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炒山楂
轉載來源:一點劇讀(ID:yidianjd)
和十月份內容市場直觀感知的“降溫”略有不同的,是五大衛視和視頻網站相繼舉辦的2022年招商大會,拉開了關于新一年的期待。而夾雜在月末熱鬧的片單文化里,衛視端的市場也在《突圍》《星辰大海》的加持下逐漸回暖。
#向往的生活6原班人馬#、#天天向上重回周五#、#快樂大本營加入數字主持人#……十月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湖南衛視2022年片單終于揭開面紗,15部大劇、11檔綜藝的體量不算大,但頭部綜藝的“升級改版”仍然讓其賺足了關注。至此,浙江、江蘇、北京、東方和湖南,五大衛視全部招商完畢。
主旋律和現實主義持續扛鼎大劇市場,頭部大劇的資源搶奪愈發激烈,正午陽光等頭部公司成為追捧對象,霸屏效應再度向實力派演員轉移;綜N代在維穩中尋求突破之道,冬奧、女性、脫口秀、文化類等創新綜藝成為新的爆發點……隱藏在整體默契的排播策略背后,是傳統衛視在內容基調上的“高度統一”。
一個小插曲,是10月29日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就衛視節目存在的過度娛樂化問題,約談上海、江蘇、浙江和湖南四家廣播電視臺。而這也將成為2022年衛視端內容排播的重要標尺,內容市場將再度向主旋律、正能量靠攏。
內容整頓的信號頻出,同樣蘊藏著新一輪衛視洗牌的趨勢。坐擁20部大劇、34檔綜藝(晚會)的東方衛視成為片單大戶;引領風尚的湖南衛視深陷娛樂化問題,《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升級改版后的成果未可知;文化基調濃郁的北京衛視打響綜藝文化戰;浙江衛視的內容布局似“再度收緊”……
更細致來看,還有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大劇市場“上新率”頗高,但兌現率同樣是問題,頻繁發生的空降、撤檔和積壓觸痛了市場;《繁花》等頭部劇頻繁亮相多家片單,其中必然有“失意者”;亦或是“爆雷重災區”的綜藝,藝人安全與題材擴容同樣重要……當然,洗牌也恰恰是在這種變化中發生的。
五大衛視的內容排兵布陣全部擺上臺面,2022年的文娛產業又將發生哪些變化呢?這場內容產業大洗牌中,誰在超車、誰又將掉隊呢?或許可以提前窺見一二。
大劇頻撞車、片單兌現率低……
2022劇集考驗遠不止這些?
回顧今年傳統衛視的劇集表現,便會發現一些微妙的變化:往年扛鼎收視的現實題材、女性話題多次表現不及預期,曾經談之色變的主旋律題材扛起了口碑和熱度,《山海情》《功勛》《覺醒年代》穩坐年度劇集口碑榜前列。另一方面,憑借著古裝、甜寵等劇集,視頻網站同樣在高度搶占年輕人的注意力。
這也意味著,相比衛視間的大劇博弈,2022年五大衛視率先面臨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拉高衛視大劇的影響力、重新贏回觀眾的注意力。而在內容整頓的號角下,以及年輕市場不斷被主旋律大劇激活的社會情緒里,這一問題似乎也有了答案。
通覽五大衛視的大劇片單,不難發現頭部大劇含量持續增高。所謂頭部大劇,其實是指主創團隊的內容品質保障、劇二代在內的IP影響力加持、亦或是國民度頗高的實力派演員加持等因素,而多重效應疊加下的“預制爆款”自然也就成了各家搶奪的重點。
正午陽光攜《落花時節》《歡樂頌3》《縣委大院》《我的超級英雄》四部劇,強勢出現在四家衛視片單中;王家衛的金字招牌和胡歌的超強影響力下,《繁花》出現在東方、浙江、北京三家衛視的片單中,而這似乎是獻禮劇才有的排面;《少年派2》等含有爆款基因的劇二代,同樣在平臺押注中頗為常見;除此之外,靳東、秦昊等實力派演員正在“取代”流量,成為新的市場寵兒。
這種對頭部大劇的搶占背后,又指向了另一重問題:頭部大劇重合率高的顯性表現下,大劇聯播正在成為常態,但另一種可能便是片單盛世下的兌現率問題。去年9月北京衛視的大劇片單,11部劇僅播出了2部;今年春季湖南衛視的9部大劇,已經播出也只有3部,其中2部為主旋律聯播劇。
(北京衛視劇集片單)
版權購買能力、劇集制作進度、市場播出環境,都是影響因素。不過受到疫情、內容整頓、藝人安全、獻禮月等多重因素影響,空降、撤檔甚至是積壓,或更將成為未來常態,這也是平臺面臨的一大考驗。這一點在湖南衛視的《余生請多指教》《冰雨火》等多部大劇的坎坷中不難窺見。
從市場端來看,一些穩定的內容合作關系也正在形成。接連締造了《都挺好》《歡樂頌》等收視神話后,浙江衛視與正午陽光有望再度攜手《落花時節》等劇;北京衛視則在《紅高粱》等劇之后,攜手鄭曉龍帶來《幸福到萬家》;去年合作了《安家》《三十而已》的東方衛視和騰訊視頻,也將展開《繁花》等劇的合作。
從題材維度來講,各大衛視片單中的現實主義占據了絕對優勢,都市情感劇仍將是明年的熒屏主流,不過軍旅、航天、體育競技等題材的加入也實現了擴容;與此同時涉案、諜戰、革命類題材同樣將迎來爆發期,江蘇衛視的片單中這一類型占據了半壁江山。
和前兩年古裝劇遇冷、幾乎無緣衛視招商不同,除了浙江衛視外,其他四大衛視皆有所押注:北京衛視的《山河月明》、東方衛視的《星漢燦爛》、江蘇衛視的《星落凝成糖》、湖南衛視則有《天下長河》和《尚食》兩部。除了《星落凝成糖》,其他劇在立意、主創團隊上多與前兩年的大女主略有所不同。
這兩年的衛視劇集市場,整體趨勢從未改變,只是在今年市場遇冷的情況下,互聯網作用下觀眾和優質內容進一步流失的問題再度被提上臺面,這或許才是明年市場關注的焦點。超豪華片單里,究竟能催生幾個爆款?市場已然在期待著。
綜N代整改、體育文化IP突圍,
衛視綜藝還能催生爆款嗎?
透過去年的招商片單,娛樂獨角獸就曾表示,今年會是綜藝市場的變革之年,東方、浙江和湖南衛視三家綜藝創新IP占比超過60%。如今時間的進度條即將拉滿,卻能發現對爆款的焦慮已然是衛視市場的主論調:曾經出現在片單中的創新綜藝,或是尚未落地或是沒有太大水花,市場話語權仍被綜N代把持。
綜N代維穩,是近年來綜藝市場的常態。就發源更早的衛視端來講,雖然市場在持續唱衰綜N代,但無可否認《奔跑吧》《極限挑戰》《向往的生活》等仍在有力搶占關注,甚至在播出期間橫掃話題榜。只是這種現狀也在逐漸被打破:不只是市場質疑的“疲態”,而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
去年開始,《奔跑吧》《極限挑戰》先后推出了“主題季”的概念,一年雙更,但是影響力的減退仍不可避免;去年同期,湖南衛視宣布《歌手》停播、《百變大咖秀》回歸。在綜N代上尋求突破,已然是衛視瞄準的破局點,但奈何市場效果并不佳:回歸的《百變大咖秀》不負當初盛景,情懷牌并未奏效。
日前宣布“升級改版”的《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將市場的這根弦再度繃緊。作為國產綜藝常青樹的代表,兩檔節目的陪伴意義不言而喻,只是如前者同樣存在著娛樂化的問題,頻出的主持人暴雷更是加劇了整改的態勢。在此次招商會上,兩檔節目也宣布了改革方案:前者加入數字主持人,后者重回周五檔。
另一方面,五大衛視的綜藝片單中創新元素也在快速溢出,不斷細化的題材分類、市場話題等,都在填充著新的綜藝份額。與此同時,過度娛樂化的警戒線拉起,各大衛視的創新綜藝也都收緊了“娛樂體驗”,更看重節目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傳遞。不過具體到各平臺,突圍的賽道則又有共同的趨勢和不同的側重。
近年來憑借著文化IP強勢崛起的北京衛視,顯然有意在此繼續深入。從其發布的19檔綜藝(晚會)中,文化屬性的節目占據了8檔,除了現有的《上新了故宮》等成熟IP外,今年上新的諸如《我在頤和園等你》《最美中軸線》等也將迎來第二季,《我家有寶藏》則是新品文化紀實節目。
正式進入百日倒計時的冬奧會,吹響了明年體育綜藝的號角,北京衛視在東道主優勢下將這一系列節目推到了極致,接下來其將先后上線《冬夢之約2》《追雪的南團》以及《2022跨年冰雪盛典》。江蘇衛視同樣有《荔枝運動會》等體育綜藝待播;浙江衛視也籌備了《冰雪正當燃》。
東方衛視的創新綜藝顯然更加年輕化。開心麻花團綜《麻花特開心》,顯然是市場瞄準的喜劇準爆款,不過這兩年喜劇團綜、喜劇綜藝再度爆發,能否成為觀眾的心頭好仍待觀望。除此之外,其加碼的綜藝概念包含了喜劇人合伙經營餐廳、劉嘉玲主導的脫口秀節目、情景劇IP創投綜藝、航天、虛擬偶像等。
湖南衛視作為綜藝市場的領軍者,也提出了多檔新概念綜藝,國風音樂選拔、消防員成長、頂級作家創作競演等,頗有新意,不過似乎也缺少了幾分“爆款基因”;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在打法上更加保守,現有的頭部綜N代外,在體育綜藝、文化綜藝上基本屬于簡單布局。
如果說去年的綜藝市場“變則生”,今年是不斷的試煉,明年則是重回考驗命題:綜N代和創新綜藝都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前者是升級改版后能否煥活生命力,后者是當市場被體育和文化綜藝搶占,那它們所面臨的“叫好不叫座”等問題也將放大至整個綜藝市場。而今年,衛視綜藝并未催生太過亮眼的頭部IP。
關于2022年的希望值正在持續蓄力,堪稱豪華的劇集和綜藝片單里,我們既要看到希望同樣也要警惕風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娛樂警戒線持續劃定的當下,或許內容市場會遭遇短期的遇冷,但長久來看一定是更有利于聚攏優質內容的,而行業命題下的洗牌對于衛視來講,更加意味著破局與超車。
上一篇:這是我見過最特別的一部偶像劇!
下一篇:這年頭就不能有007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