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WHO突發事件委員會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很快,新冠疫情遍地開花,當年的3月11日,WHO 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
眾所周知,這場持續3年的流行病仍未落幕,變異毒株從Alpha到了奧密克戎,再從BA.2到CH.1.1。國外民眾已經從陽再到復陽,而我們剛剛在去年12月經歷了一次大規模感染,未來也仍面臨新毒株的威脅。
尋求真正有效的防護,仍是人類生存下去的重要一環。
黏膜免疫,新冠防護的新趨勢
目前主流的接種免疫途徑是通過肌肉注射激活免疫。然而為何接種疫苗卻仍然會陽?得過新冠卻還會得不同的新毒株?專家提出,一方面,人體的免疫反應只能存在一定的時間,部分抗體及細胞免疫水平均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另一方面,奧密克戎具有較強的免疫逃逸能力,病毒能快速變異出新的亞分支,而由于人體的免疫反應不能快速識別病毒的變異,自然會再次感染。
針對這個問題,《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發表了一篇關于已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康復后、新冠疫苗接種情況的研究文獻,文獻詳細對比了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間因COVID-19住院的446名成年人的血漿和鼻黏膜樣本數據。研究表明大眾在感染新冠后,鼻腔IgA在9個月內升高,隨后下降,不再發揮一線防御功能。
根據實驗研究,肌注疫苗無法有效產生鼻腔IgA抗體,因此肌注疫苗在對抗奧密克戎中主要起到防重癥的作用,難以在預防新冠上起到幫助。此外,有分析指出,感染新冠后產生的鼻腔內T細胞也具有一定的廣譜保護作用,其免疫功能的發揮不受新冠變異的顯著影響,也是感染者能夠在3-6月內避免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遺憾的是,肌注疫苗同樣難以在鼻腔局部產生高效的T細胞反應。
類似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曾監測過感染者鼻腔中的IgA水平,發現感染者鼻腔IgA水平越高 ,感染Omicron風險越低,且感染風險與IgG無關,推斷黏膜免疫在預防Omicron中起到更重要作用。
分子與細胞免疫學《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雜志2022年發表研究表明:強有力抗病毒的黏膜免疫才是有效清除上呼吸道中病毒,并保持長期控制的主要力量。
相對于肌注疫苗,鼻噴/吸入等黏膜免疫疫苗不僅能誘導全身性的免疫應答,同時也能激活鼻部、支氣管等呼吸道黏膜組織內的免疫反應,產生組織駐留型T細胞,并刺激B細胞生成分泌型IgA,在呼吸道粘膜處守好第一道防線,快速阻斷新冠病毒的侵襲。
獲批加強針緊急使用,萬泰生物鼻噴新冠疫苗完成全球首個III期臨床試驗
2022年,萬泰生物生產的鼻噴新冠疫苗在中國獲批作為加強針納入緊急使用。這是全球第一個在Omicron變異株全面流行狀態下、完成III期臨床試驗的新冠黏膜免疫疫苗,且其部分數據已經披露,證實了該疫苗實現了優良的保護效力,實現了對黏膜免疫的一次探索。
據悉,該疫苗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和萬泰生物聯合研發,是將新冠RBD基因序列插入雙重減毒的流感病毒載體而制成,具有安全、接種便捷、重癥保護率高等優點。
鼻噴新冠疫苗,隱形口罩,守好第一道防線
萬泰鼻噴疫苗通過鼻腔噴霧接種,模擬新冠病毒自然感染途徑,形成預防病毒入侵的一線免疫屏障,相當于在呼吸道植入隱形的“口罩”;使用的流感病毒載體可有限復制,快速激發免疫反應。
該疫苗在新冠肺炎倉鼠模型中對多種變異株表現出快速且持久的保護效果,經鼻接種1天后即可快速起效,兩劑次經鼻接種后可提供9個月以上的長效保護,表現為疫苗組倉鼠的體重未見明顯下降、肺組織病理無明顯損傷。在人體試驗方面,根據發布的說明書顯示,該疫苗在符合方案集中,針對無免疫史人群,鼻噴新冠疫苗免疫后3個月內絕對保護效力為55%;針對有免疫史人群,鼻噴新冠疫苗加強免疫后6個月內絕對保護力為82%;60歲以上人群保護效力不弱于18-59歲人群。
加拿大McMaster大學曾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題為《COVID-19疫苗策略的免疫學考慮》的文章,推測能夠直接在呼吸道黏膜中誘導免疫反應的呼吸道黏膜疫苗策略在早期控制或清除SARS-CoV-2方面將非常有效。加強上呼吸道的黏膜免疫,對徹底消除SARS-CoV-2、避免病毒反彈尤為重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