聯網+文化”為發展模式,提供文化領域軟件研發、系統集成、信息化平臺建設運維、數字教室、阿語翻譯、VR/AR 實驗室、對外漢語教學平臺建設等“一站式”數字化綜合服務,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產業合作領域形成較強優勢;

遵義基地結合當地特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酒文化、世界文化遺產、茶文化的內涵,通過文化科技融合賦能相關產業,形成特色文化科技產業。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加快了文化數據采集、存儲、再生、利用進程,革新了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和傳承方式,拓展了文化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助力文化大數據工程全面推進。

本批基地中:故宮博物院借助科技手段,在文化遺產科技保護、數字博物館以及數字資源開放共享方面成果顯著;

雅昌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深圳)秉承融科技之力、創藝術之美的宗旨,形成以藝術數據為核心,IT 和互聯網技術為手段的藝術全產業鏈平臺;

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地理信息開展文化資源數字化以及挖掘應用,在智慧考古等領域拓展了行業性應用場景空間;

新維暢想數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高精圖像采集、AI數據處理、AR/VR展示等技術為立足點,在文化資源數字化特別是微痕等技術創新與應用形成了較強特色;

鄭州高新區以黃河文化為核心,推動當地特色文化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創意、新媒體制作與傳播等現代科技融合,建設“一帶三片”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

麗江基地圍繞民族特色文化,加強對東巴文化、納西古樂、民間工藝、傳統服飾、節慶習俗的收集、整理、保護和傳承,加快產業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構建智慧文旅體系。

數字技術發展加快了傳統出版業數字化進程,重塑了出版業內容生產、分發、傳播流程,促進數字出版與媒體融合、數字版權服務、知識服務等新領域融合發展。

本批基地中: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繼激光照排、遠程傳版、彩色出版系統及新聞采編系統之后,在媒體深度融合的環境下,通過內容生產、渠道傳播、內容分發和運營等領域技術的實際應用,為出版傳媒行業的深度融合轉型之路提供樣本;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媒體融合、行業服務、商務運營”進行全面嫁接,實現了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產業的融合發展,多項融合出版創新成果全國、全省第一,成為以數字技術推動出版升級的典范;

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數字出版業務,以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升級,形成了以數字閱讀業務為主、版權(IP)輕衍生業務、版權(IP)深度運營業務、知識產權業務等為輔的泛娛樂新生態。

隨著5G、智能交互、傳感設備、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在文化領域深入應用,文化裝備及其解決方案及不斷更新迭代,促進文化消費場館和體驗不斷升級。

本批基地中:桂林智神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以智能云臺為代表的高科技攝影器材領域技術研發、迭代、集成能力強,兼有消費級和專業級產品,為行業標準制定貢獻重要力量;

音王電聲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音響設備、數字影院設備和相關演藝器材研發、生產、銷售、工程設計安裝,在智能化音視頻多媒體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方面有豐富經驗;

湖南明和光電設備有限公司在文旅裝備研制、智能聲光電系統、文旅創意服務等領域有較長時間的經驗和積累,在文旅融合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行業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大連博濤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高科技文化體驗場館設計實施、高科技文旅演藝秀、高科技互動娛樂產品的研發制作,為高科技文旅體驗領域提供集“策劃、設計、制作、建設、運營”于一體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當下,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推動著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形成了新的媒體生態格局。

本批基地中: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智慧廣電“文娛+”戰略,在媒體網絡、影視互娛、視頻購物、文旅消費領域的技術集成、運營控制和工程實踐等方面成果較為顯著;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推動文化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創意、新媒體制作與傳播等現代科技融合,在有線電視、廣電網絡、智慧生活、數字新媒體與傳播等領域成效明顯;

四川封面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著力推進實施數據驅動下的視頻傳播和社群營銷戰略,用人工智能技術重構了新聞信息生產與傳播的全流程,實現了推薦算法、機器寫作、機器生成語音、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營銷多個技術突破;

廣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融合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建設廣東“數字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庫、南方智慧黨建云、廣東縣級融媒體中心等黨務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從傳統報業集團向智慧型文化傳媒集團的跨越;

北京影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視覺內容的生產效率與呈現交互方式的技術研究,提供從內容制造到渠道輸出全產業鏈一站式的智能影像生產技術解決方案,在媒體等文化領域拓展了巨大應用空間。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在主題公園、文化展演、動漫游戲、數字音樂等行業打造了一批具有創造性、藝術性、科技感、體驗感強的沉浸式新場景,極大提升了消費者的文旅體驗。

本批基地中: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實景演藝和主題公園行業,在旅游文化演藝節目創作生產、現場娛樂與體驗技術集成、大型游樂設備研發、“宋城”與“千古情”兩大品牌打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發展范式;

天翼愛動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聚合動漫科技領域的各環節生產要素,形成了動漫特色鮮明的業務體系,在動漫文化、動漫科技、新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以及新技術產業化推廣應用成效明顯;

完美世界(北京)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游戲引擎研發領域具有較強實力,業務涵蓋影視、游戲、電競、院線、動畫、教育等領域,打造了較完善的泛娛樂文化產業鏈;

杭州網易云音樂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字音樂的創作、生產、傳播、消費全產業環節,構建了數字音樂全產業新生態;

體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開發Max720立體影院、全息車游、天媒體、數智人、動畫屏等國際領先水平創新產品,在文化展陳裝備和立體展示技術領域形成了明顯特色。

文化科技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脫貧攻堅的延續和小康社會建設的全面深化。創意設計和數字經濟等文化科技與鄉村文化資源深度融合,賦能非遺資源活化、鄉村文旅場景改造、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以文化科技融合激發鄉村活力。

本批基地中:湖南懷化文化(廣告)創意產業園在生態科技、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和數字經濟等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場景發展空間,在設計賦能鄉村,推動中西部地域文化與數字科技相融合等領域具有示范意義;

八喜文化旅游集團自主研發旅游大數據系統,結合山東省旅游產業基礎與特色優勢,依托地方非遺傳承資源與鄉村旅游骨干企業,完善產業大數據公共服務體系,為鄉村文旅創新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重要助力。


結語

這些基地在各領域的探索實踐,意味著文化科技已進入深度融合的發展新階段,基地將在培育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文化強國和科技強國戰略,全面賦能實體經濟中進一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上一篇:巨幕之戰:數字影廳不完全進化史

下一篇:鳳凰網指數10月劇集榜單:積壓劇扎堆,缺少高分作品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