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等十七部門最近發布《關于支持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基地加強與海外新媒體平臺合作,積極拓展企業出海新通道,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覆蓋全球的新媒體平臺,助推優質文化內容 “走出去”。
縱觀全球,新老流媒體平臺競爭日益激烈,版權交易日益復雜,觀眾對非英語內容的需求快速增長……這讓全球劇集市場的局勢變得愈發復雜。與此同時,復雜的環境也為創新者打開了機會的大門,影視制作業亟需一場變革來應對形勢的變化。對于中國的影視制作業來說,面向全球,勇敢走出去,更是提上了重要日程。
當今世界已經不是YouTube時代了,而是Netflix時代,與之共同發展的是大量的流媒體網站,包括傳統媒體轉型投入巨資建造的全新流媒體平臺和流媒體服務。Netflix、Amazon Prime 和 Apple TV Plus 等全球流媒體平臺持續向原創內容注入資金,Viaplay(斯堪的納維亞流媒體)等雄心勃勃的新興玩家,也希望在全球范圍內拓展業務。
YouTube時代,觀眾是前俯式觀看模式,而在Netflix流媒體時代,觀眾不僅可以在PC端觀看,也可以在電視機端觀看,即如傳統電視般的后仰式看法,仍是放松的“沙發土豆”狀態。不過,相較傳統媒體,流媒體的內容形態變化非常明顯——即內容的全球化。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觀眾可以跨地域觀看內容,而觀眾的這一需求也為流媒體平臺所重視。比如,Netflix對內容提供者的基本要求是至少配備8種語言包。這也極大地刺激了全球的配音字幕產業,讓這個原來被視為小作坊的行業,迅速演變成為工業化全球協作的大行業。
影視制作行業也開始重視全球性題材和跨國合作。Netflix全球原創內容前副總裁 Erik Barmack 成立了新公司,積極開展全球性合作,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好的題材、合作伙伴。Erik Barmack認為,好萊塢過去的那套應該結束了,走出好萊塢,這個世界有足夠多的人才和內容可以在網絡上走紅。前段時間,Netflix原創韓劇《魷魚游戲》的全球火爆,也讓好萊塢開始思考制作模式、生產流程的再造。
對于影視制作人而言,如何找到全球觀眾共通的興趣點,制作擁有全球爆點的內容,成為他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事實上,在影視制作歷史上,制作人一直在思考如何讓他們的內容具有全球屬性,具有人類共同關注的特質,在影視內容全球化的當下,這一問題愈發迫切起來。中國影視制作人也應該積極將眼光放到全球,制作能夠引發國際共鳴的內容,更好地實現中國文化的全球傳播。
為了滿足全球性制作,很多獨立制作機構也開始在世界各地尋找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通過機構融合,一些本地化的影視制作機構“升級”為全球性的影視制作機構,雖然其制作的內容不見得全球通行,但是在某些地區的傳播發行上,還是具有很大優勢的。這一模式同樣適用于我國的影視制作公司。事實上,我國很早就開始了國際制片模式,不過大多是 “旅行團”性質,真正的國際制作肯定需要我們的企業大膽走出去,在歐美發達國家拉起自己的隊伍,實實在在地開展全球性制片協作,而非僅僅跑到國外完成幾個鏡頭。
在發行方面,影視作品的全球性發行已經逐漸取代了區域性發行,一些影視作品在研發、制作、播出等階段都需要全球化的宣傳;隨之而來的,是對于全球社交媒體KOL(關鍵意見領袖)的掌控,甚至建立自己的社交媒體發聲渠道。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國內影視制作企業參與全球性流媒體平臺的建設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挑戰。
現在,我們擁有愛優騰芒這樣的大型流媒體平臺,也已經有TikTok這樣的海外宣傳平臺;與此同時,我們的影視制作業也有著國際先進的制作水準。大家應該積極調整策略,應對全球化的趨勢挑戰。相信我們也一定能推出中國的“Netflix”,期待未來,我們在中國的全球化流媒體平臺上,用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作品征服世界觀眾。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iris_yangliu@126.com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