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回歸“老本行” 陳銘會在《超腦少年團》帶來怎樣的觀點輸出?

2021-07-07 15:33:57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在江蘇衛視即將開播的《超腦少年團》中,陳銘將回歸“老本行”,擔任主持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陳銘會在《超腦少年團》帶來怎樣的觀點輸出?

《超腦少年團》是江蘇衛視即將推出的益智類IP新品,將基于抽象能力、逆行力、協作力、分解力、評估能力、創造力、擔當力和解析能力進行項目設置,從24位參加節目的青少年中選拔出最具“未來力”的科學新星。這樣的節目模式,不僅對參賽選手要求極高,對電視機前的觀眾來說也是非常燒腦,就連主持人陳銘都直言“壓力山大”。

節目中,陳銘將出任主持人一職。但在陳銘看來,與其說是主持人,倒不如說是“解說員”更為貼切。“這個舞臺上的題目很難,對觀眾來說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還要承擔一個翻譯的工作。我要把題目中的場景、情景,翻譯成生活語言、生活場景,盡可能讓觀眾弄明白少年們到底在干什么。”作為少年和觀眾中間的紐帶橋梁,陳銘感嘆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大腦轉速不夠快,“常常感覺自己的腦袋跟不上少年的腦袋”。

不過,幾場節目錄制下來,陳銘不僅慢慢適應了“解說員”的工作,還從孩子們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向上的力量。“他們真的是我內心最希望的少年的樣子,有自己所愛,眼睛里有光,背后有力量。”陳銘表示,在《超腦少年團》的舞臺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其實并不是孩子們的成績和分數,而是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笑臉。“他們的笑容就像一個小太陽一樣扎到我眼睛里,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也是我們家長理應開心卻遺忘很久的事情。”

在陳銘的個人微博上,除了工作,出鏡最多的就是兩個可愛的女兒。陳銘常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與女兒們的相處點滴和親子感悟。和妻子同為大學教師的陳銘,在孩子的教育上,顯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我對待她們的學習還是比較開放的,更崇尚的是快樂學習。”陳銘表示,自己會非常注重判斷孩子們當下最需要、但最缺失的能力,“比如老大比較感性,但理性、邏輯就要加把勁。老二會比較理性,感性方面就需要著重培養。我會更希望給她們補齊短板。”

與此同時,陳銘也幾次三番強調,家庭教育其實應該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他以《超腦少年團》中最小的一名選手、年僅10歲的高培淇為例。高培淇就讀于天津市和平區萬全小學,7歲自學完高中數學。“大家都只看到培淇很厲害,沒看到的是他爸爸這些年也一起陪著他,然后爸爸在陪伴和學習中自己也通過了一系列的考試。所以很難說父母在孩子身上學得多,還是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得多。所謂家庭教育,真的就是一個彼此收獲的過程。”陳銘表示。

在陳銘看來,《超腦少年團》中孩子們固然天賦驚人,但更重要的是后天不斷地努力,“天賦強一時,努力才能強一世。天賦型的孩子容易嶄露頭角,但是長遠來看,努力型的孩子憑著一點點的積累,后程其實更有優勢。”(莫斯其格)

上一篇:現場五次掌聲雷動 電影《中國醫生》飽含深情

下一篇:丁勇岱、蒲巴甲互飆演技 《阿壩一家人》贏得觀眾一致好評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