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徐慧真”傳達了真正爽落、獨立的女性觀

2018-11-14 15:12:13 來源:文匯報

由蔣雯麗、倪大紅、田海蓉等主演的京味年代情感劇《正陽門下小女人》日前收官。作為一出女性勵志題材大戲,該劇講述了主人公徐慧真(蔣雯麗飾)跨越數十年的創業故事。

圖片源于網絡

徐慧真遭遇過婚姻中的一地雞毛和層出不窮的家庭危機,也歷經了時代變遷下的事業沉浮,但她始終秉持獨立果敢、堅韌不拔的為人品質和外圓內方、柔中帶剛的處世之道,最終帶領身邊人共同致富。盡管該劇后半部分在營造時代氛圍和人物細節刻畫上出現了瑕疵,然而在筆者看來,其最大的亮點正在于,徐慧真的成功,不僅是一部自強不息的女性創業史,更是一番身體力行的女性宣言,它告訴我們,女人是可以和男人創造同樣社會價值的、知行合一的踐行者。

以一部煙火氣十足的北京社會史,管窺變革中的中國

近兩年,獨立女性成為國際影視界熱衷于表現的題材,出現了諸如《使女的故事》《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等一批海外劇集。國內熒屏上的高話題度女性形象也層出不窮:《歡樂頌》中的職場女王安迪、《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商界女杰周瑩、《我的前半生》中的失婚婦女羅子君、《北京女子圖鑒》中的北漂精英陳可依……但深入觀察會發現,不少這一類的國產劇其實似是而非,表面上形態各異,實際上卻有著相同的內核——女人要征服世界,就得先征服男人——這是一種多么令人遺憾的對“獨立女性”的誤讀。更糟糕的是,當屏幕前的年輕女性沉浸于“女人通過男人成功”的劇情,真實人生中的品格、信念與行為準則,被無情拋棄成為一團亂麻。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看似并不現代的《正陽門下小女人》,實際上卻是一個成功范本。它通過回溯晦澀的年代記憶、回味微觀的生活脈絡,還原了一個沒有過度粉飾的市井——盡管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背負著特殊歷史時期的包袱,且人物繁多,但故事歸根結底就是一部煙火氣十足的北京社會史,曬一曬普通人家的柴米油鹽、雞毛蒜皮,談一談街坊鄰居的人情世故、人生百態,以此管窺變革下的中國。

更重要的是,相較于以往大女主劇經不起驗證的“好人好報,傻人傻福”,本劇以女性命運作為載體的家國敘事不是空談道德觀、沒有方法論的心靈雞湯,而是用大量細節鋪陳了徐慧真這個依靠“有理走遍天下”的傳統中國女人如何在歷史的大江大河中經受大浪淘沙的奮斗歷程:她正氣凜然,丈夫拋妻棄子另結新歡,她不哭不鬧不上吊,堅決要求離婚,獨自撫養女兒;她思想開放,不認為生女孩比生男孩弱,說咱們都什么年代了,講究的是男女平等;她圓潤練達,把生意經營得風風火火,堅持誠信營商,方能立足長久;她真摯豁達,與蔡全無(倪大紅飾)之間的愛情,建立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上,也植根于傳統道德的琴瑟相扣上……雖然角色和情節是虛構的,但人格魅力卻是扎實的。她教會我們,女人需要得體但也必須強勢,心存善念、目標明確、百折不撓、愿賭服輸,有能力就不必做小人,也不需要跟任何人假客氣,真誠比偽善更有回報,以及,任何時候,都把脆弱的眼淚留給自己。她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證明了身為女人的價值——沒錯,不是有“霸道總裁愛上我”,而是像一個真實的、值得尊敬的女人,懂得成人世界沒有童話,所謂的開掛是不存在的。

在這個層面上,徐慧真這個女人其實并不“小”,她成了正陽門下的阿慶嫂——面對大時代,她的確是微不足道的小百姓;但面對人生,她是頂天立地的大女人。事實上,全劇所有的主要女性角色在她的感召下,最終都殊途同歸的成長為符合當代進步價值觀的女性:一身正氣、一身膽量、有情感更有理智、有脾氣更有姿態、有能力更有慈悲,像男人一樣拼,像女人一樣贏。她們共同組成了一幅精彩而又寫實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中華女子圖鑒”。盡管仁義禮智和貪愚弱私相伴而生,但哪個真實活著的女人沒有復雜多變的愛恨情仇?關鍵在于,你是否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又有不傷害別人的胸懷?同時還能默默消化一切生活的難,然后體面呈現?你是否自食其力,并尊重自己?不期待機緣和奇跡,但相信努力和善果?以及,永不放棄自我實現,哪怕自我并不完美?這是正陽門下的“小”女人們提出的思考題,也是這部劇對于女性的意義。

當然,作為時代變革的另一個親歷者和見證者,“男人”也是理應被書寫的對象。不過,和那些骨子里依舊默認“男主女客”的偽大女主劇不同的是,《正陽門下小女人》給予了女性更理性的位置——她們被推到舞臺的中央,成為了譜寫創業華章的主角,而男性不再是聚光燈下運籌帷幄的決斷者,他們退到娘子軍身后,默默的為她們搖旗吶喊。在劇中,徐慧真主外,掌柜經理,交朋友、做生意、斗小鬼,打得風生水起,靠的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蔡全無主內,后院看家,帶閨女、處親戚、救危難,鎮得四平八穩,憑的是機敏急智、識人觀相。位置調換并不是表面意義的權力反轉,而是一種對婚姻的反向思考——夫妻相處的智慧不是非得劃定傳統的責任范圍,而是各擅所長,并肩作戰,攜手前行。

它深耕細作描寫現代女性,傳達了真正爽落、獨立的女性觀

從這個夏天起,幾部大女主劇在各個平臺的相繼熱播,帶給我們太多關于現代女性的思考。不得不說,盡管形式上熱鬧非凡,但國產女性題材電視劇還是表現出先天發育不良的癥候。

不久前剛結束播出的年代倫理劇《娘道》,收視火爆與口碑撲街的畸形共存,反映出當前公眾對于“女性”的身份認同仍然存在觀念上的巨大撕裂。該劇通過大量頗具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橋段來物化女性,信奉諸如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傳宗接代、母憑子貴等價值觀,可以說令人嘆為觀止。即便是備受爭議的后宮劇《延禧攻略》《如懿傳》,在帝后離心的悲涼結局中也頗有批判意味地給了富察和如懿掀翻棋盤的選項,因為這場皇權統攝下的游戲沒有真正的贏家;而《娘道》的女主人公柳瑛娘無數次面臨獲得新生的機會卻選擇了自我放棄,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使她認為自己還沒有“跪夠”。對于接受現代化的平等自由思想教育的年輕觀眾而言,該劇在宣揚封建糟粕、提倡婦德女道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以討好男性、自我矮化來換取庇護資源的女性命運,已經遠遠倒退出他們的認知范疇。

當新一季《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等贊揚女性追求個性和獨立的優秀作品在大洋彼岸引發關注時,《娘道》這類為“不會買網絡會員、只守著自家電視、收入也不是很高的傳統觀眾”定制的劇集卻一方面在年輕人的視野中隱形,另一方面又令人驚訝地成為衛視平臺的高收視選手。

也正因如此,才顯得《正陽門下小女人》多么難能可貴,它代表著一種爽落的、超前的、獨立的女性觀。自信的女人會堅定聆聽內心的指引,于是活得坦然、精彩、不迷茫、不慌亂,因為她們首先是自己,是女人,然后才是妻子和母親。

近幾年,實在鮮少在我們的熒屏上看到像《正陽門下小女人》這樣能如此深耕細作描寫現代女性的作品。劇中以徐慧真為代表的女性展現的自我奮斗、個人進步、反抗世俗,甚至能超越地域、民族、年齡、性別、身份,感召著在世間每一個角落努力著的人。而作為女人,盡力活下去,去創造新的價值、看到新的希望、迎接新的變化、找到新的方向,這才是她們的人生之路與最終歸宿。(徐爽)

(作者為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關鍵詞:

上一篇:楊受成韓三平帶領金牌班底護航《限期破案》

下一篇:政策調控之下,國產綜藝節目或將迎來發展拐點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