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辛有志又怎么了?真假摻半拼湊內容,營銷號的老套路了

2021-01-07 11:40:14來源:資訊中國  

近日又看到篇文章,重新提起了好久之前的一個話題,辛巴是不是要被封殺了。文章大概瀏覽了一遍,里面說的看似有理有據,頭頭是道。在該小編一通分析下來,似乎辛巴真的要被封殺了。但其實仔細推敲其中內容,就會發現,這應該也是年末營銷號沖業績的手段之一了,內容多為不實消息的拼湊,看起來有理,實則都是一些時間事件對不上號的事情拼湊而來的。

文中聲稱12月22日時,有媒體爆料說在快手內部會上,快手創始人兼CEO宿華親自發聲,要永久封殺辛巴。一位接近快手的業內人士確認了這一消息。而事實卻是,在這條消息引起人們的討論之后,快手方面里面做出了澄清,表示并沒有這回事。更談不上快手業內人士確認消息這一說法。

文章中還提到,“此前有報道稱,如果造假屬實,辛巴和旗下辛選等公司將面臨高額處罰,辛巴或將面臨15年有期徒刑。”而事實則是,廣州白云市場監管局結論早在幾個星期前就已經公布,從公開的報告來看,辛選方面并不是主要責任人,但辛巴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因此對辛巴方面進行了罰款。但15年有期徒刑卻真的是無中生有。針對辛巴面臨刑期這一事,早在之前就有媒體采訪過相關專業律師。律師表示廣州白云市場監管局對辛巴的立案調查并非刑事案件,判刑無從說起。

其實仔細想想,年底了,也到了營銷號開始沖業績的時候了。文章里的這些內容和寫作手法,也是營銷號的慣用套路了。媒體曝光沒有準確的媒體名稱,業內人士也沒有準確的職稱,一概用“某媒體”“某業內人士”爆料等等,用如此模棱兩可的說法來論證一件事情的結果本就是不可信的。這也是營銷號賺取流量的常用方式——找自帶熱度和流量的明星藝人或主播,根據其最近帶有流量的事情真假摻半的編排、拼湊一系列分析內情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符合現下大眾輿論討論的焦點,更是通過一些所謂的“內情”吸引吃瓜群眾的注意,達到蹭流量的目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hnmd003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