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康復機構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專注為2-18歲有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干預需求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包括孤獨癥(自閉癥)、多動癥在內的“醫療+教育”一體化銜接的助診、評估、干預、融合康復教育服務與培優服務,全面幫助兒童綜合能力發展,提升家庭生活質量和生活幸福度。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以應用行為分析(ABA)、認知行為治療(CBT)等理論為核心循證干預措施,來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自閉癥、孤獨癥、多動癥等),及其家庭提供從助診、評估到干預、融合一體化銜接的兒童心理健康康復服務與培優服務。經過近五年的積累,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摸索出一套完善的康復干預服務模式。
截止2020年初,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已設立4家分校,擁有軟硬件完善的康復訓練場所超6,300平米,專業特教康復師逾240名,已為近40,000組特殊需要家庭提供咨詢、評估等服務;幫助近8,000名特殊需要兒童提升全面技能,其中超四成兒童回歸正常生活。
依托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和持有國際兒童教育資格認證在內的頂級專家團隊的支持與指導以及逾百名畢業于特殊教育、心理教育、藝術治療、言語治療等專業的專業教師的教學力量。
服務模式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采用“醫教融合”的康復模式,強調“醫療+教育”一體化銜接,為特殊教育需求家庭(自閉癥、孤獨癥、多動癥等家庭)解決康復機構不具備醫療資質,醫院無法承載全周期的康復干預的“醫而少教,教而缺醫”的醫教剝離現狀。從而提供預約就診、醫療診斷、健康咨詢、心理健康保健等綠色就診通道服務,及康復干預服務。
核心理念
個別化:圍繞家庭,基于兒童能力發展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干預計劃。
客觀性:干預全過程數據記錄,幫助家長客觀了解兒童能力發展情況,實現兒童發展情況的可追溯性。
靈活性:干預過程根據兒童能力進行適時調整,保證干預的有效性。
協同性:整合專業機構、家庭和社會,共同創造適宜兒童學習技能的環境。
嚴謹性:重視科學與實踐的融合,由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提供全程循證實踐支持與督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