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影探(ID:ttyingtan)
作者:Scott
肥皂劇導演拉斯最近不對勁。
這些天他逢人便“不經意”提起妻子麗薩獨自去爬山的計劃。
而且反復強調“會有致命風險”。
度假之前,他偷偷摸摸去超市買了一套工具——榔頭、鋸子、麻繩、膠帶……
民間說法,這叫毀尸滅跡套裝。
出發之后才知道兩人積怨已久,爭吵不休。
丈夫拉斯嫌棄妻子麗莎演員工作沒起色,而妻子麗莎數落丈夫拉斯導演事業不上心。
貧賤夫妻百事哀,家庭瀕臨破產,貌合神離,表面夫妻。
吵到最后,拉斯長嘆一口氣,他下定決心。
第二天,他拿出預備好的榔頭,躡手躡腳走到妻子身后。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舉起榔頭……??!
被麗莎突然回身擊倒在地。
畫面一黑,拉斯,卒。
家庭倫理肥皂劇秒變大型反殺現場,劇情開始反轉,一看進度條才剛到15%。
不愧網友口中的年度驚喜。
簡單粗暴的暴力血漿神腦洞,放飛自我的黑色幽默惡趣味。
看得肉疼,笑到肚子疼,最近終于有部能打的cult爽片。
不要因為片名而錯過。
聊聊這部沙雕暴力又上頭的黑色喜劇血漿片——
在糟糕的日子里
The Trip
2021.10.15
昆汀背書
起初看到海報,聽說片名,我和你想的一樣:
經典男女背靠背的站位,不是浪漫撕逼就是特工派對([史密斯夫婦]:報我名好了)。
再加上喪氣滿滿片名,不免腦補一出中年危機癡男怨女的無聊狗血大戲。
經典男女背靠背海報
只要稍微了解電影導演,就會意識到你想多了。
[在糟糕的日子里]由挪威導演托米·維爾科拉執導。
這貨不是正常人。
托米·維爾科拉(左)
導演處女作[殺死比利],顧名思義惡搞的是昆汀代表作[殺死比爾]。
誰承想正主昆汀非但沒介意,反而出面支持,直呼牛X。
[殺死比爾][殺死比利]
幾年后,代表作小成本僵尸cult片[死亡之雪]橫空出世。
[死亡之雪]一共兩部,拍的是北歐戰斗民族大戰納粹僵尸軍團。
要血漿有血漿,要惡趣味有惡趣味。
不管是創意上的腦洞還是物理上的腦洞,都是難得一見的業界泥石流。
[死亡之雪2]
一夜成名后維爾科拉被好萊塢發現,邀請參與商業大片。
最知名的是2017年科幻驚悚版“超生游擊隊”[獵殺星期一]。
不管多正經的項目,只要經他之手總能塞滿神經質惡趣味,把反類型進行到底。
[獵殺星期一]
重回挪威老家,卸下好萊塢資本負擔的維爾科拉顯然奔著放飛自我灑血漿來的。
一出手,果然是導演個人作品豆瓣最高分。
熱知識:豆瓣血漿片評分普遍偏低
反轉反轉再反轉
聊回電影,書接上文。
丈夫拉斯蘇醒之后,發現自己被綁住手腳,正坐妻子麗莎對面。
反殺,不是意外。
麗莎最近也不對勁。
這些天她和閨蜜聊天時總“不經意”提起丈夫的“狩獵”計劃。
而且反復強調“獵槍很容易走火哦”。
敢情不是反殺,只是殺人計劃撞車了。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狩獵雙方互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誰知道黃雀背后還有老鷹——
麗薩竟被一鐵鍬敲暈在地。
畫面一黑,麗莎,卒。
時間回到五天前。
拉斯早就料到自己成事不足,約好基友幫他分尸。
劇情再次反轉。
誰料麗薩脫口而出的天價保險,讓拉斯露了餡。
拉斯只分基友50萬(說是一半),其實全價是300萬。
基友一聽,不干了。
劇情再次反轉。
混亂中三人扭打成一團,場面一度失控,只聽得獵槍槍響……
畫面一紅,基友,卒。
撒了氣的銷魂姿勢
兩口子還沒反應過來,接著又扭打一起。
獵槍走火,擊中天花板,三個壯漢猛男從天而降。
劇情再次反轉。
時間回到三天前。
三個逃犯偶然發現了這棟木屋。
本想稍作停留,沒想到竟然撞上了夫妻度假,只好暫時藏身閣樓。
意外暴露后,壯漢們才發現原來屋主不過是兩個人菜癮大的屌絲笨蛋。
他們決定反客為主:殺人越貨,劫財劫色。
俗套故事反復脫軌,小小木屋魚龍混雜。
上一秒拔刀相見的兩口子這下不得不在逃犯威脅下合作求生。
殺戮鬧劇該如何收場?蔫壞導演還藏著什么反轉?
[在糟糕的日子里]才剛剛開始……
B級片的黑色幽默
[在糟糕的日子里]題材不算新鮮,好在節奏快,路子野,反轉不斷,脫線不止。
披著八點檔肥皂劇外皮的血漿爽片,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老鷹再后的離譜故事。
黑色幽默的反轉嵌套和穿插回溯,頗有點“英國寧浩”蓋·里奇早期電影味道。
蓋·里奇代表作[兩桿大煙槍]
每當你心說這集我看過,電影總會給你預備想象之外,意料之中的黑色驚喜。
話說兩口子正和綁匪討價還價,其中一個大塊頭突然站了出來。
他叫戴夫,不光想要劫財還想劫色。
而且,他還被監獄中的人稱之為“馬男”(跟波杰克沒關系)。
麗莎倒吸一口涼氣,哭著求饒。
除了這件事她什么都愿意做。
旁邊的丈夫拉斯倒是樂了,茶里茶氣說著風涼話:
這下你能滿足了吧?(看來平時沒少被老婆抱怨)
誰知馬男褪下褲子,一把把旁邊的拉斯按在了臺球桌上。
目睹全過程的麗莎和屏幕外的你一樣:
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以下內容含有較多劇透<<<<
相較于一板一眼的黑色幽默,cult級片出身的維爾科拉顯然惡趣味玩得更飛。
放飛自我,百無禁忌,所到之處盡是電視臺不讓播的魔鬼腦洞。
話說兩口子綁在臺球室,拉斯看到滾來滾去的臺球,心生一計。
幾分鐘后,他突然提出要去衛生間大號。
綁匪同意在他身上摸了幾遍,確定沒有武器才放他方便。
誰承想拉斯從衛生間出來時手中帶著一只襪子。
襪子里三只臺球,抬手一揮把綁匪撂倒在地。
兩人這才找到一條生路。
大戰過后,麗莎突然想起這茬,問拉斯怎么藏的臺球?
拉斯:別問,問就是愛情的力量,給你一個眼神慢慢體會。
轉身離去,挺不直的背影很偉岸,合不攏的雙腿很光榮。
前有抗日神劇褲襠藏雷,后有北歐屌絲褲襠藏球,時隔多年下三路惡趣味“再爽一次”。
聊到褲襠藏雷,不得不提手撕鬼子。
如果你看過[死亡之雪],一定還記得維爾科拉不僅拍過手撕(納粹僵尸)鬼子。
還拍過徒手開顱、破肚掏腸等一系列三觀跟著血漿走的暴力冥場面。
[死亡之雪]
這回維爾科拉依然沒有放下傳統藝能。
電影后半段放下黑色幽默,開始轉入貓捉老鼠式高壓殺戮暴力秀。
低級暴力賣血漿,制造視覺刺激。
獵槍爆頭、釘耙入腎、魚鉤洗臉……角色越疼,觀眾越快樂。
高級暴力賣痛感,制造體感共情。
亂戰中戴夫腿上中了一槍。
在廚房尋找紗布包扎傷口時,不小心撞翻了鹽罐,字面意義傷口撒鹽。
一聲穿透耳膜直達思維的絕命慘叫,給觀眾皮下一緊。
好不容易包扎完畢的戴夫被拉斯撞見。
冤家路窄,分外眼紅,拉斯抬起一腳踩在傷口,只聽見“嘎嘣”一聲。
看不到血漿畫面,窒息的壓迫感拉滿。
最難能可貴,電影并非止步“屎尿屁”,需要用“不過是個爽片”為它開脫。
“飛”的是劇情內容,而不是創作態度。
在導演的黑色幽默、惡趣味和血漿背后,是層層反轉的精心設計。
好的電影不只有反轉,好的反轉不在故事的表面,而在故事的底部。
當你感慨劇情反轉不斷,三個逃犯壯漢似乎只是導演一拍腦門的靈機一動。
實際上電影開頭早就通過電視新聞、門禁故障等細節暗示了他們存在。
海量細節前后呼應,一切都沒有意外,只是多了些波折。
而在反轉背后,電影中年危機和夫妻情感的主線竟然依舊嚴絲合縫貫穿始終。
不論開出多飛的腦洞,終歸萬變不離其宗安全著陸。
電影算不上完美神作,足以撐得起難得一見、值得一看的爽片。
魔法打敗魔法
聊到最后,說說結尾。
大多血漿爽片結尾無非兩個套路,無人生還或是逃出生天,總之草草了事。
[在糟糕的日子里]繃住了一口氣,把反轉戲謔的勁頭留到了電影最后一秒。
歷經磨難的兩口子僥幸逃生,重歸于好。
可問題仍然擺在面前:欠了一屁股債,生活依舊沒有出路。
麗莎想出來一個主意。
晚些時候,警方聞訊而來,兩人對著媒體添油加醋一通解釋。
作為小木屋大屠殺幸存者,夫妻倆一夜成名,陡然成為國民CP。
他們又把經歷改編成電影劇本,天價賣到了好萊塢。
一個一事無成的導演,一個演技摳腳的演員,被營銷成為好萊塢新貴。
改編電影中,麗莎依然飾演自己,拉斯重新選角換成了黑人小哥。
拉斯則在幕后,一邊指揮黑人小哥胖揍綁匪,一邊聲稱這就是事件真相。
從人傻錢多到消費苦難,從炒作營銷到政治正確。
好萊塢行業積弊反倒被夫妻倆當成了財富密碼,用魔法打敗了魔法。
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狠狠挖苦諷刺了個遍。
回頭再看導演好萊塢幾年間郁郁不得志的經歷,以及華納執意打造“黑超人”的傳聞。
圖源:網絡
離譜的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
“糟糕的日子”到底是過去式還是進行式?
你說呢?
(在糟糕的日子里)
看更多精彩影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