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前,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是時代發展的“新風口”,安徽將其作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強力推進。在5月28日舉行的“投資安徽行”系列活動啟動大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發布《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建設方案》,提出了創新、智造、服務、人才、文化、資本、開放七大生態建設,到2027年,將安徽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
汽車產業,是安徽優勢支柱產業,已集聚奇瑞、江淮、蔚來、長安、比亞迪、大眾、漢馬七大整車企業,擁有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1100余家。2022年,我省汽車產量174.7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52.7萬輛,均居全國第7位。
圍繞該產業未來發展目標,《方案》提出“兩步走”計劃:第一步是到2025年,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生態全面建成。構建純電動為主、插電混合動力為輔、氫燃料示范的發展格局,形成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布局合理、特色鮮明、活力迸發的汽車發展新生態。汽車產量達41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達50%,動力電池產量達150GWh,整零比達1∶1.2,后市場規模達600億元。第二步是到2027年,打造兩三家全球一流汽車整車企業和世界級汽車品牌,匯聚一批“數一數二”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培育一批后市場頭部企業,成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
技術創新,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要素。在七大生態中,創新生態被擺到首位。其中提出,將建設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推動傳統車企與信息通信技術公司全方位深度合作。每年打造20個以上創新聯合體、每年支持不少于10個攻關項目,建設國家級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檢測中心。
充電與換電,關系到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圍繞服務生態打造,我省將全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組建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平臺投資運營公司、組建“電池銀行”、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平臺、實施智慧高速公路網建設工程,打造全國新能源汽車充電驛站客棧。
值得關注的是,將加快公務用車、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網約車等新能源化,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新增及更新公務用車,原則上全部購置新能源汽車。
“安徽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陳軍表示,七大生態,互為支撐、環環相扣。為全力保障七大生態建設,將組建汽車辦,專職負責推動項目、政策等落地;設立財政專項,5年累計安排200億元財政資金,其中省財政100億元,專項用于七大生態建設;設立專項基金,設立超1000億元的汽車產業鏈投資基金;制定專項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若干政策,保障各項舉措落實落地。(記者 王弘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