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四川南充:傳承讓年輕人唱主角

2018-05-08 23:41:04 來源:四川日報

5月4日上午,南充市川劇“非遺傳習班”里,40名年輕學員正在練功:彎腰、壓腿、劈叉,11歲的女孩王奕靈練得有板有眼,幾個調皮的男孩圍在旁邊……看著這群后生,南充市川劇團團長湯勇臉上寫滿笑意。

川北燈戲是川劇的重要分支。2006年,川北燈戲被授牌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燈戲團在南充川劇團掛牌成立,川劇演員也演燈戲,燈戲演員一樣唱川劇。

如今,川北燈戲已成為南充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上月我們還走進國家大劇院展演,變臉、燈官、坐竹竿、送財神等絕活,非常受歡迎。”湯勇很自豪。

不止是川北燈戲。南充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5項、省級非遺項目25項、市級非遺項目84項。

伴隨一批非遺文化“靚”起來,南充文化正在展現新魅力。

傳承 讓年輕人唱主角

2016年,聽說南充要開班教唱戲,閬中的王奕靈經過嗓音、形象、形體三輪測試,從3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南充首個川劇“非遺傳習班”的一員。

真正學起來,日子很苦。“非遺傳習班”由劇團和四川省服裝藝術學校聯合辦學,學員白天練功、晚上上課,課程排得滿滿當當。

湯勇介紹,過去劇團采用“團帶班”模式,學員一邊接受川劇基本功訓練,一邊由劇團邀請老師傳授文化課,“偏重藝術培養,演員文化素質不高,漸漸吸引不到年輕人,造成人才斷層,出現21年招不到人。”而“非遺傳習班”突破這一瓶頸,學員授予職教文憑,成績優異者還能繼續深造。吃住和學費均由劇團負責,學員畢業后可直接進入劇團工作。

如今,孩子們已經熟練掌握“唱做念打”,還在今年南充舉辦的網絡春晚上亮了相。“只有讓年輕人唱主角,傳統藝術才能傳承下去。”唱腔老師王紫娟說。

打破傳承舊習,閬中王皮影的步子更大。去年,國家藝術基金“皮影工藝·創作”培養工程項目首期培訓班在川北王皮影藝術團閬中駐地開班。來自全國10多個省份的20名學員在1個月時間里,系統學習川北王皮影的造型設計及雕刻工藝。

過去,王皮影有“傳內不傳外”的傳統,表演者全為家庭成員。王皮影第七代傳人王彪打破祖訓,與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同致力于皮影藝術的記錄、研究、收集整理,以及傳承保護等工作。“培訓班里有資深的皮影業內從業人員,有初學者,也有皮影藝術愛好者。”王彪說。

目前,王皮影博物館正在緊張建設中,將以此培養皮影戲的專業人才,創作新的皮影戲節目和銷售衍生工藝品。王彪介紹,他們正在聯系高校定向培養動漫方面畢業生。

創新 用精品煥發活力

新時期,以非遺為代表的傳統技藝如何煥發活力?“持續創新,用精品說話。”南充大木偶劇院造型室主任許學術有自己的見解。

2月25日韓國平昌冬奧會“北京八分鐘”,由許學術團隊制作的“熊貓隊長”驚艷亮相。許學術介紹,“熊貓隊長”運用川北大木偶傳統制作技藝,又結合了碳纖維與LED技術,“以現代技術展示傳統技藝,這樣的作品才有活力。”

2006年,南充大木偶劇院就嘗試和景區合作,在峨眉山駐場演出,將峨眉山人文風景與大木偶結合。如今,劇院制作木偶可以吐火、發聲、變形,還會持毛筆寫字。舞臺采用聲光電技術,運用LED動畫、3D投影等,視覺沖擊強烈。

近日,一部大木偶題材電影正在南充拍攝,83歲的川北大木偶傳承人李泗元也將參演。“燦爛的文化遺產不該只存在于博物館,也要主動求變,只有貼近當下,才能為更多人知道和喜愛。”南充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南充川劇團也在探索。該劇團打造的現代川劇《紅鹽》打破常規,引入影視劇創作手法,加快劇情發展。還請來交響樂團、燈光舞美以及服裝方面的專家進行聯合打造,被譽為“電影式的川劇”,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

“以劇養人、以劇團人,有了好劇本才能使劇團擁有可持續發展的生機。”湯勇介紹,劇團一方面挖掘傳統優秀劇目,整理出《雙青天》《雙陽公主》《竹林堂》等傳統經典劇目,一方面聯合專家學者采風創作,推出《巧斷家務案》《新春大吉》《林山情》《奇人武大郎》等一批原創精品。

保護 讓非遺走得更遠

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南充已逐漸成為非遺大市,以“嘉陵江合唱藝術節”“嘉陵江燈戲藝術節”“國際木偶藝術周”為代表的嘉陵江系列文化活動打出了名頭。

但非遺要變“靚”,還離不開政府“推一把”。4月1日起,《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正式施行。從保護職責、調查與保存、代表性項目名錄、傳承與傳播、利用與保障、法律責任等六大方面,對非遺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培養傳承人為例,《辦法》首次引入高校參與非遺人才培養,推廣實施家族傳承、師徒傳承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的傳承人培養模式,鼓勵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校或者研究機構通過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專業、設立傳承班以及與相關單位聯合辦學、辦班。

更多“真金白銀”正投向非遺保護。《辦法》明確設立專項資金保護非遺,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疇等。近年來,南充每年預算300多萬元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工作,并投入5.8億元開工建設南充市博物館、文化館新館、非遺演展中心、川劇演藝中心等。

關鍵詞: 南充 四川 博物館

上一篇:“相約礦晶之都”第六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開幕

下一篇: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皤灘古街里展示針刺無骨花燈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