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華熙生物2022年占據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超40%的市場份額,在玻尿酸原料賽道觸及天花板后做了諸多跨界嘗試,但目前來看,華熙生物將自己送上了競爭更加激烈的賽道。
財報顯示,2022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63.59億元,同比增長28.53%;凈利潤為9.71億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24.11%??此七€不錯,但與前幾年業績相比,其業績增速已經出現了明顯下滑。
據華熙生物財報,2019-2022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49.28%、39.63%、87.93%和28.53%,表明其營收規模的增速波動較大,且2022年增速已呈斷崖式下跌。
(資料圖片)
從收入結構來看,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的營收占比不斷提升。2022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實現收入46.07億元,同比增長38.80%,占總營收的72.45%,毛利率為78.37%;原料產品實現收入9.80億元,同比增長8.31%,毛利率為71.54%;醫療終端實現收入6.86億元,同比減少2.00%,毛利率為80.86%;其他業務收入為8565.58萬元,同比增長267.87%,毛利率為33.97%。
在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中,2022年,潤百顏實現收入13.85億元,同比增長12.64%;夸迪實現收入13.68億元,同比增長39.73%;米蓓爾實現收入6.05億元,同比增長44.06%;BM肌活實現收入8.98億元,同比增長106.40%。不過,由于功能性護膚品收入占比已經超過70%,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華熙生物的定位已經演變成“護膚品公司”。
然而,由于護膚品賽道同質化嚴重、競爭力激烈,華熙生物需要更多的營銷費用來維持業績增長。財報顯示,其銷售費用從2019年的5.21億元增至2022年的30.49億元,增幅近5倍,同期的營業收入從18.86億元增至63.59億元,增幅不足2倍。
截至2022年末,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率已達47.95%,同期競品愛美客、貝泰妮的銷售費用率則分別為8.39%、40.85%。
此外,華熙生物較高的推廣費用也拖累了凈利表現,2019-2022年,華熙生物凈利率分別為31.00%、24.50%、15.67%、15.12%,2022年為近幾年最低水平。
依托在全球玻尿酸的市場地位,華熙生物的業務得以覆蓋原料供應、醫療終端、功能性食品等領域,但因玻尿酸原料生意連續多年增速緩慢,華熙生物不得不探索新的業績增長點,而涉足醫美、功能性護膚品賽道則順理成章。
不過,華熙生物在醫美終端的開拓進展不太順利,2022年該業務還出現了下滑。
功能性護膚品賽道方面,華熙生物通過旗下的潤百顏、夸迪、米蓓爾、BM肌活四大品牌實現了對抗衰老、敏感肌、油性膚質等功能性護膚細分賽道的布局,但功能性護膚品賽道競品頗多,除夸迪、潤百顏以產品的次拋形態和抗衰老功效打開知名度,并成為賽道的頭部品牌外,米蓓爾、BM肌活還尚未能打開知名度。
客觀而言,由于消費者并不能對不同護膚品的功效做出鑒別,受廣告影響的成分很大,這也給華熙生物業績成長埋下了隱患。
據飛瓜數據,2023年一季度,華熙生物旗下四大品牌潤百顏、夸迪、米蓓爾、BM肌活主要線上平臺(抖音+淘系)實現銷售額分別為1.55億元、2.06億元、0.68億元、1.37億元,同比分別降10%、15.8%、23.2%、42.0%,四大品牌線上銷售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BM肌活線上銷售顯著承壓,下滑幅度最大。
自2021年玻尿酸獲批作為新食品原料,可添加于乳制品、飲料類、酒類等普通食品中后,大量含有玻尿酸的食品品牌涌入市場。華熙生物也在這一年適時推出了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玻尿酸飲用水品牌“水肌泉”、玻尿酸果酒品牌“休想角落”。不過,這些產品中玻尿酸的含量微乎其微,且玻尿酸被口服后在消化道內被各種溶解酶所溶解,通過食用含有玻尿酸的產品來補充玻尿酸被不少消費者認為是“智商稅”。華熙生物2022 年功能性食品業務實現收入0.75億元,同比增長358.19%,但可持續性存疑。
在玻尿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際,2016年華熙生物將業務布局的重點轉向了肉毒素。因2020年6月Medytox使用未經批準的原液被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查處并無限期停產,導致雙方合作破裂。2023年1月18日,華熙生物向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韓國公司Medytox于合資協議項下的違約提出索賠要求,金額達6.4億元。
肉毒素對醫美行業來說無疑是長期爆賣的單品,華熙生物無緣這一賽道不僅損失慘重,也不得不尋找其他賽道。
事實上,面對玻尿酸原料賽道已經基本觸及天花板的情況,華熙生物不僅在相關產業縱向延伸,也在積極布局新的賽道,其中,合成生物學就是其中之一。合成生物學被譽為繼DNA雙螺旋結構發現和基因組測序后的“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目前產業界的合成生物多指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為原料生產各種產品,比如人造肉、疫苗、清潔能源等等。不過,合成生物還處于早期階段,未來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從合成生物賽道來看,華熙生物還是比較有戰略眼光的,因為其2018年就已經開始了布局。今年4月,位于??趪腋咝聟^的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正式開園,使華熙生物不僅綜合產能大幅提升,還將提供與樂敦醫藥等企業開展相關領域的商業化探索,6月份華熙生物又聯合賦遠投資等成立生物基金,進一步深度整合產業鏈資源。
此外,2022年4月,華熙生物還通過收購北京益而康生物51%股權,正式踏入膠原蛋白領域。緊接著2022年8月,華熙生物就推出了膠原蛋白原料產品,宣布將把膠原蛋白打造成為繼透明質酸之后的第二大戰略性生物活性物。
只是華熙生物是否能夠成功,則依舊需要觀察。
隨著玻尿酸賽道競爭者的增多和技術的日臻成熟,玻尿酸的原料和終端產品價格都在大幅下滑。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玻尿酸原材料的平均價格已由2017年的210元/克逐漸降至2021年的124元/克,降幅超過四成,并且未來還有下降趨勢。
從華熙生物的戰略導向來看,其未來的目標市場是功效性護膚品賽道。目前,我國功效性護膚市場較為集中,前五大品牌多具有優勢性成分。2021年,功效性護膚品CR5達到67.5%,其中,貝泰妮的市占率為21.0%,華熙生物為11.6%。而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2年國產功效性護膚品牌市占率由10.7%上升至27.3%。
伴隨著終端消費者對功效性護膚品認知和需求的提升,市場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因環境污染、生活作息不規律、亂用化妝品等帶來的危害,當前有超過50%的女性認為自己的皮膚有各種敏感性問題,疊加對美迫切的追求,產品高效已成為一大趨勢。這也是主攻敏感肌膚的薇諾娜、玉澤等國產品牌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而華熙生物面向敏感肌賽道的米蓓爾、MEDREPAIR還不具有辨識度,而且,兩大核心品牌夸迪、潤百顏一個主打抗衰老,一個主打玻尿酸修復,這兩個賽道也是近兩年國內外品牌最中意的細分賽道。
2021年、2022年,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率接近50%,這些銷售費用主要是用于搭建電商銷售網絡,以及推廣費用的花銷。為保持市占率和維護品牌知名度,預計華熙生物還將保持較高的費用投入。
相較而言,華熙生物布局功能性食品賽道更是充滿不確定性。盡管其功能性食品業務實現收入0.75億元,同比增長358.19%,但功能性食品賽道門檻低、同質化更嚴重。此前,“玻尿酸食品”還曾被上海消保委點名批評,市場認可度不高。
不難發現,華熙生物目前雖還有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龍頭的頭銜,但該相關產品能夠創造的企業價值已嚴重縮水,忙于轉型中的華熙生物又切入到毛利率高、更比拼營銷實力的功效性護膚品賽道,這給其帶來了更高的銷售成本,而功能性食品、合成生物領域卻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華熙生物的轉型遭遇現實挑戰。
內容來源:首席消費官
作者:牛冬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