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商報實習記者姚含燁
近年來,預制菜一直站在聚光燈下。在入局者眾多、資本熱度不減的背景下,近期鍋圈赴港沖刺IPO、蓮花健康(600186)擬收購自嗨鍋等事件,又為預制菜賽道添了幾把火。
作為社區餐飲新零售代表品牌,鍋圈深耕“在家吃火鍋”賽道,以火鍋食材為核心優勢品類,從2017年第一家門店落地,短短6年時間,就在國內鋪出了9221家品牌門店。據鍋圈招股書披露,2020—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9.6億元、39.6億元以及71.7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蓮花健康發布公告稱,擬以3億—6億元的價格收購杭州金羚羊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權,后者是方便餐食品牌“自嗨鍋”所屬方。盡管目前處于協議草簽階段,但此次收購仍被認為是蓮花健康入局預制菜的信號。
從蓮花健康的披露來看,自嗨鍋2022年營收8.20億元,凈利潤1993.85萬元。自2018年面世以來,自嗨鍋通過高舉高打的方式,增速飛快,面世三個季度銷售額即突破億元,創始人蔡紅亮曾向外透露,自嗨鍋誕生初期每年增長500%甚至1000%。蓮花健康稱,此次收購是為完善產業布局及提升未來盈利能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預制菜行業逐漸向頭部聚攏,供應鏈優勢日益凸顯。眼下,海底撈、西貝等知名餐飲品牌,三全食品(002216)、安井食品(603345)等速凍食品龍頭,以及國聯水產(300094)、得利斯(002330)、金龍魚(300999)等原材料供應商,都已紛紛入局,憑借成熟的食材供應鏈體系,贏得市場先發優勢。此外,依托突出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格力電器(000651)、老板電器(002508)、海容冷鏈(603187)、貴人鳥(603555)等企業,也從生產設備、冷鏈倉儲等角度跨界切入,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布局。
“預制菜產品將趨向定制化發展,這意味著原料、供應鏈以及‘智造’能力的資源優勢將進一步放大。”浙江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玉庭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杭州本土的預制菜企業,“麥子媽”近幾年成績亮眼,其聯合創始人馬棟才告訴記者,“麥子媽深耕產品研發與供應鏈,自2019年品牌成立至今,已累計銷售產品超800萬盒。未來公司將以自制醬料為切口,在味型上塑造品牌競爭力,同時隨著新工廠的投產,品類也會越來越豐富,希望能把握更多渠道,保持線上線下(300959)多端融合。”
談及行業未來發展,馬棟才的判斷是賽道內仍然大有可為。“預制菜的本質是提供美味便捷的飲食方案,對于生活忙碌的人群而言,追求效率是不會改變的。”他信心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