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鮮獲觀眾點贊 《浪姐2》失去的熱度

2021-02-02 11:3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對比去年夏末首季的甫一亮相便“艷驚四座”,隨即引發高溫熱議,近期悄然開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2》(下稱《浪姐2》)不僅鮮獲觀眾點贊,話題度也與前作無法同日而語。

半年前,未經前期宣傳便陡然開播的《浪姐1》曾經瞬間引發此間綜藝節目多年未有的熱度和流量。

在女性問題愈發吸引全社會關注的當下,女性題材文藝作品被賦予了“原生熱度”,面對一直以來困擾女性的年齡折損自身價值的情形,這檔首度高舉“無價之姐”大旗的綜藝選秀節目可謂“乘風踏浪”而來。

而寧靜、張雨綺等女星突然集體亮相,她們歷經歲月而呈現出的或霸氣、或灑脫、或從容的言談氣質幾乎立即引來了觀眾的好感。

隨著節目的展開,早先經歷打拼才成為“姐姐”的姐姐們很快再度找回“投入舞臺”的頻段,她們的專注和努力成為節目真正的高光。

盡管在后期,女團式的歌舞全方位比拼、對于舞臺上少女感的過分追求最終令這檔綜藝未能如期待中真正負載其社會性命題,但《浪姐1》最終的豆瓣評分依舊停留在及格線上的7分。

客觀而言,比起前作,《浪姐2》中不乏那英、張柏芝、楊鈺瑩等或有專業實力或有話題性的姐姐,節目的選拔比賽規則,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改變,然而從已播出的兩期看,這檔節目已迅速降溫,令人遺憾地“泯然眾人”矣。

豆瓣評分首期6.1,第二期6.0。

相關話題方面,有限的熱度局限于某位姐姐流于形式的直率講話或亮相行頭,不論從討論價值還是“耐熱性”上說,都遠遜于半年前姐姐們的“舞臺究竟怕不怕老”“我們不是在相互爭,我們是在和規則爭”。

客觀而言,作為續篇,“浪姐”在觀眾面前不再有“初見”的新奇感,從嘉賓類型到創作手法,《浪姐1》的驚艷亮相的確難以復制。

而除卻這所謂的“先天不足”,導致《浪姐2》在觀眾那里失卻熱度的更主要原因還在于其自身創作溫度的消失。

《浪姐1》以8.5的高分開局,最終7分收官,很多質疑之聲是圍繞比賽項目設置和話題炒作而起,認為這方舞臺未能如期待中那樣讓“30歲+”女明星們更多展示其經過歲月洗禮的特有魅力。

以這個角度說,《浪姐2》其實又有著與之相伴而來的某種優勢——經歷了上一季的高開低走和最終的爭議一片,作為第二季,本可以選擇在關鍵問題上進行完善和改變,然而,從目前的已播內容看,上一季導致爭議發生的基本問題并未得到正視和解決。

如果說《浪姐1》是發力于對“女性力量”的探索,而最終令人遺憾地流于話題熱度,那么到目前為止,《浪姐2》則幾乎是僅僅滿足于從人設話題的炒作中制造熱度。

除了節目本身某種意義上的“不思進取”,此番參加節目的姐姐們似乎也從未能如前季一般展現出“拼”的魅力。

從那英不過關的舞蹈到張柏芝令人失望的舞臺表現,從臺上屢屢出現的“走音事故”,再到舞臺下明顯缺乏真實感的對話,到目前,新的姐姐們展示出的種種恰恰失掉了“乘風破浪”原有的重心。

對此,觀眾自然頗有感知,“《浪姐2》的姐姐們感覺完全沒有為了舞臺的‘拼’勁兒”“相對于所謂突破,這一屆的姐姐似乎更在意人設和話題”,而各種評論之外,節目已經失去的熱度無疑是這種失望情緒沉默而鮮明的表達。

幾個月前,因為節目的高熱度,《浪姐1》的不少姐姐成功翻紅,不難想見,無論節目組還是新一批的姐姐們,都對于這股“熱”力充滿向往。遺憾的是,沒了那股帶著生命力的“拼勁”支撐,“搏眼球”式的“秀”終歸無法獲得可以為繼的溫度。(高凱)

關鍵詞: 《浪姐2》

上一篇:影視行業依舊未來可期

下一篇:《國家寶藏》第三季如約而至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