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恐怖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被翻拍成了劇。消息一出,廣大恐迷喜憂參半。
喜的是,近些年已經很少有優秀的青春題材恐怖片出現,而老版的《夏天》系列堪稱此類型經典。不僅情節緊湊,懸疑色彩濃重,青春靚麗的帥哥美女以及花樣百出的離奇死法,值得一看再看。
憂的是,這部劇的制作人竟然是溫子仁。畢竟這些年溫子仁導演和監制的作品一直呈現兩個極端,他導演的影片幾乎部部佳作,反觀其監制的作品則上一部,糊一部,一邊倒差評。
果不其然,這劇又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碰瓷經典老IP的敷衍之作。看來溫子仁下一次要當監制,可得好好擦亮眼睛了。
本文有劇透。
1
藍儂和艾莉森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孿生姐妹。姐姐藍儂活潑外向,游戲人間,妹妹艾莉森則孤僻自閉,幾乎沒朋友。
高中畢業后,藍儂憑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理想的大學,啟程前往大都市開啟新生活。艾莉森則不幸落榜,只能留在父親身邊,繼續做個乖乖女。
告別舞會上,艾莉森原打算向從小暗戀的狄倫告白,可姐姐藍儂卻一直在旁說些葷段子,認為她應該把握機會,一舉將狄倫拿下。這讓單純的艾莉森十分反感,她覺得和舞會上的同齡人格格不入,跑到海邊抽煙解悶。
殊不知藍儂其實也對狄倫有好感,她趁著艾莉森不在,假扮她將狄倫帶進了房間。直到此時她才知曉,狄倫和艾莉森是雙向暗戀,但這并不能阻止喜歡集郵的藍儂,不知情的狄倫還以為她是艾莉森,滿心歡喜與之發生了關系。
完事后,狄倫來到吧臺替藍儂拿飲料,卻遇到了抽煙歸來的艾莉森……藍儂非但沒有掩飾,還向艾莉森炫耀戰績。
艾莉森責問藍儂為何要搶走她的一切,甚至連她唯一愛的男孩也不放過。狄倫則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認錯心儀的姑娘,還和她的親姐姐上了床,又羞又怒,帶著愧疚灌了個酩酊大醉。
幾人不歡而散后,狄倫被一群小伙伴拉上了藍儂的車。他們在車上又是喝酒又是嗑藥,場面十分混亂,藍儂也在此時分了心,開車撞上了路邊沖出來的行人。
突然發生的事故嚇得眾人瞬間清醒,可當他們下了車才發現,剛剛被藍儂撞到的居然是艾莉森,而且她已經失去呼吸。
為了自保,幾人商量后決定將艾莉森的尸體帶到海邊一座石窟內。那里漲潮時會被海水填滿,再加上艾莉森和藍儂的母親也是在那座石窟自殺,如果將尸體放到那里,可以制造成意外或是艾莉森受不了考學落榜、母親死亡等一系列打擊而自殺的假象。
此時的藍儂已經失去了思考能力,只能順應著朋友建議,把艾莉森的尸體丟棄在石窟。可當她回到家中,看見一直等著她們姐妹的父親,還是痛哭著說出了真相。
原來,她根本不是藍儂。真正的藍儂已經被她撞死,然后被當成“艾莉森”,永遠埋葬在冰冷的石窟中。
2
電影版《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講述一群高中生在畢業之際發生車禍,撞死了一個路人。他們將受害者的尸體拋入大海,決定永遠忘記這件事。
可一年后,平靜的生活卻被一封寫著“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的匿名信打破,經歷車禍的幾位當事人也一一慘死。原本感情深厚的幾位朋友開始互相猜忌,也為曾經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作品上映后,不僅取得了高票房與好口碑,更與同期《驚聲尖叫》系列一起開創青春恐怖題材新紀元。在觀眾呼聲中又接連拍攝了兩部續集,雖然沒能再現第一部的輝煌,可風格卻十分統一。
不僅將恐怖片的血腥、懸疑表現得淋漓盡致,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間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走出校園后,現實與理想大相徑庭,也都為原本單調的劇情平添了幾分恐怖片與青春片少有的現實主義色彩。
然而劇版的《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卻只是套用了幾個電影的關鍵詞:海邊小鎮、畢業舞會、交通肇事、神秘仇殺。其余之外,與原版再無關系。
首先是女主角的設定,將肇事者與受害者撰寫成一對相愛相殺的孿生姐妹。這一改動雖然突出了主角的羈絆,也為事后反轉做鋪墊,但是“雙胞胎互換身份”的梗卻太老套狗血。
尤其為了突出姐姐藍儂放浪形骸,還讓她睡遍了自己一眾好友,并反復強調妹妹艾莉森性格不討喜,沒人喜歡。但當從不合群的艾莉森假扮起藍儂時,卻沒有任何人發現。
更加離譜的是,當死了一年的假·艾莉森,真·藍儂被發現時,原本應該腐爛、白骨化的尸體,竟然保存完好。且警方在不做任何尸檢的情況下,就將死者當成失蹤已久的艾莉森,以意外墜崖草草結案。其實就目前播出的內容來看,本劇還是埋了不少伏筆的。比如:藍儂雖然看起來有很多朋友,但她處處留情的性格卻招致不少人因愛生恨。與艾莉森雙向暗戀的狄倫身邊也有著不少追求者,愛而不得也許正是導致這些殺戮的導火索。
還有姐妹花的母親是因為信奉邪教才走上自殺之路,但她們的父親卻和邪教組織的人員有密切來往……
再加上幾乎每一集都要死一兩個角色,誰會是下一個,就成了吸引觀眾的亮點。
只是不知道接下來的劇情要如何自圓其說,才能把之前那些邏輯漏洞一一補上。看來比起撲朔迷離的殺人事件,能夠真正從細節處抓住人性的陰暗與年輕人對待成長中未知的恐懼,才是合格的青春恐怖作品所該有的特質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Movie
推 薦 閱 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