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經典書籍中的精彩段落用舞臺劇的方式演繹出來,能否激發觀眾對閱讀的興趣?在故宮帝王居住過的宮殿中探秘,又會挖掘出什么樣的故事?這些注重情感體驗與文化內涵的嘗試,正是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奇遇人生》《一本好書》《上新了·故宮》等的核心創意。
一度,強烈的戲劇沖突與復雜的游戲規則,被視為綜藝節目的收視法寶,比如“撕名牌”這樣的環節已經被認為是綜藝的經典。如今,這樣的創作“鐵律”正在被娓娓道來的“生活詩意”瓦解——這批從瑣碎的日常與微妙的人際交往中尋找看點的節目,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曾如此總結“生活詩意”之于當下熒屏的意義:“明星玩游戲的熒屏氛圍里,這些節目都是慢下來靜下來,用稀缺而有價值的內容來做電視。”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開始關注如何撫慰滋養人們的心靈,而這樣的創作理念正在改變綜藝節目的情感內核。
一部9.1分的高評價節目,破解“從外向內”的綜藝變革
在文化學者看來,這類綜藝除了舒緩的節奏外,更在進行一場“從外向內”的變革。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說:“雖然場景設定與觀眾所處的真實生活存在一定距離,突出的卻是被緊張生活遺落的思索與詩意,讓人們沉浸其中,借著別人的生活體悟,思考審視自己的人生。”
這類綜藝節目到底特別在哪?如以最近獲得網友9.1高評分的節目《奇遇人生》為例,該節目每集展現一位明星的旅程,他們中有的去非洲看望小象,有的去美國追蹤龍卷風,有的去印度尼西亞攀登山峰。節目組沒有在旅途中設置任務或障礙,明星的行為細節與真情流露成為最大看點。
正如《奇遇人生》所標榜的“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節目所呈現的旅途中的奇遇與嘉賓的內心所感微妙交織。第一集中,主持人徐熙娣探尋小象的經歷讓不少觀眾落淚。一位為《奇遇人生》打出高分的觀眾,給出了“安靜地呈現,有萬鈞之力”這一評語。
與《奇遇人生》的詩意呈現不同,引發不少網絡話題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則用更具生活氣息的方式,引發觀眾的“內向”思考。節目中,丈夫坐在演播廳中,觀看妻子的旅行過程。這個過程,讓丈夫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關系,也激發起觀眾對兩性關系、事業與家庭的權衡等婚姻議題的思考與探討。
展現生活的更多可能,也要警惕陷入模式扎堆與煽情套路
這類綜藝的崛起,跳出了純粹娛樂、偶像為主的綜藝制造法則,為觀眾展現出生活更為豐富的可能性。但同樣值得警惕的是陷入模式上的扎堆與煽情套路。
其實,去年開始崛起的慢綜藝,已然形成潮流,幾乎成為各大衛視與網絡平臺的必爭之地。而層出不窮的節目中又以明星離開繁忙都市,去往鄉間體驗生活、經營民宿餐廳居多,《向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返茸叩亩际沁@一路線。某綜藝導演這樣總結:“快綜藝是快節奏社會的初期產物,可以篩選出節目最精彩的部分讓觀眾目不暇接。慢綜藝則是快節奏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走累了,總要停下來靜靜心。”
北京大學文創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提醒,搶熱點導致的扎堆呈現,恰恰背離了“內向性體驗”的感覺。“注重生活質感與自然流露的這類綜藝節目,要從瑣碎中提煉邏輯與感動,對拍攝、剪輯以及主題的歸納總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拼速度、搶周期的熱點追蹤型呈現,恰恰是制作大忌。”
除了生活在別處式的觀察體驗,電視綜藝還有更多值得開拓題材創意空間。一上線就形成話題的《一本好書》便是一例。節目中,《月亮與六便士》《三體》《萬歷十五年》等經典書籍中的段落,被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演技派演繹出來,再配上作家學者的分析解讀,將閱讀打造為沉浸式的多元體驗。“綜藝需要慢下來、沉下去的不僅僅是節目的節奏,還有背后的創意創作的理念,其實人工智能、藝術鑒賞、公益活動等話題都能成為切入點,呼喚更深刻的文化體驗與更寬廣的創意空間。”陳少峰說。(張禎希)
下一篇:現代人追星:享受做夢,但不要當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