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絲路盛世”陜西歷史博物館之夜大型公益文化活動

2018-05-21 23:4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活動現場的仿唐舞蹈表演。 張遠 攝

17日晚,為迎接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絲路盛世”陜西歷史博物館之夜大型公益文化活動暨基本陳列《陜西古代文明》新展覽開展活動。

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古代文明》展覽自2008年開展至今,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1700萬人次,有7000余名志愿者為觀眾務服40萬小時,有4000多名講解員為觀眾講解50萬批次,開展各種教育活動6000場次,在傳承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國寶“獸面紋五耳鼎”引起觀眾極大興趣。 張遠 攝

為了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陜西古代文明》展覽歷時十個月的論證、籌備、裝修、布展,經過全面提升改造,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據介紹,新的《陜西古代文明》展覽增加了近十年陜西考古新發現精品文物、吸收了當代博物館最新陳列理念、采用了最新展示傳播手段、充分反映了陜西古代文明發展成果和水平。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博物館是連通當地社區、文化景觀和自然環境的紐帶。為了充分發揮這種連通作用,不斷吸引新的觀眾并增強彼此的聯系,此次博物館之夜活動還舉行了“穿越古今夢長安”的親子家庭活動和“古樂古韻現輝宏”的唐舞唐樂賞析活動。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們為觀眾奉上了自編自演的精彩節目,展示了博物館人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對博物館及古代優秀文化的熱愛。

此次博物館之夜活動,在迎合了觀眾的休閑時間的同時,豐富了博物館的參觀內容。并以觀眾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將文物信息傳遞給觀眾,使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唐代文化的宏偉和深邃,讓“文物活起來”。

博物館展出的鐘山石窟頗為震撼。 張遠 攝

據悉,該活動的目的在于促進博物館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拓展博物館社會服務的新空間。更大程度地利用了博物館的文化資源,更多元化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一種創新形式。

此外,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傳播文化的媒介,希望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能夠引發廣大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解讀,并引導廣大觀眾進一步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完)

關鍵詞: 新發 陜西 文物

上一篇:“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亮相故宮

下一篇:百年老船廠變身博物館式劇院正式揭幕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