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幻注重邏輯推理,軟科幻強調社會價值,可二者往往是相互聯(lián)動的,如何對科幻故事“軟硬兼施”就變成了創(chuàng)作者的難題。
又一次被改編的科幻作品《日本沉沒:希望之人》出爐,小栗旬就是聯(lián)結軟硬科幻的關鍵人物。
本文有劇透。
1
2023年東京,人們仍然為了生活瘋狂忙碌。
不過,頻頻發(fā)生的社會危機也在提醒國民——必須給未來做個打算了。
在總理東山容一的牽頭下,致力于解決發(fā)展問題的“日本未來推進會議”應運而生,環(huán)境省的天海啟示與經(jīng)產(chǎn)省的常盤纮一也加入其中。
打工不易,為了提案通過,深知其中利害關系的天海啟示不僅要站隊東山總理,也需要和總理的死對頭——政界首領里城弦搞好關系。
然而,就在權力核心紛爭的同時,一條爆炸性新聞引發(fā)廣泛討論——科學家田所博士撰文警示,關東地區(qū)即將沉入海中。
天海啟示與大學同學常盤纮一以及其他部門建造了COMS項目——從海下9000米挖掘無碳排放資源。
可田所博士的警示表明,正是COMS項目加速板塊運動造成海底滑坡,有責任搞清楚真相的天海啟示,成了政府方面第一個接觸田所博士的人。
一見面,田所博士就發(fā)瘋一樣向天海啟示說明自己預言的合理性,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表明,隨著海底滑坡數(shù)量與程度不斷增加,一座名為日之島的島嶼將很快沉沒。
由于田所博士曾因挪用科研經(jīng)費而被開除,很多人都對他的發(fā)現(xiàn)持懷疑態(tài)度,可“關東沉沒”如此重要的事情一旦成真,那后果卻是不堪設想的。
為找到真相,天海啟示利用正在追查田所博士動機的記者椎名實梨,讓田所博士與代表權威話語的世良教授聚在一起,召開關于“關東沉沒論”的第一次討論會。
然而,即便田所教授從板塊運動、地球變暖到COMS項目說了個遍,世良教授仍然認為對方一派胡言。
輿論壓力下,日本政府還是組織了一次深入海底的勘探,可數(shù)據(jù)卻仍是“世界和平,相安無事”。
為了消除負面輿論,田所博士被迫要在第二次討論會上公開道歉,可掌握更多資料的天海啟示也對官方數(shù)據(jù)產(chǎn)生懷疑,面對可能到來的滅頂之災,他拋開一切據(jù)理力爭。
此時,電視播放了一則突發(fā)新聞——日之島正沉入海底……
2
與其說《日本沉沒:希望之人》是一部近未來的科幻作品,不如說它是反思當下政治體制的末世預言。
從天海啟示的人設來看,他并不是傳統(tǒng)的孤膽英雄,他也明白如何與掌權者搞好關系、慢慢為晉升做鋪墊,還因為投入工作忽略家庭處于分居。
盡管有如此多生活困境,可他面對恐怖的“關東沉沒論”時,仍然拿出查明真相的勇氣,因為這片土地的陷落與無數(shù)個家庭息息相關,如果政府不能及時解決,整個國家東山再起的機會也沒了。
可他所處的國家機器正如何運轉呢?
臺面上,權威的世良教授是不可撼動的大山,始終將田所博士的觀測解釋為數(shù)據(jù)偏差。
直到眼見日之島沉沒、天海啟示據(jù)理力爭,世良教授才說:他的承認會像催化劑一樣造成臆測,人們會把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轉化為百分百的焦慮,一發(fā)不可收拾。
這背后,則映射總理與副總理的權力角逐,向“百姓在水深火熱,官僚卻一直在開會內斗”的日本政府發(fā)出嘲諷。
為了讓觀眾感受災難的殺傷力,僅僅靠官員與學者的討論還不夠,《日本沉沒:希望之人》還同步放送了番外《最愛之人》。
業(yè)余畫手山田愛原本打算去采風,在打工的飯館收到一張警告她不要去日之島的紙條,她也因此遇到一見鐘情的新男友蒔田奇跡。
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這對充滿熱情的小情侶成為日本沉沒的微觀視角,展現(xiàn)災難下普通人的希望與絕望。
3
面積小,讓日本激化出侵略野心,地震多,讓大和民族始終缺少安全感,而在此文化背景下孕育的《日本沉沒》,正是居安思危的產(chǎn)物,被稱為“日本戰(zhàn)后第一暢銷書”。
小說原作者小松左京與星新一、筒井康隆并稱日本科幻“御三家”,甚至還有一顆行星以他命名,而《日本沉沒》則是其被改編次數(shù)最多的作品,1973年小松左京親自參與編劇的電影《日本沉沒》、2020從普通家庭視角切入的動畫《日本沉沒2020》等,就連劉慈欣《三體》也受到《日本沉沒》巨大影響。
小說站在反思立場進行的“社會派科幻”書寫,讓故事里每個人都成為了一種社會聲音的代表,提升了影視化的延展度。
《日本沉沒:希望之人》邀請了頂級卡司:飾演天海啟示的男神小栗旬,飾演經(jīng)產(chǎn)省負責人常盤纮一的松山健一,飾演記者椎名實梨的實力派女星杏,以及頻頻站在對立面的香川照之與國村隼,都貢獻了不俗演繹。
但是,與原著相比,這版用政府官員天海啟示替換了小說的潛水艇駕駛員小野寺俊夫,災難之上增加了精英主義的審視視角,盡管有《最愛之人》補充,還是在一定程度拉遠了普通觀眾與災難的情感距離。
不過,隨《日本沉沒》一次次搬上銀幕,幾十年前預言的可怕災難似乎也成真,當下傾倒核廢水不管不顧的日本政府,似乎就是故事里那個“永遠在開會”的無作為者,諷刺拉滿:哪里需要什么外星人和宇宙大爆炸,人類自己就能制造更大的生存危機。
那么,“希望之人”究竟在何處?
Ta可以是天海啟示一樣良心發(fā)現(xiàn)的官僚,也可以是田所博士一樣被體制拋棄的獨立科學家,無論是誰,ta最大的特點始終是從不放棄為生命奔走,也不會熄滅內心的熱血與正義。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Movie
推 薦 閱 讀
上一篇:都閃開,中年偶像狗血劇來救市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